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文科理科(2 / 2)
两姐妹的聪明是一样的,老天爷赏的“饭”都在语言文字和文化艺术领域。“数理化”是硬骨头,她俩学得很认真、很辛苦,能学个良好但非优秀的成绩。
高一的时候没有分科,所有人都考大综合,在“政史地”和英语的拉扯下,依乔若乔能占据全年级一千人中的前二十名;如果单看文科成绩,两姐妹更是独占鳌头,长期轮流霸占第一、第二。
文科成绩的耀眼掩盖了两姐妹在理科上的吃力,除了爸爸妈妈和两姐妹自己,没有人看到更没有人关心两姐妹锋芒背后朴素的真实。而七中这个“高考工厂”有两个“固疾”:一是“能力固疾”——理科强文科弱;二是“观念固疾”——成绩好的学生都应该学理科。
最初,两姐妹都准备学文科,然而这消息不胫而走,批评、惋惜之声便纷至沓来:
“你们成绩这么好,怎么能去学文科呢?那是学不了数理化的人才会做的选择!”
“你们怎么能让孩子选文科呢?高考文科可选择的专业很少的!”
“七中文科这么差,你俩会被耽误的!”
……
教导主任刘玉萍是为数不多支持两姐妹读文科的人,她说这两姐妹,学文科是高山,学理科是凡尘。
然而不管别人怎么说,决定权最终掌握在两姐妹自己手中。
沈若乔难免受到成见的影响,不甘心变成一个“文科女生”;更重要的是,她不相信刘玉萍的“凡尘论”,她相信事在人为,相信自己选择理科也能成为“高山”。这是沈若乔信心的顶点,在十六岁的这一年。
叹息之余更令刘玉萍跳脚的是,若乔成功怂恿依乔选择了理科。自古“文科难出北大”的七中失去了两位种子选手,刘主任脸色在那个夏天始终蜡黄蜡黄的。
若乔不喜欢自己被贴上“文科女生”的标签,却情不自禁地把标签贴在别人身上。她说有些女生一看就是学文科的——瘦弱,矮小,有话不直说,额前刘海总是往眼睛里扎但就是不剪——比如林栩栩,若乔不想与她同类。
若乔很清楚自己,学文科潇洒自如,学理科举步维艰,但她心里依然留存着一丝“我是理科生”的尊严和骄傲,哪怕是在楼梯口向右转向理科教室,而非向左转向文科教室这样无足轻重的动作,在若乔眼中都是身份与实力的象征。
盛夏的中午,热浪滚滚。上课铃的尾声拖沓着,数学老师还没有来。依乔的座位和若乔隔着两列,萧梓舟在他俩中间的后方。此时若乔在试听萧梓舟的ipod,前两天他们讨论过美国一位新秀乡村女歌手。萧梓舟正歪头扯下耳机,平静而有神的目光恰巧迎接了依乔对若乔的审视。就在那一瞬间,沈依乔觉得自己已尽全力迅速转过头,自欺欺人地以为谁也没看到她,谁也没看着她。
理科班的下午十分耗费脑力——两节数学课,一节物理课,最后一节自习也被物理老师李小棣征用了,重点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经典习题。在李老师长长的拖音和不停擦黑板而扬起的粉尘中,毒辣辣的日光渐渐变成鹅黄色、暖黄色、橘黄色……终于,天色暗了,傍晚的风吹来了,伴着叮叮咚咚的放学铃声,清醒了一张张略显疲劳的青春脸孔。
------题外话------
2019年9月21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