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节(2 / 2)
来到跨河大桥了,好长好宽的一座桥啊,这是沈清生平见过最长最大的桥梁了,桥栏的石板还有浮雕图案的装饰。从桥上望下去,河面上漂浮着很多的船只,那些巨大的货轮、客轮,沈清都是第一次见识。镇上的小河里,只不过一两条汤勺大的小渡船。
多么美丽的城市景观,可惜只是一个人在这儿踽踽而行、自得其乐,总有一种黯然失色的味道。要是莫莉她们在,她们会怎么笑?会怎么闹呢?那将是怎样不同的情景啊。
她们为什么不理我了呢?也许她们找到替代我的人了吧。找个比我歌舞能力更强的男生,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吗?他们这会儿正在排练歌舞,欢唱欢跳着呢,我倒傻傻的在这儿莫名伤悲。
我应该给她们再写一封信吗?天知道上一封信是不是被邮递员弄丢了,根本没寄出去?可万一是莫莉真收到信故意不回信呢?她干吗非要给你回信?又不欠你的钱。再写一封过去,反而招人笑话,看这个大傻包,人家不理他,他还写不停,脸皮可真厚。
感情是两厢情愿的事,人家不喜欢你,你死缠着人家,有什么意思呢?世上最没志气的事,莫过于哀求别人喜欢你了。
可是,我们明明有过很深的情谊啊,怎么可能这么快就烟消云散了呢……。
还有啊,上一封信会不会落到了父亲的手里?父亲又故意不动声色呢?这是很有可能的。要是这样,就更不敢继续写第二封了。第一封已经原谅你,当没事发生了,你还写第二信,不给你一点颜色,你不舒服是不是?
唉,愁啊,不知道该怎么办。忘了她们吧,可能大家缘份到此已尽,强求不来。可是怎么忘啊?去医院做手术?把脑子取出来,用刷子刷一遍,再用水洗干净?就算医生能做到,自己也没钱去医院啊。
他忧伤的心情,一如地面上他身体的浓重投影,紧紧跟随着他。双脚拖着那片阴影,竟象拖着一块一万斤重的黝黑石板。
他慢慢的走回到学校里去,在校门外的台阶小坡上面,他遇到了一对年轻男女,年龄比沈清大一点,应该还是职业学校的学生。那显然是一对热恋的小情人,一边走路一边情难自抑的打情骂俏着。
那两人走在沈清前面,旁若无人的相拥相抱,大张旗鼓的秀着恩爱。女孩突然嘻嘻哈哈的蹦到男孩背上,搂住男孩脖子。
沈清居然代替那对情人,脸红心跳起来。他赶紧把头别过去,移开视线,回避着那种视觉冲击。他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思想守旧的人,但对这种大庭广众之下、放浪形骸的行为,仍然无法直视。
他最不理解的,是那个女孩,她怎么做得到如此心态开放?如此没有一个少女的矜持?她不怕她爸知道了,揍她个半死吗?
他立即就想到莫莉,莫莉是绝对不会有这种轻浮表现的。
大城市里,一切都比小镇上开放得多。沈清一向陈旧的意识和观念,面临着新兴思潮的强烈冲击。他陷入到思想的矛盾之中,不知道“新”和“旧”,哪一种才是正确的。
在这里,他见识到了喇叭裤、爆炸头,男人穿花衣服、留长头发。这都是小镇上从未有过的,也是镇上人们最鄙视的。沈清要是敢留女人一样的长头发,父亲一定会把他剁成肉酱。
小镇上的女人,胳膊以上的肌肤都不会轻易暴露。这里的女人穿的却是超短裙,连屁股都敢露出来。
可是,小镇和大城市,到底哪一个更“进步”,哪一个更“落后”呢?
假如莫莉和林月容也来到大城市读书,她们会迅速接受那些新兴思潮吗?她们会变得跟台阶上那个女孩一样,随心所欲的,就跟男孩子勾肩搭背吗?她们真变成这样,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沈清的脑子里,一下子冒出来好多好多的疑问。这些疑问又不象课堂上的问题那样,查一查资料、问一问老师,就马上找得到答案。
这些疑问,就象“天机”那样,充满着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