第一章 少年游(一)(2 / 2)
“在下左游心,多谢将军救命之恩。”尽管因为在水中泡了许久刺激到了伤口,刺骨的寒冷与钻心的疼痛使他不停地颤抖,但毕竟是读书人,依旧礼数周到地朝着马上的人行了一礼,只是目光却不小心扫到了一旁的“战场”,许多尸体被马蹄踩踏地稀碎,不由一阵反胃,险些呕吐出来。
“末将李春雷,区区百户,不敢妄称将军”,马上的人也有模有样地还了一礼,也发现了对方的异状,意识到不便在此过多纠缠。“公子不必多礼,快快随医生去处理伤口,以免落下病根。”
“那在下便不再叨扰将军,容后再叙。”少年又鞠一躬,跟随医生向远处蹒跚走去。
官兵们很快熟练地处理完了这一堆“烂摊子”,远处的少年也已经处理好了伤口,从包裹中找出新衣裳换上,休整一番后,脸色也好了许多。
天色已晚,想要继续赶路显然不太可行,即使是这群全副武装的官兵也不愿意走夜路,已经升起了火堆准备在此处扎营,更何况刚刚受了伤的左游心,但却又害怕消息传至父母耳中令他们担忧,于是左右为难,便在四下里毫无目的地转起圈来。
李春雷看见了左游心焦急的模样,便招呼他往自己这里来,问道,“左公子可是有何急事?不知在下能否助略尽绵薄之力。”
“呃,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左游心扫了扫地上的残枝落叶,抖了下长袍,在李春雷身边坐了下来,继续说着,“只是我好不容易说服父母独自出来游历,结果却遇上这等事,关叔他们还在石桥镇等我,可我却未能如约到达,关叔明天必定会将这事告诉父母,这我以后还如何闯荡天下!”说罢还气恼地拍了下自己的腿。
“左公子要见的人现在在石桥镇?”李春雷在一旁问道。
“是啊。”
“那此事便无妨。”李春雷轻松地说着,还顺便调整了下架在火堆上地烤肉的位置,这是他们这场战斗的战利品之一——马肉,虽然味道一般但也毕竟算是难得的油水,士兵们当然要“物尽其用”。
“我们此次剿匪,每人带领一支小队驻扎在各处,我们的驻地恰好就在石桥镇,已在那里生活一个多月,对此地很是了解。”说着递给了左游心一大串肉,“左公子今日受伤急需进补,不妨试试这马肉,想必左公子平日里从未尝试过吧。”
左游心接过肉串,又欲作揖感谢,被李春雷连忙起身阻止,只好作罢。左游心仔细盯着那肉串看了看,似乎与其他肉并无不同,便一口咬了下去,口腔中顿时充斥着一股奇怪的味道,肉质又粗糙得难以嚼碎,只好囫囵吞了下去。
不过毕竟下午的一番“大战”消耗了许多体力,又没有吃晚饭,这一口肉下肚带来的饱腹感还是令人满足的,于是只好忍着怪味将就着吃下去了。
李春雷看见对方并不排斥自己推荐的“新鲜”事物,心中对这真诚的少年书生又多了几分好感,自己也拿起一串就着手边的黄酒边吃边喝,同时继续着刚才与左游心的话题。
“这石桥镇啊,按我说不如迁入扬城算了,这镇子离扬城实在太近,一日时间就够跑个来回,搞得这里的人干什么都不认真,去买粮发现一石米里混着一半的稻壳,店家竟理直气壮地说想要好米就自己去扬城,我找个认识周围地形的向导也被推去扬城,这里的人干什么事都想依赖扬城,真是气死人。还好所剩匪寇已不多,很快就能回到玉京,不然迟早被这些人气死。”
“扬城的发展领先石桥镇太多,几乎所有产业都比不上扬城的,镇子里的百姓与扬城竞争屡战屡败,自然心生退意无心经营,要我说是扬城把石桥镇给逼死了。”
天下书生基本如出一辙,只要谈到政府、国家之事,便将一切都抛到了脑后,左游心亦是如此,他放下手中的肉串和李春雷分析着当下的局势和自己的思考,白净的面庞在火光摇曳中显得通红。
不过说了一阵,左游心似乎发现了自己有些跑偏,便突然停了下来,挠了挠头,又拿起肉串撕咬起来,“那李将军说的这些与我的担忧又有何关呢?”
“我上面说的那些情况,在石桥镇的信差身上表现得更是明显。因为距离太短,很少有人选择信件进行沟通,所以去往扬城的信差一般等到巳时才会出发,如果信件太少甚至会两到三天才去一趟扬城,你的事不会那么快地传到扬城去的。”
“要是关叔选择派人去扬城送信息,那该当如何?”
“近期匪寇到处流窜,显然不可能晚上出行,即使要送消息也是明早出发,石桥镇去扬城就此一路,只要我们明早也早些出发,应该能在路上遇到,到时候拦下不就行了。”
“确实如此,是我过于紧张了,多谢李将军解惑。”
“呃,左公子面相看起来很是年轻,不知公子贵庚?”李春雷虽然已经解释过自己的官职,但左游心还是“将军将军”的叫着,搞得李春雷很是不好意思,只好转移话题。
“在下宣武十年,二月廿三生人,年方二八。”
“呃,原来左兄比在下虚长一岁,那就更当不起左兄的将军之称了,将军以后叫我雷子即可,家中长辈和同僚们都这么叫我。”
“喔,原来雷子你年纪这么小就已如此厉害,那想必以后必能位至将军,还望以后多多提携游心才是。”说着便又要作揖,李春雷对此“不敬之举”很是害怕,赶忙扔掉了手中的肉串阻止左游心的进一步动作。
”不敢当,不敢当,看起来左兄似是要参加今年的春闱,依我看左兄必能摘得状元之名,从此平步青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希望到时左兄不要忘了军中的这个小弟才是。“
双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聊的更加起劲,再加之彼此性格相合,便越聊越起劲。在火光摇曳中,两个年轻人借着酒力尽情地畅想着未来的美好,却都忽略了背后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