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2章 西域(二)(2 / 2)
能让无数的突厥勇士心甘情愿的追随在他身边,其中肯定包括他阿史那求罗。
可惜的是,那个该死的家伙却是用无数突厥人的鲜血铺平了他登上皇帝宝座的道路,将来也必将是突厥人最为可怕的敌人。
可汗也很英明,把他父亲和叔父们留下的糟糕局面收拢了起来,可她和南人的牵扯太深了,而且还是个女人……
她带领突厥人走出了泥潭,可她却缺少让突厥人真正强大起来的决心,让唐国就那么平定了内乱,现在已经能够跟突厥讨价还价了。
…………
阿史那求罗的眼前又浮现出了他从马邑城头跌落的景象,城头上的南人已经没有了什么壮年男人,老人,女人,孩子……却都一个个面目狰狞,他们已经疯了……
突厥勇士们冲上城头,就算挥舞着弯刀把一个个南人砍的血肉模湖,却还是被人挤压着,抱着,撕扯着滚下城头。
年轻的他头一次见到如此疯狂,而又如此顽强的敌人,在城头掉下去的那一刻,他承认自己心里充满了恐惧。
当时重伤的他还不太明白自己看到的场景意味着什么,守城的南人为什么会变成这种让人胆寒的模样。
后来他跟一些南人闲聊,他才隐约明白当时那些不怕死的南人在想什么,南人在乎他们的家人。
突厥人在雁门屠城的恶名传开,让马邑的人们不再存有侥幸之心,为了他们身后的家园,他们的亲人和朋友,于是他们变成了可怕的魔鬼,带着突厥人一起堕入了噩梦之中。
突厥人缺乏这样的情绪,他们没有称之为家园的地方,他们有勇气拿起刀箭来保护自己的家人,可却没有那种可供他们决死一搏的地方。
其实也正是马邑一战,让阿史那求罗一直难以释怀,当射贵可汗带领着大军来到的时候,终于让他找到了发泄的出口。
他带领着西方各部和射贵可汗的大军殊死相搏,最终战胜了敌人,他想把西方各部凝聚起来,让他们把自己放牧的草原当成寸土不让的家园。
只是好多年过去,他治下的部落还是那个样子,残酷的战争好像并未改变突厥人的生活方式,同样也不能改变他们固有的想法。
当年他率领三万余勇士南下,同样是基于深植于他心底的恐惧而做出的决定……
…………
神思不属的阿史那求罗终于收敛了自己散乱的思绪,自嘲的笑了笑,这些年他对新生的唐国一直怀有敌意,这在王庭之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其实每每想来,他自己都觉得没有什么必要,他应该随可汗一起去跟那位唐国皇帝见一见的,而不应该坐在王庭之中听那些无聊的传闻。
他有些疲惫的揉了揉脑袋,思维终于回到了现在,这个一直在他身边参赞的吐屯说的不错,一个高昌并不算什么,完全可以交予唐国,以换取他们的帮助……或者可以说是表达友善。
可高昌毕竟是西域的一部分,有了这个先例,其他小国又怎么会看不到呢?当越来越多的小国想要求取唐国的庇护,那时作为西域的主人,他该怎么办?
…………
“那你说,我该怎么对待这件事?”
张吐屯要的就是这句话,军事上他更像是个传令官之一,在西方汗身边参赞的人也不止他一个。
想要在西方汗平定西域之后,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疆土,甚至干脆成为一个西域小国的国王,那他就必须冒险一搏。
<p/>
“汗王介怀的一直是可汗与唐国有约在先,不愿做那背弃盟约之事,我们作为您的鹰犬,知道您的心意。
可如今高昌如今群龙无首,若是发生了内乱,我们作为唐国的盟友,怎么能看着不管?
之后即便唐人来了,汗王是想送他们一个人情,还是让高昌上下拒绝接受唐国的庇护,还不是汗王您说的算吗?
到时唐人又能说些什么呢?
而且……”
张吐屯卖了个关子,顺便想看看阿史那求罗的反应,如果献策献到了脚面上,之后的话说了也是白说。
阿史那求罗侧过头,心里有了些兴趣,“有话就快些说吧,智慧的言语总会换得丰厚的奖赏,不是吗?”
张吐屯狠狠松了口气,心里热切的好像着了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