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萧规曹随/周勃夺军(1 / 2)
萧规曹随:
汉惠帝即位第二年,相国萧何年纪大了。在经过汉惠帝与萧何的商量后,让曹参接替萧何的位置。
曹参文武全才,先做了将军,后做了丞相。在灭秦、击楚以及平定叛军的诸多战役中,他披荆斩棘,立下赫赫战功,计攻占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县、俘二诸侯王、三个诸侯相、六个将军,另大莫敖、郡守、司马、军候、御史各一人。
萧何死后,汉惠帝马上命令曹参进长安,继任相国。萧何在世时,制定的规章、制度主要有:《九章律》,这是以秦朝《六律》为蓝本,增加《户律》、《擅律》、《厩律》,合为九章;田赋、口赋、献费三种构成赋役;徭役制度,有正卒、戌族、更卒三种。还有许多其他制度。曹参对这些规章制度不做任保变动,全盘执行。在他出任相国的3年内,没有提出任何建议和措施。
一些大臣见曹参这种无所作为的样子,有点着急,也有人去找他,想帮他出点主意。但是他们一到曹参家,曹参就请他们一起喝酒。有人想借机向他说起朝廷政务,他总是岔开话头,让人开不了口。
汉惠帝看到这种情况,也挺纳闷的,于是把曹参的儿子曹窋叫来,让他回去问问他父亲是怎么回事。
曹窋回去后按惠帝的意思问了自己的父亲。
曹参听后,马上火了,骂道:“你这个毛孩子懂什么,国家大事也轮到你来罗嗦。”说着,竟叫仆人拿板子打了儿子一顿。
汉惠帝知道后很生气。第二天,在朝堂上,惠帝对曹参说:“曹窋跟你说的话,是我让他说的,你打他干什么?”
曹参向惠帝谢过罪,接着说:“请问陛下,您跟高祖比,哪一个更英明?”
汉惠帝说:“我比不上高皇帝。”
曹参说:“我跟萧相国比,哪一个能力更强?”
汉惠帝禁不住微微一笑,说:“好像萧相国强一些。”
曹参说:“陛下说得对。陛下比不上高皇帝,我又比不上萧相国。高皇帝和萧相国平定了天下,又给我们制定了一套规章。我们只要照着他们的规定办,不要失职就行了。”
汉惠帝这才明白过来了。
曹参采用黄老无为而治的学说,做了3年相国。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看,战国时期,到处是万户大邑,汉初万户大邑存留不过二三千户。汉惠帝两次筑长安城,政发京畿附近600里内男女夫役,每次都只有十来万人。偏远地区更是一片荒凉景象。从经济和人口的恢复来看,中国的确需要休养生息的政策来修补战争创伤。曹参那套办法没有加重百姓的负担,国家也得以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