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替爱14(1 / 2)
档口虽小,但祁父祁母非常认真地把它当成了一项事业来做。不但要求李老板给每天的食材加量,还自己创造了新的营收项目——现磨豆浆、茶叶蛋、玉米棒、胡辣汤等。
李俏俏知道丰富的小吃品种可以增加营收,但她真没那个精力,相比较通过在一个店里折腾一些新花样来提高营收,她觉得显然是换个地方多开一家店更为有效。
但祁父祁母不一样,他们两个人守着一家店,时间精力相对充裕,又一门心思地想把女儿的店做大做强,可不就得从各个细节方面入手。
李俏俏现在很少去店里,但每天晚上看到祁父祁母回来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充实的笑容,想来那些新增的小项目都卖得不错。
最近这段时间,她主要忙两件事。
一,考驾照。
二,写程序代码。
考驾照占用的时间不多,就是把课时混满,然后考试。
最费精力的是写程序代码,因为她要根据当前世界的计算机水平编写出属于这个世界且符合祁彤雯初学者身份的有个人特色的程序代码。
这里的初学者意思是接触编程的时间较短,只会一些浅显易懂的代码,对于比较复杂的口令,因为没有学过或者接触过,所以不太了解。
而李俏俏则是要用最粗浅的代码,写出最复杂的程序,呈现出最绚烂的效果,给祁彤雯凹一个编程天才的人设。
否则,以后公司招人,会很难招到货真价实的人才。或者即便招到了,对方也很可能恃才傲物,不听从上级的领导。这是李俏俏不愿意看到的。
一个软件从开发到上市要经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李俏俏的心中虽然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但很多事情不是光靠她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现阶段,她能做的就是自主研发公司的核心软件,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攒钱。
11月中旬,李俏俏用上个月刚到手的还没捂热的净利润,在十二公里以外的沪上政法大学门口,开了第二家店铺。
和在购物中心开设的档口摊位不同,这个店铺在大学城附近著名的小吃街上,拥有正儿八经的店面。
虽然同样只有十几个平方,但租金却是档口摊位的17倍。
然后,她发现一个非常令她心痛的事实,从跑外卖到开店到现在,她赚的钱几乎有一半都填在了房租上。
虽然租金都是押一付二、押一付三,后面第二个月、第三个月不用再付,但一次性掏出这么多钱,就是会让人产生一种很肉疼的感觉。
第二个店铺沿用了第一个店铺的名字——阿姐卤味,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就是看到祁同伟的时候,随口取的。
名字一取好,李俏俏就去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注册了品牌商标,不光注册了“阿姐卤味”、“阿姐奶茶”,还注册了相近名字的品牌商标,比如姐姐卤味、姐姐奶茶、阿妹卤味、阿妹奶茶、姐妹卤味、姐妹奶茶等。
注册一个商标的费用是300,她一次性注册了16个,总共花费4800。
两个店铺不光名字,装修也是一样的风格,可以说,从一开始,李俏俏就是冲着连锁经营的模式去的。
不过,店铺刚开,还在最最开始的起步阶段,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实际经营者的影响,变成拥有其实际经营者独特风格的模样。
比如,第一个店铺,虽然只是一个十几平米的档口摊位,但在祁父祁母的经营下,不但卖卤味和奶茶,还卖各种具有河南风味的小吃、点心。
而第二个店铺,在李俏俏的不断调整下,奶茶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别人眼里,它更像是一家代售卤味的奶茶店。
一是根据市场需要,二是根据店铺自身的条件。
市场需要是显而易见的。
这家店在小吃街上,地下就是学生常逛的时尚广场。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手捧一杯奶茶逛街,而不是抱着鸡腿鸭翅啃得满嘴流油。
至于店铺自身的条件则是,考虑到制作卤味的规模成本和时间成本,李俏俏没有在这家店里配备制作卤味的各项厨具设施。
也就是说,她只能在这家店里制作奶茶和用电饭煲煮饭。而这家店铺对外售卖的卤味,全部都是她从祁父祁母所在的店里运过来的。
李俏俏11月10号拿到的驾照,11月12号斥巨资5000元整在二手车市场买了一辆五菱之光面包车,然后又花1000块钱上了个外地牌照。
新店远,开车过去半个小时。
李俏俏每天都会等祁父祁母的第一锅卤味出锅,微微冷却后装箱,然后运去第二个店。
店门口常年挂着“数量有限,欲购从速”的广告灯牌,一手饥饿营销玩的贼溜。
反正,每天装多少卖多少,几乎不存在卖不完的情况。当然,就算有,李俏俏也能自己给它消灭喽,省得再留到第二天。
不得不说,大多数商品都是贵有贵的道理,房租也是如此。
小吃街的客流量大的惊人,除去周边几个高校的学生,附近几个小区的住户也经常到这边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