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去鳌山灯会(2 / 2)
“大人,到了。”马车停住,王炜翻身下马拱手禀道。
李夏昕抚摸着头上的玉兰簪花:“要不这簪花还是收起来吧,灯会上人那么多,万一被挤丢了怎么办?”
朱希孝却不接茬:“今晚我有事,不能陪你,让王校尉跟着你,一定要跟他呆在一起,千万不要乱跑。”说着掀开车帘下车。
李夏昕掀起车帘,眼神定定的望着朱希孝,直到他从午门的左侧门进了宫城,这才下了马车。
李夏昕仰头望着各式彩灯和烟花叠积成的足有十多丈高的鳌形灯山和接连不断窜入夜空炸放的烟花弹,心中的烦恼、惆怅顿时烟消云散,惊呼道:“天啊,这也太美了吧!以前,我以为扬州的灯会就够美了,今晚见识到京师的灯会,才知什么叫气势恢宏、耀眼夺目、匠心独具、巧夺天工,天子脚下就是不一样。不过,美则美矣,也太过奢侈了,要是把今晚这里耗的灯油或蜡烛均出十分之一给那些贫民窟、大杂院……”
王炜慌忙挡到李夏昕面前,食指压唇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低声道:“嘘~,小姑奶奶,你还真是一点避讳都没有,你以为这里是城隍庙会还是菜市口啊?”
李夏昕慌忙双手捂口,惭愧的笑了笑:“一时口误,保证不会了。”
放眼望处,人头攒动。
一群衣饰华贵、珠光宝气的名门贵眷中,簇拥着一位穿着简洁大方、腰佩长剑的女子。
李夏昕立马认出那是杨睿轩,便兴冲冲、喜滋滋的从人群中挤了过去:“杨姑娘,你好。”
杨睿轩朝李夏昕微微一笑,随后对身边的这帮命妇贵眷道:“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李东壁李太医的女儿夏昕姑娘,现住成国公府。”
李夏昕微笑着恭敬的朝贵妇们行礼,贵妇们有些礼貌的微笑,有些则眼神中露出了不屑。
一位约年过半百的老妇人上前一步:“小姑娘不必拘束,我是次辅徐子升的夫人,你可以叫我徐伯母,你头上的这支簪花挺漂亮的。”
李夏昕拘谨的笑道:“徐……夫人好,这簪花是国公爷赏的。”
徐夫人和蔼的笑道:“我刚刚就觉得这簪花有些眼熟,却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你一提国公爷,我就想起来了,亡故的国公夫人也有这么一支簪花,简直一模一样。不过,国公夫人的那支花骨朵上刻着她的名字,还是国公爷亲手刻的。小姑娘,我能看看你这支簪花吗?”
李夏昕回头望向身后的王炜,王炜微微颔首,李夏昕立即拔下簪花双手奉上。
徐夫人端详着玉兰簪花:“兰若,果不其然,朱镇抚使年轻有为、品格端正、丰神俊朗,姑娘好福气。”说着将簪花交还李夏昕。
李夏昕难为情的勉强笑笑,不知该如何回应。
她知道此刻应该向徐夫人道谢,却又怕眼前这群人认为她攀附权贵,连累父亲也被人瞧不起,所以心中竟有些埋怨徐夫人多管闲事。
杨睿轩拳头紧攥,指甲嵌入肉中,面上却平静如水:“家父让我带句话给朱镇抚使,他人呢,没有陪你吗?”
李夏昕莞尔一笑:“大人去见皇上了,杨姑娘,要不我们先去猜灯迷或放河灯吧,大人出宫了会来找……找王校尉的,到时你就能见到他了。”
“不必了,我还有事,告辞。”杨睿轩表情不冷不热的丢下一句话,扭头就走。
“杨姑娘怎么比上次还奇怪。”李夏昕暗自嘀咕,眼前这群贵妇们各自异样的眼神更是让她心中别扭,便微笑着行礼告别。
“去年今日此门中,
故人对坐诵国昌;
今时今日此门中,
物是人非事事休!”
嘉靖立于午门的城楼上,望着眼前人人喜庆洋溢、场景壮丽恢宏的立体画卷,口中喃喃自语,热泪盈眶。
身边人都知道皇上除了在怀念从小一起长大又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陆炳,还在叹息倭患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因着汪直的斩首而平息。所以,人人皆因战兢、畏惧而谨慎,无一个敢开口劝慰。
良久,黄锦开口:“皇上,忠诚伯一生为皇上鞠躬尽瘁,为大明竭尽心力,太累了,早点儿歇了是好事。皇上千万要节哀啊,为了大明的亿兆黎民,千万要保重龙体啊!”
严嵩忽然咳嗽了两声,景王立即会意,行至嘉靖跟前,“诚恳”的道:“父皇,儿臣知道您因何忧心。斩杀汪直虽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这一两年来,倭寇内部忙着自相残杀、相互吞并,并没有发动什么大的劫掠,而抗倭军的操练已见成效。黄公公说的没错,我大明只要您这擎天柱无恙,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一番话说的嘉靖开怀大笑:“皇儿说得对,一切都会越来越好,我大明很快就会国运昌隆、百姓安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