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功亏一篑(1 / 2)
之后的那段日子,便成了景麟鸣再也不愿意去回忆的伤疤。
父亲虽在恒州镇守了十六年,但并没有贸然对柔然发起过几次战争,而是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休养生息、开垦荒田上。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大胤本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但自迁都洛阳后,对付起北部的柔然就更是鞭长莫及,且柔然与辽东的北燕不同,属于彻底未开化的那类蛮夷部众,招降安抚的方式对他们来说压根就不起任何作用。
而且他与廖镇野当年建功立业的地方是辽东诸州,被他们打的毫无反击之力的也仅仅是北燕主力军,柔然的主要力量仍然在恒州西北方向,并没有遭受太多的攻击。
起初,在重击北燕之后,父亲便有心率军前往恒州,乘胜追击,一举攻克并收复河套地区,这样大胤的北疆地区,短时间内便不需再担忧异族的侵扰。
可是就在这时,廖镇野收到了来自洛阳皇城中皇帝的密诏。
刚满十八的小皇帝不满太后的控制,希望他能带兵回洛阳翦除太后一党的势力。
廖镇野与父亲不同,他们廖氏一族虽为汉人,但却是百余年前便已归顺大胤的将门世家,镇守辽东是他们世代相传的职责,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廖氏的地位,与其他镇守北疆的鲜卑贵族,分不出什么高低来。
然而随着高祖的汉化改革与都城的南迁,这些原本地位极高的鲜卑将士逐渐被边缘化,待遇更是一降再降。到了太后临朝称制的这些年里,贪腐之风刮到了全国各州,像辽东这种军户占总人口多数的地区,竟然还一度出现了粮饷短缺的情况。
这便是为什么一开始时,他们难以抵抗北燕与柔然的的侵略的原因。
廖镇野自然便是这其中的受害者。
所以他不但厌恶贪腐的官员,更是将朝政腐败的原因全都归结在了高祖改革的头上,对那些身上沾有汉人习性的官员将领,更是痛恨至极。
于是在一开始准备反击北燕时,他就将所有洛阳派遣过来的官员杀了个一干二净。
这确实是最有用的方式,本来他们就是这块地上的土皇帝,结果这些年里朝廷不重视他们不说,还要猜忌他们、派一些能力低下的官员来辖制他们,搞得他们的日子是过得一天不如一天。
所以只有杀了这些从洛阳来的人,才能重振军威打败北燕。
结果事实与他最初料想的并没有什么出入,他们果然重创了北燕。
但这也无疑是为他日后诛杀百官的举动,埋下了颗定时炸弹。
廖镇野在收到小皇帝的密旨后,几乎连想都没有想就直率大军南下洛阳,因为他早就想好问题的解决办法了。
有人拦着?杀就完事!
所以那时候还打算着向西追击柔然的父亲,也只能乖乖地跟着廖镇野一块回到洛阳了。
之后的发生的种种事情,再离奇再不可思议,也都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了。
直到四年后,真正踏上前往恒州的路途时,父亲才觉得自己这才是重新活了一回。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首先,他的手里并没有兵;其次,以朝廷那时大权旁落的情况,也不可能会给他提供粮饷来支持他与柔然作战。
这就注定了他在恒州的这十六年里,对付柔然,只能以守为主。
但父亲却不能满足于这种现状。
长远来看,若是想要打造出一直强悍有力的军队,既需要身强体壮的士兵,还需要足够的粮食。
可是以恒州当时的情况来看,做到哪一点都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