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23章(2 / 2)
这会儿也顾不上激动了,他开始琢磨着这个工程要如何安排了,施工材料,施工人员,工期多少,还有现在手头上那几个小工程的收尾工作
顾深又开始忙了起来,就在这时,邵庆生也回来了。
他又找到了几个不算好也不算坏的小厂子,只留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准备等有需要的时候再联系他们供货。
邵庆生端着个大瓷缸,一边喝水,一边忍不住遗憾地和顾深说“对了,我这次还发现一个砂石厂,比市里便宜多了,可惜我们用不上。”
他们现在接的小工程哪里需要用到砂石哦。
没想到顾深听到这话,抬了抬眼睛,说道“谁说我们用不上”
邵庆生有点没反应过来“啊我们能用上吗”
顾深有些无语,把签好的修路合同递过去给他,说“你看看这个。”
邵庆生半信半疑地接过来一看,等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后,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又翻了好几下,似乎是确认这是不是真的。
“这是我们吃下的工程怎么可能”
经过这段时间的毒打,邵庆生已经完全接受了他们目前只能接些小工程的现状了,现在突然看到自己以前心心念念的大工程后,邵庆生整个人都懵了,下意识觉得不可能。
但这白纸黑字就在面前,也容不得邵庆生怀疑了。
激动过后,他瞪向顾深“这么大的事,你竟然现在才告诉我还是不是兄弟啊”
顾深更无语了,翻了个白眼说“你刚刚一回来就拉着我说你这次出去的事,我想插嘴都插不进去。”
邵庆生“”他心虚地摸了摸鼻子,果断地略过了这个话题。
不过邵庆生这会儿回来的也正是时候,两人立马着手忙着修路这个大工程了,包括扩大工程队,制定工程进度,购买原材料和各种用具之类的
与此同时,顾深还特意让邵庆生去找了个工厂,定制了一批围挡,上面挂了他们深庆建筑工程公司的大名,在修路的时候往周围这么一围,也算是起到了一个宣传的作用
顾深和邵庆生这边忙着大工程,李玉兰这边也没闲着。
时间已经到了八月中旬,一些幼儿园已经渐渐开始招生了。
李玉兰白天带着大宝出去玩,正好能打听幼儿园的事。
她这些天和附近的邻居打了几次交道,也得知他们工厂这边办的托儿所可以接收非工厂子弟们就读。
李玉兰先带着大宝去工厂的托儿所看了看。
s市工厂的托儿所和以前他们在丝织厂的托儿所差不多,不过面积大了一些,游乐设施也多了一些。
托儿所里照顾孩子们的人员也正是厂里工人们的家属,相比较工厂子弟免费就读,外来人员要想就读,就得叫上一笔钱。
李玉兰拉着大宝在里面走了一圈,心里有点不满意。
倒不是说嫌弃什么,主要是这托儿所里都是一个工厂的孩子,大宝作为外来小孩说不定会受到排斥。
再者,托儿所主要的功能就只是看着孩子别碰到什么危险,要想学到什么知识,那是不可能的。
但现在李玉兰在s市待了这么一段时间,也可以说是开了一点眼界了,明白了小孩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她还是希望大宝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也能学到一些东西的。
本着这个心思,李玉兰又拉着大宝找了好几天的幼儿园,但都不是很让她满意。
这会儿的幼儿园本来就不算多,找来找去李玉兰都有些灰心了,想着要不就从里面勉强挑出一个最好的算了。
这天午后,又是无功而返的一天。
八月的午后,正是炎热的时候,李玉兰牵着大宝的手,走到一家报刊亭外面。
小小的报刊亭旁边刚好有一颗冲天的大树,大树挺括的枝桠向外生长,挡住了炽热的阳光,在报刊亭周围盖下好大一片阴影,正是个乘凉的好去处。
报刊亭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报纸杂志,顺带还卖一些零食饮料。
李玉兰和大宝都被热得不行,上前去买了两瓶冰镇汽水。
报刊亭的老板娘是个很和气的女人,见李玉兰和大宝两人一个孕妇一个小孩,还特意搬了两张小椅子出来,笑着说“坐下来歇会儿吧。”
李玉兰感激地向她道了声谢,大宝也乖巧地说“谢谢阿姨”
老板娘笑了笑,一边扇扇子,一边说“这么热的天还出来,带小孩不容易吧”
因为天气热,路上确实没什么人。
李玉兰听到这话,也笑着回答道“是啊,这不正忙着给孩子找个幼儿园呢”
说完,她又想到这报刊亭老板娘每天都在这人来人往的地儿,知道的肯定比她多,忍不住又问她“老板娘,你知道这市里有哪些好一点的幼儿园吗”
老板娘听到李玉兰这么问,也不藏私,立马干脆爽利地报出了好几个幼儿园的名字。
李玉兰在旁边听着,发现这几个幼儿园她都去过了,不由得有些失望,看来只能从看过的幼儿园里选一个了。
老板娘注意到李玉兰的表情,挑了挑眉,问道“怎么我说的这几个幼儿园你都不满意啊”
“也不是不满意。”李玉兰笑着解释道,“实不相瞒,你说的这几家我这几天都有去看过,只不过”
李玉兰把自己的诉求给老板娘一说。
老板娘听完后,挑了挑眉,打量了李玉兰一眼,笑道“没想到你还挺有想法的。”
李玉兰笑了笑。
她是有想法,但看上去,这也只能是想想罢了。
正当李玉兰准备放弃的时候,老板娘又开口了“不过,我还真知道有一家幼儿园可能符合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