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战号角响,战事起。(1 / 2)
哪怕第一次亲历军营的陈子穆,也知道这号角代表的含义。
卫衍已经迅速地开始穿戴战甲,一边匆匆对赵连济交代:“赵叔,万一有什么突发状况,劳烦您撤离时带上子穆。”
若是敌军攻打到营地,几乎意味着战败,卫衍有自信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但也不得不在此先做下最坏的打算。
一旦前方形式不好,医帐及伤员会最先撤离到安全地点,卫衍向外走了几步,又回头郑重道:“赵叔,拜托您了。”
无论是如今的这支镇北军,还是卫衍本人,都太久没有经历过战争,曾经的老兵一个个告老离开,新兵经过了操练穿上战甲,这不知敌军深浅的第一役最是凶险。
面对卫衍这样的重托,赵连济一屈膝便跪在他面前:“将军放心,属下定不负所托。”
而床上的陈子穆,此时眼睁睁看着卫衍披盔戴甲,看他铺谋设计,看他转身欲走,终于没忍住开了口:“将军。”
卫衍回头,四目相对,陈子穆依旧表现得十分冷静,只是眼里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平安回来。”
“好!”
这一声,铿锵有力。
镇北军迁出常渝城月余,苍川一直按兵不动,据冉郢在苍川的探子来报,苍川国朝堂分为了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
主战派以文官为主,而主和派则基本是参与过当初战役的武将。
只有真正经历过当年惨烈的战争的人,才会明白其中的艰险与不易,两**事实力相当,苦战除了拖累军民,增加赋税,根本无法扩张领土,又或者达到别的目的。
苍川帝向来野心勃勃,但再大的野心没有能将配合,又不得民心,最终也无法实施。
苍川土地贫瘠,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只能以畜牧业为主,粮食紧缺。此番向来不问边防之事的几位文官大员忽然上书,提出战事,他们分析得头头是道,认为一旦攻下冉郢几座城池,便可解决国内资源困乏问题。
另一方面,苍川帝年事已高,两位皇子各具势力,储君之争愈演愈烈。
为了迎合苍川帝的野心,大皇子上书主战,而骁勇善战的二皇子赫连淳锋则主动请缨,愿亲率大军攻打冉郢。
这场仗,不仅能解决物资问题,同时也能让一直悬而未决的储君之争分出高下。
对苍川帝来说可谓是一箭双雕,他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当即批了请战的折子,这才有了这一次的纷争。
可当大军出征,苍川内部却民怨四起,高昂的赋税,本就匮乏却要优先供给军营的粮草,以及强制的征兵,一切都让渴望和平的子民们对于苍川帝的这一决定十分愤怒。
重压之下,由赫连淳锋率领的伐南军不得不原地修整,等待最后的指示。
卫衍不是没有过侥幸心理,希望苍川最后能顺应民意,继续维持两国的和平协定,这样对两国来说,其实都是最明智的选择。
这也是镇北军一直按兵不动,没有选择先发制人的原因。
只可惜,最后等来的却是这一场毫无预兆的夜袭,苍川帝最终还是不顾百姓意愿,一意孤行地发动了战争......
卫衍跨上战马,驰骋到阵前,伴着激昂的战鼓扬声吼道:“兄弟们,让苍川国的将领看看,我们镇北军绝不惧怕战争!”
响应他的是几万士兵发出的呐喊。
卫衍率军迎战,也终于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的苍川二皇子赫连淳锋。
与想象中不同,赫连淳锋看起来并不像只逞匹夫之勇的莽夫,他的外貌结合了苍川人深邃的轮廓,与冉郢人精致的五官,那一双浅褐色的眼眸中,闪动着精光。
只一眼,卫衍便知道,这人不好对付。
果然,这一战一直从午夜持续到天明,当初升的朝阳越过地平线,赫连淳锋下令回撤休整,暂停了这打破了和平协定的第一仗。
而在这次的交锋中,双方皆伤亡惨重,卫衍未下令追击,命人带着重伤的将士及残损的兵器撤回营帐,他自己则是站在原地久久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