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时机未到(1 / 2)
一处矮坡前,陈宇双手握着竹板,将面前的泥土挖进竹筐当中。
他仔细的将泥土里的石块和烂叶挑出,待得竹筐装满之后,便抱着满满一大箩红泥朝屋前走去。
“陶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万多年前,它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
“至于烧制陶器的方法,也有很多。”
“从最为古早的平地堆烧法,敞顶烧制法,到后来的火窑封烧法,烧陶的工艺流程在不断的发展。”
“平地堆烧法是最简单的一种,将木柴堆在一处,陶坯置于上方,盖上稻草或树叶,用湿泥封住,只留下几个出烟口,等到柴火燃尽,就可以将成型的陶器取出来。”
“这种陶器,属于低温陶,成型温度在七百到九百度之间,这也是木柴火焰燃烧的常规温度。”
“这样制作出来的陶器,柴灰接触的地方呈红黑色,表面粗糙,易碎,受热不均匀,质量一般,吸水性强。”
“上面的特性,都是煅烧工艺落后的表现。”
“另外每次烧陶,都需要重新起窑,无法重复利用,很是麻烦,所以平地堆烧法很快就被淘汰了。”
“至于敞顶烧制,属于过度工艺,火窑的结构使得烧制结果不稳定,很容易产生窑变,使得陶器出现破碎,鼓包的情况。”
“所以我要采用的,是火窑封烧法。”
陈宇一边阐述,一边往返运着泥土,很快,空地上便堆起了小山丘一样的泥堆。
“这样差不多就够了,在没有陶罐之前,我先用这玩意儿打水。”
陈宇手里提着竹篮,里面蒙上了鲨鱼皮,边角处用树皮绳子固定,一次大概能提个四五升水。
往返海岸十趟,才堪堪将和泥的水弄足。
抹了抹头上的细汗,陈宇不禁叹道:
“没有工具,做事的效率实在低下,更何况现在如此闷热,我感觉身上的毛孔都被汗水黏住了,透不过气来!”
“不过我还能坚持。”
“另外做事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精力和大伙儿互动,各位担待一下,感谢大家的荧光棒和各种礼物,谢谢!”
说完,他又开始做事。
用竹竿将红泥水和匀,待得差不多的时候,便手脚并用,弄出一团团泥胚。
【“他看起来好快乐!”
“你玩......
第130章时机未到(第1/4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儿泥巴你也快乐。”
“主播是真的强,简直像个行走的百科全书,我觉得就没有宇神不会的!”
“开局一个岛,结尾一座城,真让他在这里生活十年八年的,不得弄座城堡出来?”
“比鲁滨逊强多了!”
“这波是麻雀啄了牛腚眼——雀食牛!”】
而画面当中,已经成型的泥胚,被陈宇再次分割成一个个三十厘米见方的泥砖。
“没有模具,想要堆砌出一座火窑,我只能够用拼接法,弄出一个小型的窑炉。”
“形状为椭圆形竖窑,又称馒头窑,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几个主体结构组成!”
陈宇指着地上的泥砖说到。
他抬头望了望天,黑夜即将来临。
“趁着还有点儿天光,我得马上将窑炉弄出来。”
他走到柴堆前,拿起一根圆木,然后像擀面团似的,将其中几块泥砖压成了厚度约莫十厘米的泥片。
“擀开的泥片弄成弧形,拼接起来,连接处插上青竹片固定,外面按压粘合,再用湿泥涂抹,这样火膛就做好了。”
下面的火膛像个被切开了顶的圆形罩子,直径有一米多。
“接下来要制作窑室,窑室,也就是放置陶器的地方,我需要制作一个圆形托盘,然后打上很多圆孔,它的原理,其实跟蒸馒头有些相似。”
“蒸馒头,圆孔里冒出的是水蒸气,这个就不一样了,这个叫出焰口。”
“木柴焰火的温度,一般而言能有个七八百,外焰能达到一千以上,但需要助燃环境。”
“窑炉的意义,除了让陶器瓷器受热均匀以外,就是给木柴提供这种环境。”
“木柴烧制的过程中,不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烟尘,同样是可燃物质,包括一氧化碳,一氧化硫,细微的炭粒等等!”
“而借助窑炉,通过进气口提供空气,火膛里的木柴和可燃物质充分燃烧,火焰的温度会再度攀升,外焰从出火口中冒出,煅烧窑室当中的陶器,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得到高温陶。”
“相比低温陶,高温陶拥有表面光滑,坚固度更高,不易吸水,便于清洁等优势,这就是我一定要搭建窑炉的理由。”
说话间,陈宇已经弄好了窑室的圆托。
最后要制作的,就是窑顶和烟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