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谢灵运和鲍昭/祖冲之创新历(2 / 2)
全诗突出了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泻愁,吞声不言则更添愁。第六首中说“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蝶躞垂羽翼!”抒情主人公拔剑击柱,仰天长叹,有志难伸而悲愤满怀。
在《拟行路难》中还有一些诗,写的是游子、思妇以及弃妇的愁苦之情。如第八首写思妇想念远方的征夫:“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借写室内器物的积满尘垢和女主人的懒于妆饰,来表示相思之苦。
除了《拟行路难》之外,《梅花落》也是鲍照七言乐府诗的名作,诗是这样写的: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梅花落》本是汉乐府笛曲,鲍照借此古题,称赞梅花能在严寒中开放,又叹其风华不能长久,显然是用了比兴的手法,借梅花喻人,曲折地流露出对于社会的不满。
鲍照的诗歌创作对于稍后的沈约、谢朓以及唐代诗人都有很大的影响。
————————————————————————————————
祖冲之创新历:
宋孝武帝期间,出了一个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他的祖上于西晋末年为了逃避战乱而迁到江南,他家是科学世家,世代掌管国家的历法。祖冲之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他特别喜爱天文学、数学和机械制造,并且常常显示出不凡的才华。到了青年时期,他已经享有博学的名声,受到宋孝武帝的重视,被朝廷聘到学术机关从事研究工作。
要数学上,祖冲之把圆周率值准确推进到小数点后7位,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到7位数字的科学家。在圆周率的计算上,我国最早采用周三径一的方法,但祖冲之认为这样得出的数字不准确。所以,在前人的基础上,他进一步算出更精确的圆周率数据。祖冲之得出的圆周率,其盈数为3.1415927,不足数为3.1415926,也是π的数字小于盈数而大于不足数。同时,祖冲之还确定了π的两个分数值,其约率为:π=22/7,密率为:π=335/113。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第六位,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从分子分母不超过百位数的分数来说密率335/113是圆周率值的最佳近分数。为了纪念他这一对数学方面的贡献,人们把圆周率称为“祖率”。直到15、16世纪,外国数学家才打破这个记录。
中国当时是以农业立国,有着重视和研究天文历法的传统。祖冲之关心国计民生,极为注重天文历法的研究。当时朝廷采用的时《元嘉历》,它是天文学家何承天编订的。祖冲之对这本《元嘉历》作了深入研究和推算后,发现《元嘉历》仍然不够精密。经过长期的实际观测和仔细验算,并吸取了历代各家历本的成就,他终于重新制订了一部新的右法——《大明历》。
祖冲之经过长期观察,证实存在岁差,并计算出冬至点每45年要回向移动一度,测算出一个太阳年是365.24281481日,与近代科学测得的日数只相差50秒,误差只有60万分之一。
公元462年,年方33岁的祖冲之把《大明历》送给朝廷,要求颁布实行。宋孝武帝命令懂历法的官员对它进行讨论。随即,爆发了一场革新派和保守派的尖锐斗争。
在这场论战中,祖冲之那精辟透彻、理实交融的分析,折服了许多大臣。于是宋孝武帝决定在更元时改用新历。可是,还没多久,宋孝武帝就死了。直到祖冲之死去10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以推行。
宋孝武帝死后十几年,掌管宋朝禁卫军的萧道成灭了宋朝。公元479年,萧道成称帝,建立南齐,这就是齐高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