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望月楼、 路人甲(1 / 2)
当天夜里,就找到一个从丝绸之路上来到本镇的商人,出高价卖掉了那双“水晶鞋”。
手上有了第一桶金之后,邬绪游放弃修鞋的生意,开始从事丝绸买卖。没有几年时间,邬绪游就赚的盆满钵满。后来置地修建了府邸。
再后来,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天空一道闪电,邬绪游的老婆一个喷嚏生下了一个长子、接着,天空一声霹雷,第二个儿子半个时辰之后降生。
邬绪游给两个儿子起名“邬仁和邬义”。
“想来,那邬仁和邬义也不过是酒囊饭袋之徒吧?”唐小贤说。
“非也非也!你别小看了那邬仁和邬义两兄弟,你有所不知,那邬绪游从小吃苦受累,卖掉”水晶鞋”得来的第一桶金,靠着贩卖丝绸发家,他吃透了没有文化的苦,于是,从那两个小子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启蒙教育。”
“我靠,十岁?你确定是十岁开始启蒙教育的吗?”
“呵呵,这有何假的,这是一件真真切切的事情,那邬绪游听从丝绸之路过来的一位嘴里说着”鸟语“的名叫约翰的商人讲,小孩子的脑髓没有长完整就让他们去读书识字,一定会伤害大脑滴。
邬绪游听了那约翰的鬼话之后,直到邬仁和邬义两人十岁才开始启蒙教育。
两年之后,邬绪游越来越觉得两个宝贝儿子不是读书的材料,于是,决定让两个儿子去学点儿手艺。
邬绪游把邬仁和邬义两人送到了一个叫“星北方”的厨师学校,让他们学习白案和红案的厨师技艺。
“星北方?厨师学校?”
“对,专门培养厨师的学校!”
“打断一下下,问一哈,啥叫”白案”?啥叫“红案”?”唐小贤一脸不解。
“奥,白案,就是做面食,什么拉面、炒面、擀面、包子、饺子、油炸散子、揪面片儿、搓麻食、纽麻花、做酥饼、烤月饼、炕馍馍、做锅盔、等等,这些东西都在案板上做成,面粉又是白色的,故而叫“白案”。
“呵呵,我知道了,只要是沾着“荤腥”的吃食,因为那些吃食原材料要流血,血是红颜色的,就称为“红案”,是与不是?”唐小贤说道。
“对对对,看你这个小子,年龄不大,却也机灵。我不识字,前番在路上捡了一本书,送给你!”中年人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递给了唐小贤。
“我怎么能要你的书,真不好意思!”
“哪里的话,我看你细皮嫩肉的,一定是一个读书人,我捡到的这本书也没有用处,拿回去也是烧火,还不如送给你。”
那人执意要给,唐小贤推辞一番之后接过了那本书顺手塞入怀里。
“你接着讲那邬仁和邬义两兄弟的事情”
两兄弟读书不行,学起厨师来,却异常的拿手,两年之后,从“星北方’毕业,邬绪游直接在“望月楼”给两个儿子租了两层楼,一楼主打“面食”,二楼主打“各类小炒菜”。
“等等,老哥,望月楼?”唐小贤问。
“呵呵,那望月楼是我们这个地方一个旅游景点。
以前叫“捞月楼”,那座楼非常的有名,相传,当年那里有一口井,井边有一棵树,每当月圆之夜,山上的猴子就来到那口井边树旁观看井里的月亮,忽然有一天,猴子想捞起井中的月亮,于是一个拉着一个的尾巴链接在一起去打捞井水之中的月亮。每一次都失败而归。
再后来,那周围住了人,猴子们也就不敢下山了。
有好事者修建了一个亭子,叫“捞月亭”,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那知府寇大人上任,决定修建一座标志性建筑,用来吸引观光旅游的人。
耗费巨资打造了一座“捞月楼”,捞月楼建成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游玩,于是,知府老大拎着两个腊肉猪腿、两罐本地纯粮食酿造的酒找到了“李白”的三十八代玄孙。
一番请教之后,李白三十八代玄孙支招:把“捞”字换掉,换为“望”字。
知府老大问为何?李白三十八代玄孙说:“捞”是用手,到最后还是一场空,“望”,就有了文化气息,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不是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你品,你细细品,是一群猴子捞月亮让人向往,还是端起酒杯,望着月亮,文绉绉的嘴里丢出一句让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