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抢救大明朝 > 第140章 密旨不密(140章的内容和139章发颠倒,已经更改)

第140章 密旨不密(140章的内容和139章发颠倒,已经更改)(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风尽水沉  皓月星辰之安然无恙  入魔后我竟然变成了团宠  你好之云之约  小A的游戏人生  被出轨后我获得了医圣传承  我是东京电视台台长  你可以追我了  地狱杂货铺  别人养蛊我养身 

冯元飏点点头道:“有二位力保定王殿下,皇上应该可以放心了......既然定王殿下到了临榆,本官还是要去拜见的。今日时候尚早,二位不如和本官一起走一趟吧。”

“好好,”王永吉道,“那咱们就一起去吧。”

......

同一时间,吴三桂已经从陈圆圆那里拿到了吴襄、吴三辅、吴三妹分别书写的亲笔信,正在自己的书房里面细细看着呢。

三封书信都是为朱慈烺说好话的!

都说太子爷天纵英才,特别善于掌控人心,不仅能给人画大饼,而且现成的好处给起来也不手软,又能和将士同甘共苦,还处事公道,能够立威。凡是跟随他的兵将没有不服他的!

所以大明朝肯定是能中兴的!这一点根本不需要怀疑!

不过在好话之外,三人却对吴三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吴三妹当然是希望哥哥感觉带兵去大沽口的,在她看来,有吴三桂保驾,朱慈烺就不必再以身犯险了。

而吴襄和吴三辅,却都希望吴三桂可以取中下二策——将来或是留镇北京,或是永镇太原。

总之,就是要在外拥兵,镇守一方。只有这样,老吴家才能内外呼应,长保富贵!

父子俩都这态度,却是让吴三桂吃了一惊。如果吴三辅是这个意思,那倒是正常的。现在他正得宠,俨然是一军之主了。如何哥哥吴三桂南下,他的地位很可能不保。

可是老爹吴襄也不让吴三桂南下......这是为什么?父子兄妹四人合力不正好把持朝政吗?为什么把实力最强的吴三桂留在外面当割据军阀?

难不成这个太子殿下真的特别善于掌控人心,把那个啥子克难新军完全控制了,没老吴家多少份额了。所以老头子害怕吴三桂的那点实力也被朱大太子划拉过去?

如果真是那样,那自己还真不能南下,还是取个中策,老老实实的守在山海关看情况吧。

吴三桂正思来想去琢磨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一个陕西口音的官话。

“爵爷,陈姨娘做了点江南口味的小菜,想请老爷过去。”

听到这声音,吴三桂就是一愣,自己家里什么时候有陕西人?

再一想,才记起陈圆圆带来了个又黑又粗的保镖,看上去挺威风的。说是自己的三弟从军中寻来的一个把总——这事儿其实是朱慈烺通过沈廷扬安排的,酱油黄花了点钱,走了吴三辅的门子,把刘生这个潜伏特务安排到了陈圆圆身边......

......

天津,制将军府。

在李岩的书房之内,一对夫妇,正默默对视。今儿李岩和红娘子也没去巡城,也没去办公,就在书房里面呆着,拿着两份旨意,翻来覆去地看着,也不知道看了多久。

这两份旨意,一份来自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一份来自大明抚军太子朱慈烺。

李自成的诏书是要招李岩去北京的,而朱慈烺的令旨则是给红娘子的,命令红娘子设法让李自成留在北京,别去打山海关——朱慈烺虽然知道后来的历史,但他还是得尽最大的努力避免满清入关。

只要山海关不丢,满清即便打下了北京,朱慈烺也有办法收复。

山海关是咽喉嘛!咽喉堵着,多尔衮也就是抢一把跑路,大不了朱大太子再当一回宋真宗,给个百万岁币,多尔衮总满意了吧?

他要不满意,朱慈烺也不怕。立马重建东江镇,从海上骚扰多尔衮,让他的后路不得安宁!

除了这事儿,朱慈烺还在给红娘子的令旨中把李岩好一阵夸奖,把他说成了诸葛亮一样的人物!好像就盼着他能来大明这边当军师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回到大宋斗梁山 废皇子逆袭为王 让你低调潜伏,你却成了大佬 南太平洋上的五色旗 大明修仙聊天群 伐清从南洋开始 大明风华:从蒸汽机开始 中外名人对比,华夏历史震惊世界 临深履薄 从绣春刀开始,横行诸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