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集:忍辱最宝贵(1 / 1)
就有一位比丘继续对佛陀问道:“伟大的佛陀,别人讥讽嘲骂辱,侮辱我,对我持相反的意见,叫我一句话不说,我真的做不到。”
佛陀听了这个话之后,对比丘威严地说“要知道,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给人家弄得国破家亡,像长寿王一样,还能够行忍辱,你们就是口头上这点小小的争论为什么不能和合呢?要知道,以争来止争,永没有休止的时候,果真你们是为了救度众生,为着多数人的利益着想,用力量代替慈爱去折服对方,那么这也未尝不可,因为你是为了多数人的利益,才这样去做的。
但是呢,你们之间的这些争执全是从个人的自我的执着当中而生发出来的一己之见,这样的见解去争论又有何意义呢?所以不应该去争夺,而应该行忍辱,忍辱之道是最宝贵的。
诸比丘啊,假如你们有人不把大家当作老师朋友来看待,师兄弟来看待啊,不肯共同虚心地学习,就像狂象一样地独居旷野,坚持己见,以为自己最贤能最善良,那就不要和他认为恶的人住在一起,就可以了,你们可以暂时地分开啊。”
佛虽然说了这些话呢,但是很多人呢,还是改变不了自己的坏脾气和习气,佛陀对这些无缘没有善根的人也只好由他而去,有善根的人呢,听了佛陀的话,感动得改往修来的人也不少啊,所以佛也不救无缘之人,恶性比丘也只能够啊默摈置之。
人间的争论的这些问题,佛陀知道自己需要更加的加大力度去宣扬这些慈悲自由平等缘生的真理,希望更多的人能和自己一样,明白这个道理,去把这些真理宣布到整个世间,这个世间需要更多的明了真理的人来协助帮助自己,才能够不断地扩大,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的不够。
所以佛陀呢,就更加日以继夜地不停息地到一切的地方去散播着真理,就像我们现在一样,佛陀的教化虽然遍满世界各地。
但是真正的能够怀着像佛陀一样为一切众生为了寻求真理达到究竟解脱的地步的这样的人还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深入到佛教之中只是求人天的福报,更需要很多的人来深入到佛陀的正教当中,来明了真正出世的真理,来明了真正的解脱之道。
更需要这样的人来引导这个世间迷茫的众生,做这个世间众生的导航,所以现在呢,弘法利生真正希求解脱这样的人才是稀缺,稀缺,又稀缺啊,希望有大志向的这样的人能够发大愿为佛陀的正法,为众生的解脱幸福快乐安康而来奉献自己,做佛陀教育工作者。
佛陀这一天走到波利耶沙罗林来,这个森林中居住着阿那律尊者、跋提尊者、金毗罗尊者,这三个人在这里修行,他们非常的好,所以就共同盟约在一处修行,遵照佛陀的戒法而行,若是出外乞食最初回来的人,先要整理床铺,要打水,再拿出洗足的器具和抹脚的布巾,安置水瓶等,能够吃的东西等,这样来帮助其他两个人,这是三个人的约定。
佛陀走在这里,看到了也非常的欢喜,这三个人呢,见到佛陀来到这里修行的地方,非常的高兴。
佛陀也对他们说道:“你们在这里平和地修道,过着无争的安乐生活,一心一德,一师一道,水乳交融似的和合,实在是美好得很啊,要知道一个老师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你们能够都这样地和谐,按照佛陀指引的大路,向着解脱之路前进,这是真正的修行,任何人修行必须这样一心一德,一个老师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才能够达到最究竟的终点,彻底圆满的解脱”。
佛陀在这里呢,又给这些尊者们讲说了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等这些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四圣谛法,来增加这三人的信心。
佛陀的教法就是这样,他走到哪里,就把解脱之道传到哪里,慈爱地去抚育着众生,不辞辛劳地去演讲着一切的法,不分日夜地来宣说。
佛陀把自己完全地抛弃,全心全意为众生服务,所以不管天有多黑,自己再怎么疲惫,只要有众生愿意听法,他也会为他宣说,不管是成千上万的人汇集到自己的面前,还是只有一个人在自己的面前,也会不辞辛劳地为他解说解脱之道,这就是佛陀的慈悲,忘我地为众生的慈悲。
当然喜欢争论的这些人呢,佛陀对他们怎么说,他们也改变不了,佛陀也没有办法,只好由他去吧,当他们什么时候觉悟的时候,佛陀还是不会放弃他们的,还是会去教导他们的。
当然在其中会有一部分人觉悟,一部分人呢,是经过长期的教化才觉悟,当然也有少部分人不管怎么教化,他也不觉悟,所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佛陀每天这样不分昼夜地教化众生。
有几天呢,佛陀托钵经过一个街道,有一夫妇供养佛一钵饭,佛就祝福他们:“种一收十,种十收百,种百收万,你们以一钵饭的布施功德,将获得无量的福报。”
佛陀说后,正要离开,那对夫妇怀疑地说道:“佛陀啊,我们凡愚的人真的不了解,仅仅供养你一钵饭的布施,哪能获得多大的福报呢?”
佛陀慈蔼和祥地对他们解释道:“你见过尼拘陀树吗?一个树的茂盛有四五里路之远,这么大的一棵树,他的遮阴的范围能够达到这么大的范围,每年落下的果实有数万斤之多,你知道尼拘树的种子到底多大吗?他一粒小小的种子,很小很小,可是种在泥土当中,长大以后,树的范围可以遮蔽四五里之遥啊,你施这一顿饭的功德就像这个尼拘陀树的种子一样,将来也能够长成一颗参天的大树啊”。
这样简单的比喻,这对夫妇听后就真正地明了佛的话语,是真实不虚的,从此呢,很多的人民都欢喜地布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