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缉捕黑三(十七)(1 / 1)
江淮市江淮河坝子
霍达不满意地朝声音传来的地方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不动声色地再次点名道:“李展讯呢?你来说说。”
李展讯曾经是江淮市警方的风云人物。他是痕迹侦查,特别在足迹判断和鉴定方面,是专家大师级人物。
在李展讯的实验室兼办公室里,上千个鞋样、上千个脚印模型以及数十篇痕迹鉴定论文,成就了李展讯闪亮的称号:脚印专家。
据说李展讯曾经在命案现场找到嫌疑人的半个脚印,然后他让村子里的人轮流在他面前走几步,就凭着这几步,李展讯准确定位了凶手。
随着现代科技在刑侦中的广泛运用,李展讯的痕迹侦查学也渐渐失去了市场。
现在刑侦办案已经简单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常规的办案套路是:首先是查天网监控,以视频图像锁定案发现场嫌疑人的一举一动
其次是依托现代大数据,综合运用包括网络、电信、手机、身份管理在内的各种技术侦查手段,最后实行海捕。
正是我国建成了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天网监控系统以及社会综治数据系统,这使得我国的刑事破案,特别是命案的侦破,都是以小时进行计算!
我印象里李展讯最后一次在江淮市公安局公开露脸还是在迷乱的足迹案中。
在该案中,现场只发现了被害人的脚印却没有嫌疑人的脚印,这奇怪的现象一度让专案组的全体成员迷茫。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大家把希望寄托在脚印专家李展讯身上。
多少年没有被重视过的李展讯精心准备了讲课,可是他的讲课对破案没有丝毫帮助,反而更加误导了侦查。
这次事情让全局对李展讯的痕迹侦查更加嗤之以鼻。大家认为李展讯和他的痕迹侦查一样,都已经落伍了。从那以后,李展讯和他的痕迹侦查从人们的视野中渐渐淡出。
听到招呼的李展讯越出众人,也不看周围渐渐积起来的笑声,李展讯朗声对霍达说:“我基本赞同土豪的观点。土豪所说的基本都有证据支撑。”
说完,李展讯又朝我悄悄大拇指,欣慰地对我说:“看来我给你的手稿你没有丢掉啊!”
如同明星出场一般,李展讯走到中间,郑重其事地说:“大家请看这里。”
李展讯手指的地方有略微的黑色车胎印记,李展讯接着又指着大坝子上不多的车辆和人流说:“这么新鲜车胎痕迹,从时间上判断,形成车胎印记距离现在不超过三个小时。”
“车胎距离案发地点这么近,这里车流人流如此稀少,我想不难判断出这是嫌疑人车辆留下的。”
“注意看这边的草地。人走过草地之后,会在草地上留下独特的脚印……这不明显的草地倒伏就是人走过的痕迹。”
“从草地的倒伏方向,有两道是向坝子底下池塘方向,却只有一道从池塘底向坝子顶。”李展讯把现场当成了课堂:“这说明,有两个人从坝子顶下来,却只有一个人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