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 2)
大正宫是一个奇怪的地方。
不断袖的人被吓成了断袖,断袖的人却要娶老婆。
真是奇也怪哉。
大正门前正热闹。
一堆文官凑到一起,其实和一群鸭子凑到一起没太多不一样。那群围在大正门前的家伙,除了很少的几个依旧跪的直挺挺的之外,其他的真是奇形怪状,干什么的都有。
一般在这里闲磕牙的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剩下的,有人坐在地上吃着小仆递过来的酥饼,端着茶盏喝香茶,还几个凑在一起斗纸牌,就差支一张桌子搓麻将推牌九了,更稀奇的是,在那一群人的外围有几个看上去非常斯文的文官,他们让家来的小仆在地面上铺了一张席子,上面还有一个毡子,他们就趴在毡子上就着铺开的宣纸写大字!一个人身边还有一个小厮给端着灯,还不能晃,一晃这字就能写歪了。
楚蔷生换好了官服,就从御道边上走,他慢慢的走过去,刚开始似乎没有人注意到他,后来那些人逐渐有一些骚动,乱七八糟的话满天飞。
诸如:
“小人得志!”
“无耻之徒!”
“贱人!”
“丢读书人的脸!”
“以身侍人,为人做妾。”
……
“他来做什么?”
“今天天气不错!”
“酥饼好吃。”
“那边那个,躲在柱子后面的穿着小龙袍的人是谁?”
“兄台,你看错了。那边没有人。”
……
那些文官很奇特。
他们在看到楚蔷生远远走过来的时候,似乎开始群情激奋,可是当楚蔷生越走越近,他们就开始慢慢的安生了,更有甚者,有的人开始慢慢后退,离大正门越来越近。
楚蔷生似乎没有听到那些话。
他悠闲怡然自得的就好像在逛自家的菜地。
末了,终于有个白胡子老头挡在他面前。
楚蔷生看了这个白胡子老头点了点头,说了一声,“太常寺卿王敬堂,王大人。”
老头鼻孔呼气,“楚大人。”
要说这个太常寺卿王敬堂,我还真知道。
这个人是凤化十二年的状元,比楚蔷生出道早了整整了二十年!
王敬堂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摆老资历,之前的有御使参他贪墨,他就往人家面前一站,掐着山羊胡,慢条斯理的问,“你是哪年中的进士?什么?这么晚?我的弟子还是你的座师呢!你就敢参我?回去停职待参吧!”
然后袖子一挥,就把人家打发了。
虽然这套说辞听上去愚蠢无比,可是它就是管用!
这二十年间,考的好的进士知道功名得来不易,不想触王敬堂的霉头,考的不好的人被王敬堂羞臊几句就抵挡不住了。
这让王敬堂宦海浮了二十多年,没有敌手,直到他遇到楚蔷生。
楚蔷生虽说不是状元,可也是一甲第三名,这和王敬堂差不了多少。
就好比人参对萝卜,人参就是状元,萝卜就是进士。
辽东山参七两为珍,八两为宝。
人参一般都看不起萝卜,但是如果两只都是人参,一只七两三钱,一只七两二钱,这其实就没有太大的差别。
再加上楚蔷生的功名来的太不容易了,对别人来说,这玩意是富贵,是权势,是过眼云烟,可是对楚蔷生来说,功名就是他的命!
甚至比他的命还重要!
功名就是他快饿死时,自己碗里一块鲜嫩的红烧肉!
谁要是让他这口肉吃的不爽快,他能和谁玩命!
楚蔷生好像没有看见堵在他面前的王敬堂,还想往前走,可是走了两步,他就停下了。王敬堂就站在御道旁,他面前。
楚蔷生如果想走过去,不是绕开王敬堂就得踩到御道上。
绕过去丢人,踩御道丢命。
他什么都不像丢。
楚蔷生是属貔貅的,只吞不吐,只拿不丢。
所以他停下,用他刻薄的眼睛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仔仔细细的打量了王敬堂一溜够,这才一龇牙说,“走开。”
按理说,官大一级压死人。
楚蔷生是正一品朝廷大员,王敬堂是从二品(这还是我爹看他是老状元给他高配一级呢),楚蔷生说走开,你最好走开。
王敬堂不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