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爱情魔咒(二)(2 / 2)
通过自己来传播美好的故事会拉近普通人与美好的距离。汤瑞和罗圳楠等成了七中学生们从未谋面的“老熟人”,说起他们来,就像是在说自己的亲哥亲姐一样。老师们的用心,是希望这些故事能够激发出少年的斗志,跟随学长学姐的脚步再创辉煌。可老师们都已人到中年,估计是忘了,十六七岁的心,容易忽略事实和理性。不知哪位有心人总结出规律,1991年之后,1999年、2001年,七中文理科高考第一名后来都像汤瑞和罗圳楠一样,成了“一对儿”——这便是七中的“爱情魔咒”。
人们在听故事的时候总会产生代入感,希望美妙的事情也可以遵循着某种美妙的规律,降临于自己。依乔掐指一算,91、99、01,而她们这一届正是09!
依乔多么希望有人能在她之前发现并提出这个规律,以免显得自己满心期待。但不知是因为大家过于专注学习,还是都和她一样隐而不发,最终还是依乔在高一春游时,故作无意地提了出来,大家这才交口相传,只是兜兜转转传到若乔耳朵里的时候,大家已经忘记最初是谁贡献这一“伟大发现”的了。
依乔数了数这一届的同学——理科有备受瞩目的萧梓舟、张致、章晓菀,文科相对平淡,从目前看,自己稳坐第一,但鲍安琪、朱立冬斗志满满,穷追不舍,在学校友好竞争的氛围里,还暗藏着一批有潜力的同学,比如理科的江盛、刘小波、薛志翔,文科的吴小丹,甚至包括林栩栩……他们的努力正在呈现肉眼可见的进步。
准备大考的过程漫长又乏味,这样的一点小心思仿佛是精神荒漠里的一滴雨露、一湾清泉。沈依乔不知道还有没有人像她这般“无聊”,在争分夺秒的高三竟为了这等无用之事浪费时光。她甚至动用了纸笔,列出了一个个可能的名字,再心烦意乱的划掉。
其实,依乔知道自己内心的最想要的答案。只是对未来,她的希冀中总带着一些悲观,这样的情绪来自对未知的敬畏。高考的脚步越走越近,她紧张又迫切——紧张于稍纵即逝的时间,迫切于隐匿在未知中的精彩。
2009,“爱情魔咒”会显灵吗?
如果显灵,最终,究竟会是谁跟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