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斗词总宜园,这次…(1 / 2)
“不错!这个叫欧阳冽的青年,十之八九就是义士欧阳澈的弟弟!”
司徒靖叹道,
“欧阳澈生前曾放言:臣非不知而敢抗言,愿以身而安天下。义士千古,求仁得仁矣!
“二位义士不为庙堂所容,不幸罹难,何以他们的弟弟还能进入太学呢?”
魏来不解的问道。
“世间自有公道,二人被杀之事,引起天下群情激愤,不少朝廷官员亦悲愤难平,如时任尚书右丞许翰听闻二人不幸,极为震惊,竟决然辞去官职,并为陈东、欧阳澈撰写哀辞。绍兴四年,当今皇上南迁杭州以后,受舆论之压,才有所醒悟,心有懊悔,遂为二人昭雪,并追赠官职。坊间有传闻,当今丞相赵鼎,亦深许二人之忠贞,故对他们的家人十分照护……”
司徒靖言罢,转身打开书柜之门,一顿翻找,在柜底的最深处,拿出了两本旧书,双手相持,郑重其事地递给魏来,沉声道:
“怀远,这两本书,一本是我书局所刻陈东之《少阳集》,一本是欧阳澈之《飘然集》。两位义士遇难后,他们的著作也被尽行抄没,恐怕他们的亲人也不曾存留,老夫犯险藏之,就是想有朝一日能让他们重见天日,如今,你要去见义士故人,便把这书交于他们吧,也算了了老夫的一腔心愿……”
魏来接过这两本已然字纸发黄的旧书,竟觉重逾千钧。
总宜园位于西湖十景“断桥残雪”之断桥之畔,为宋高宗赵构最宠爱的大宦官张知省所建私家园林,其名得自高宗皇帝的御笔亲书的“浓妆淡抹总相宜”巨大堂匾,乃是临安城里西湖岸边最清雅别致的景致之一。
魏来步入园中,只见循湖岸行,铺岸如茵,泉池碧澄,亭台错落,美不胜收,不由心想,这些太学生果然大有“能量”,竟然能借到这样的地方作为雅集所在!
在湖畔一处大亭子中,早已经有十多个年轻的太学生等在那里,一见魏来到了,陈南和欧阳冽起身相迎,并给众人介绍,礼数虽然周全,但是态度不冷不热。其他人则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很显然,魏来在曝书会上的惊艳传闻让他们充满了期待,而眼前这个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布衣青年,又让他们颇有几分失望。
诸人在亭内围坐,中间一张硕大的条案,上面放着干鲜果品和美酒,当然每个人面前也少不了文人雅集必备的笔墨纸砚。
陈南明显是这些太学生的为首者,他先宣布了此次雅集的规矩,那就是每人因情即景,作一首诗词,限一炷香的工夫,取其上者为魁首,得饮三杯美酒,再共同讨论诗文之理,凡发表高论者,均得饮美酒,所有诗词并见解,都会加以整理,一并计入当日雅集之录留念。
魏来心想,书圣王羲之的所谓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写的好像就是这种文人雅集的盛景,这独属于中国古人的风雅,真是高级的很,可比现代人聚会时大酒大肉撸串子旋儿扎啤蹦迪唱k强太多了……
就在他思绪飘飞间,这些太学生们已然开始各自构思,只是半柱香的工夫,其中的文思敏捷者已经开始在纸笺上落笔着墨,勾勾抹抹,打起了草稿,各个脸上均颇自信满满。
一炷香将尽,所有太学生先后完稿,均搁笔而顾,众人不免偷眼看向魏来,而此时魏来眼前的纸上,竟然一片空白,无有点墨。
众人不禁窃笑,以为魏来写不出来,就等着看这位名震曝书会的“易安之师”的笑话。
太学生依次开始诵咏自己所做的诗词,魏来细细听来,皆是“凉蝉不敢喧夕曛,洞箫声绕山腰云”“酣春青镜里,照晴波明眸,暮云愁髻”“画馆朱楼,还把清尊,慰春憔悴……”这样的长短句,主要特点就是文辞华丽,练字讲究,韵律齐整,明显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保准化合格产品”,但是,要说好,也真说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
众人咏毕,轮到欧阳澈,只听他说道:
“我做了一首《踏莎行》,供诸位点评——
罗幕风轻,水沉烟细。杯行笑拥东山妓。酬歌何惜锦缠头,清音暗绕梁尘起。
银甲弹筝,碧桃荐味。举觞飞白拚沉醉。花窗弄月晚归来,门迎蜡炬笙箫沸。”
这一首毕刚才的明显高出几分,众人也纷纷说好。
最后道了陈南,只见他胸有成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