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七零锦鲤踏脚石23(1 / 2)
得知前夫直接走人了,潘如萍忍不住心中的愤怒咒骂出声。
薛明丽同样一脸失魂落魄,她还满心期待亲爸会原谅她,重回以前的美好生活,没想到亲爸这么狠心,真的不管她了。
母女俩找不到人,自然是无功而返,回到潘家还遭到舅妈肖红霞的一番奚落嘲讽。
肖红霞对出嫁多年的大姑子带着闺女回来常住,心里是非常不高兴的,更何况大姑子现在可没什么好名声。
她也是有女儿的人,有这样丢人的大姑子,还让她住在家里,今后她女儿还能找到什么好人家?
因此肖红霞现在一心想将她们母女俩给赶出去。
听说薛安桢连见都不见她们,就直接去了首都,估计以后都不会再回来了,肖红霞幸灾乐祸之余,又心生烦躁。
高兴的是,以前总在她跟前高人一等的大姑子,眼看着已经彻底翻不了身。
烦躁的是没了薛安桢这个接盘的,大姑子母女俩岂不是要赖在他们家不走了?
不过想到她们母女俩当初对薛安桢那么绝情的做法,但凡是个有骨气的人,都不会轻易原谅她们,肖红霞倒是能体谅薛安桢的心情。
只是对着冷血无情,自私自利的大姑子和外甥女,肖红霞可不敢长久的跟她们相处。
免得被对方抓到了什么把柄,万一也跟薛安桢一样,被她们六亲不认的给举报了可怎么办?
心里打定了主意,肖红霞开始不停地跟丈夫潘天安咬耳朵,吹枕边风。
潘天安以前对潘如萍这个姐姐,只有仰仗巴结的份儿。
毕竟姐姐两次都嫁的极好,给家里的帮助都很大。
要是姐姐没做出偷人被拉去游街的事儿,她回来住就回来住,他这个当弟弟的肯定不会多话。
可想到外头传的那些风言风语,明显已经给他几个孩子的生活造成了影响,潘天安就有些不能忍了。
尤其是外甥女薛明丽都二十郎当了,还任性至极。
住在家里的这几天,总是跟她表弟和表妹抢吃的,跟她表姐抢穿的,半点都没有身为客人的自觉,看的潘天安直皱眉。
在媳妇的枕边风下,潘天安也生出了要尽快将人赶出去的念头。
林知言可不在乎潘如萍母女会落得什么处境,在他的催促和安慰下,老师直到办好所有手续,买了车票登上去首都的火车,都没有提起要在临走之前去看一看薛明丽。
等上了火车后,林知言看着老师过于平静的面容,又不免替他心酸。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就是如此吧?
未免潘如萍母女不死心,再跑来首都纠缠老师,刺激老师,林知言还联系了那位市长叔伯,请他帮一下忙。
最好时不时的让人给潘如萍和薛明丽找点麻烦,让她们再也抽不出精力,跑到首都这边搞事。
在潘如萍和薛明丽焦头烂额之际,林知言终于带着老师踏上了首都的土地。
林知言倒是还好,对重回首都没什么复杂感慨。
反倒是薛安桢,看着跟二十年前有着不小变化的首都,面露复杂之色。
也是这时候,林知言才知道,原来老师的老家就是首都这边的。
在建国前,能供应家族子弟出国留学的,可想而知老师所在的薛家也是大户人家。
只是薛家身处首都,先后遭到了军阀盘剥和战争波及,很快就落魄了下来。
薛家的子嗣又历来稀少,老师那一辈儿更是只有他和他兄长二人。
在老师出国留学不久,日寇开始侵扰华北地区,不知何时秘密加入红党组织的薛家兄长,就开始参加抗日。
可惜薛家兄长时运有些不济,于日寇宣布战败之前,在一场战争中意外牺牲。
薛安桢在跟林知言提及自己兄长过往的时候,一反先前的平静无波,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正是因为受到兄长爱国思想的影响,在家人全部去世,只剩他一人孤身在海外时,他才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回国,打算以自己所学帮助祖国进行建设。
至于回国后碰到潘如萍,并为她留在皖省,后来心思更是大半都被妻女牵绊,无法专注研究一事,薛安桢现今想起来就是满心懊恼,不堪回首。
好在现在还不算晚,余生还长。
两人刚提着行李走出车站,就看到一对中年夫妇兴高采烈的朝他们迎了过来。
林知言一眼就认出了这二人,正是原主记忆里他父母的模样。
不过想必下放到大西北的这三年里,夫妻二人都吃了不少苦头,两人的样貌跟以前还是有着不小的变化。
好在比原文中幸运的是,他们都活着挺过了那段黑暗时期,回到了首都。
看着比原主记忆里头发花白了不少,也苍老憔悴了不少的父母,林知言压下心中的感慨,冲着对方喊了声爸妈。
宋希幕和严绮看着多年不见的儿子和老同学,眼睛顿时红了起来。
宋希幕走向薛安桢,接过他手中的行李,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至于严绮,早就满脸心疼的抱着林知言哭了起来。
虽说儿子看起来要比她预想中过的还好,不仅长高了一些,还壮了不少。
可想到当初还有些瘦弱的少年,肯定是吃了许多苦头才能蜕变到如今的模样,严绮就忍不住心疼。
自己和丈夫这三年,时不时的就能收到他寄来的包裹,不仅有吃的还有穿的,这可都是儿子从牙缝中省出来的。
自己当时回信让他只要照顾好自己就行,不要总是给他们寄东西,他却不听。
在亲眼见到儿子之前,严绮真担心他为了把东西省给他们,再把自己的身体给搞坏了。
林知言被严绮拉着手,满眼慈爱的盯着不放,心里不免有些别扭和不自在。
虽说他现在成了原主,也早就在心里把原主的父母当成了自己的父母,可毕竟是第一回见面,难免还有些不适应。
索性严绮是个坚强内敛的,只在林知言跟前真情流露了一会儿,情绪就收敛了不少。
等母亲严绮转头跟老师薛安桢说起了话,林知言不由松了口气。
一路风尘仆仆,回到家,林知言就迫不及待的梳洗了一番。
等从浴室里出来,快要搓下二两灰的林知言,才觉得自己浑身轻松的活了过来。
晚上的饭菜自然是十分丰盛的,这让在火车上连续啃了两天干粮的林知言,忍不住胃口大开。
研究所的老领导听说薛安桢终于来了,当即也提着一瓶酒过来,算是帮他接风洗尘。
在其他人边喝酒边谈话的时候,林知言忙着填饱肚子。
直到吃了个半饱,这才放慢了速度,安静的听着大家伙儿叙旧。
这几年的动荡,各人有各人的伤心往事,借着喝酒的功夫,几人又哭又笑的全都发泄了出来。
临散场之前,大概是有些喝高了,老领导忽然一脸神秘,压抑不住兴奋地拉住林知言。
跟他说自己前两天已经接到了上头的通知,让他参加高考恢复前的准备工作。
交代林知言既然回来了,就不要乱跑,在家里好好的复习。
接下来只等高考恢复,努力考上一个好大学,也算是了了他父母的一桩心事。
听老领导说高考可能要恢复,宋希幕夫妻都十分高兴。
毕竟当年因为高考忽然中断,儿子到现在都还只是高中学历。
虽说他下乡插队的几年没间断过学习,医学方面的知识积累了不少,哪怕直接进入研究所都行,可缺了大学学历,总归是不太好。
为了这个,严绮都惦记好多年了,如今总算让她看到了希望。
只是消息还没正式对外公布,严绮等人即便提前知道了,也不会出去乱说,免得再给老领导带来麻烦。
等送走老领导,严绮依旧激动不已。
要不是儿子才刚坐了几天火车回来,这会儿已经疲惫不堪,她都忍不住要催他快些看书复习了。
对上准备鸡娃的父母,林知言能怎么办。
即便跟他们说了自己在乡下一直没放下过高中课本,对课本上的内容早已滚瓜烂熟,父母依旧不能安下心来。
见状,林知言便也闭了嘴。
他准备等父母发热的脑子稍稍冷静了一些,再当着他们的面儿做一回习题测试。
让他们明白,自己如今并不需要继续闷头复习。
距离高考恢复还有将近一年左右的时间呢,他可不想将这么长的时间都浪费在早已掌握的知识上。
林知言打算利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跟在医药研究所的诸多长辈们身边进一步学习,乃至帮他们打打下手。
老师薛安桢肚子里的知识,这几年差不多都被他掏空了,暂时是没什么好教他的了,不代表研究所里的其他长辈们也没有。
医学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这辈子又没有可以提供相关研究资料的金手指。
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的跟其他人多学,多提升自己。
林知言的打算暂时还没跟其他人说,眼见时间已经不早了,就招呼着老师一起去休息。
在宋家住了一晚上的薛安桢,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隔壁小院子查看。
虽说他尚未办理首都研究所的入职手续,老领导为了表示对他的看重,已经提前给他分配好了房子,就在宋家的隔壁。
由于房子才刚分配下来没两天,宋家夫妻平日里又忙,根本抽不出时间帮忙打扫整理,房子里如今不仅有些空荡荡的,还落了不少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