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迷案重重(一)(1 / 1)
江淮市局会议室
会议室持久的压抑之后,一个老警员砰的一下拍打桌子,低声吼道:“真是受气,老子干了一辈子刑警,没见过这么狡猾的凶手!我快退休了,在退休前,我一定要抓住他们!”
老民警的话更大地爆发了民警的热情,一时间会议室内群情激愤。
民心可用!
或许在面对自己繁重的工作时,他们有时也会老虎打盹,但是当这一切和警察的荣耀牵扯到一块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全身心一搏这就是刑侦干警。
“说吧,我们怎么干!”大家但把目光聚在我和李传宝身上。
想了一下,我说:“我们先从李大亨查起……”
“目前我们没有太多的线索,大家只能从最艰苦地走访开始。我就不信,凶手会来无影去无踪。”我鼓励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做过,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走访调查,是最艰苦的一项工作。如果马虎大意,也许破案的关键环节就由此漏过去了,而由于时间问题,漏过去可能就永远漏过去了。
可是面对海量的询问对象,你不知道你询问的对象是不是了解案情,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撒谎,所以走访调查的每一个对象都必须高度重视。
走访调查工作,犹如时刻举着千斤巨锤,砸过一个又一个棉花坑,直到遇到正主为止这种精神压力和体力消耗,绝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虽然走访调查是件麻烦的事情,但是参战民警摩拳擦掌,表示必然要做好自己的分区划片工作。
在一片嘈杂声中,王哈维再次越众而出,道:“沈默、霍达、李大亨,三起案件要串并案吗?”
我越看王哈维,我越是喜欢,每一次的发言和提问都恰到好处。
“我赞成串并案处理。”我直截了当说出自己的观点。
“三者之间有联系,相信大家都了解了。我说说我另外的观点。在李大亨死亡现场的附近,发现了一朵月季花,这朵月季花的旁边留下了一枚半脚印。”我说。
“根据脚印,我推断嫌疑人的身高大约在一米七五左右,体重约在75公斤,年龄在二十五岁上下……”我说。
见李传宝和王哈维等人露出疑惑的目光,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单凭我刚才将的这一点,是无法将三起案件串在一起的。
我转身问李传宝:“还记得你追查沈默在诊所看病时的监控录像?”
接着我问王哈维:“还记得你和我一起提审自称杀了沈默的刘强对嫌疑人的描述?”
在我的启发下,两人瞬间反映过来:无论是监控录像还是刘强的描述,亦或者我根据脚印的推断,三个场景中嫌疑人的特征都高度的吻合!
“原来是这样。再加上三起案件本身内在的联系,那么串并案肯定没问题了。”王哈维兴奋地搓着手道:“除了嫌疑人特征,还有一个理由月季花!”
“好,大家分头行动。走访时一定要细心,除了土豪刚才说的,大家要留心有没有同案犯。有情况随时汇报。散会。”李传宝合上笔记本。
“他们去走访了,那我们现在干什么啊?”王哈维一脸兴奋地望着我。
“我们研究卷宗。”我说。
“谁的?”
“李大亨之子李潇的交通肇事卷,以及李大亨生平的全部资料。”我狠狠地说:“既然有人不想让我们问李大亨,那么我们只得自己去找。”
“好勒。”王哈维转身就走,准备资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