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再见父皇(下)(1 / 2)
武钊的头磕在地上,话也说完了,却没有听到父皇说话,整间大殿只有皇帝翻动奏章和在奏章上批示的声音。
良久,那个苍老又深沉的声音才再次出来:“高懈,给老五看座。”
“是。”皇帝的贴身太监高懈为武钊搬来一把椅子,放在了皇帝桌前左侧,武钊叩谢完毕起身坐在椅子上。
这时,他才有机会抬头看见他的父皇,父皇的样子倒是没有大变,只是头发和胡须几乎都白了,身形似乎也更瘦了些,眼睛上还带着不列颠人进贡的琉璃眼睛。
皇帝仍是在低头批阅着奏章,说道:“在老七那里住的还习惯?”
武钊起身躬身回答,说道:“回父皇,七弟知道我回京没有合适的住处,这才让我住到他府上的……”
皇帝放下手中的御笔,摘下琉璃眼镜,揉着眼眶说道:“你坐下,老七这么做也是对的,朕并没有要责备他的意思。”皇帝说完这才看向武钊,他打量着这个三年前让自己一气之下撵出京的五儿子,黑了也壮实了许多,身上那股子酸腐的书生气也少许多,皇帝接着说道:“既然回来了,朕明天就下旨让内务府把你原先的府苑收拾收拾还给你,总住在老七府上也不是长久之计。这三年,在李作忠那里当差,可有什么长进吗?”
武钊回道:“回父皇,这三年儿臣在李将军帐下,见他治军有方,逢战必胜,跟着他学了不少带兵的学问,儿臣临走时他还送了本《武韬纪略》给我。”
皇帝听罢,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李作忠做的不错,朕正准备将皮岛上的水兵,也交给他节制,你觉得怎么样啊?”
武钊略一思索,说道:“这个儿臣不知,李将军步战马战皆是精通,但是这三年儿臣从没有见过他打水战,儿臣实在不敢妄下结论。”
皇帝轻哼一声似乎对他这个回答并不买账,说道:“凡战事,皆有相通之处,李作忠在地上打的厉害,在水里也错不了。”
“父皇说的是。”
皇帝说着话语气却有些慵懒了,说道:“明天抽时间进宫见见你的母亲吧。她也是三年没见到儿子的人啊,啊对了,今晚就留在这里陪着朕吃了晚膳再走。”说完,皇帝起身走进了内殿居室,武钊起身恭送。
高懈跟在皇帝后边,路过武钊身旁的时候,说道:“现在离晚膳时间还有半个时辰,还请五爷在这里稍坐,到时候晚膳布置妥当,老奴会叫你的。”
武钊行了一礼说道:“如此,有劳公公了。”说完,高懈笑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