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魏巍皇城(上)(1 / 2)
南京,周朝都城。
六朝古都,虎踞龙盘之城,自东吴孙权定都于此,此城便是江南中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至今一千四百余年矣。秦淮河两岸尽是吴音软语的歌舞楼台,尽是灯火如昼的茶馆酒肆。天下达官显贵,商贾巨富多数汇集于此,听曲品茗之间,多少风云乍起。
正阳门前,一辆金黄龙蟠顶盖[]马车过了护城河,在门前数丈远的地方缓缓停了下来。走在车前的的两名卫士察觉异样,勒马而停随即翻身下马,快步走到马车前跪下拱手说道:“禀五爷,已到正阳门外,是否现在进城?”
车内一只玉手伸出,挑开车帘,只见他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赤色五爪蟒袍,虽面如温玉眉若星宇,却掩盖不住脸上的风霜之气。他抬眼望向城门,见城门上王旗招展与往日并无半分不同,心下不禁有些凉意——自己离京三年了,如今回来还是没有人愿意来门前迎接自己吗?他看着跪在地上的两名卫士,淡淡的说道:“走吧,进城吧,不要走正阳门,走旁边的朝阳门便可。”说罢放下帘子坐回车内。
马车将将起步,就听得马蹄翻飞之声传来,他正欲思索是何人在皇城前尚敢如此放肆的骑马,却听见有人在呼喊自己:“五哥,五哥,我可想死你了。”话音甫落,马蹄声已来至近前,那人翻身下马,一把掀开帘子,一张笑嘻嘻的脸凑了进来,“五哥,你不在这三年可真是想死我了。”说罢,跳上车来,坐在他身边。
这位时隔三年,风尘仆仆回京的正是当朝兴元皇帝的第五个儿子,已故淑妃之子——武钊。三年前,他因重提削藩之事,在朝会上与当今皇上吵得不可开交,皇上一怒之下削了他郡王的爵位,将他发至宁远将军李作忠账下做了一名参将,无诏不得回京,这一去在宁远苦寒之地足足待了三年。而那位急匆匆赶来的正是他的七弟,良妃之子武铎。
武钊将七弟迎上马车,看着三年前还没到自己肩膀的弟弟,如今已长得比自己还要高,眼角不觉间湿润起来,武铎打趣般说道:“我还以为五哥你这三年跟着李作忠已成了铁骨铮铮的汉子,没想到才见面,你便要哭鼻子了。”
武钊试了试眼角,笑着说道:“你还是这样跟我没大没小的,是不是又该打你的屁股了?”
武铎看了看马车内,只见车内只陈列几本书卷,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之物,而随身护卫也只有两名,眉头不禁皱着说道:“这李作忠干的好差事,这大老远的几件随身物品也不给你带,护卫也就派两个,看下次见到他我定要抽他鞭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