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历女的突袭·守护家人的中野三玖参上(1 / 2)
历女,顾名思义,也就是“喜欢历史的女孩”。
她们是介于“野蛮女友”与“大和抚子”之间的存在,由于饱读史书,历女们拥有野蛮女友所没有的温柔性格,同时也拥有大和抚子所难以企及的独立意识和魄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比起女友,她们的设定更接近于古代侍奉主公的谋士,是优秀的贤内助,因此广受日本男性追捧。
当然,如果不小心和一位历女对上的话,那么她们将从贤内助变成极为难缠的敌人。
就比如说现在……
“刚刚的一切,我都看到了。”
被藤原止提在手上的历女小姐如是说。
“你看到了什么?”藤原止漠然的问。
“我看到了你和五月在放学后私会。”中野三玖也是面无表情的样子,她的回答直截了当,要是中野五月还在这里,听到这两个人的对话,恐怕会直接羞晕过去。
“并不是私会。”藤原止否定说:“我只是拜托五月协助我收集一些情报而已。”
“撒谎。”中野三玖直直的看向藤原止,她的目光现在就像从劲弓上射出的箭矢。“你们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关系,我之前在草丛里的时候特意留心了五月看向你时的表情,她脸红了,当时的神态和二乃很像很像。”
“脸红是因为夕阳直射,和二乃像是因为中野五月和她是一母同胞的姐妹。”藤原止淡淡的说:“这时候要是有个人趴在你刚才待着的地方看现在的我们,也会觉得你的神态和二乃五月她们很像。”
“强词夺理是没用的,信长。”似乎是渐渐习惯了像一个购物袋一样被藤原止提在手中的状态,中野三玖把手伸进书包,拿出那只深蓝色的耳机戴在脖颈上。“我都听到了,你和五月说的那些话,我希望你赢什么的。”
“那只是在表达最勤奋的学生的喜爱而已。”藤原止依然冷静。“没有人规定家庭教师不能偏私吧?”
“那么,五月手机里的那些邮件也是家庭教师和乖巧学生之间的对话吗?”中野三玖冷不丁突然问。
“当然。”藤原止点了点头,他早就做了中野五月那边泄密后的预案,所以发给中野三玖的邮件多是用的冷淡生疏的敬语,就算唯一一封看起来暧昧的约会邮件也有“从中野五月处拿到情报”的解释,堪称滴水不漏。
这时的藤原止甚至尚有余力的倒打一耙,他用暴君般冰冷的目光威吓中野三玖。“话说回来,三玖你居然偷看五月的邮件?”
“不是偷看,而是恰好看到了。”三玖被藤原止的目光吓了一跳,不得不停下追问,转而解释道。
藤原止顺势夺走了对话的主动权,反客为主的问:“所以,你跟踪我和五月,就是因为偷看到了一封没头没尾的邮件?”
“转移话题禁止!我明明看见信长你和五月……”
“一切不过是你先入为主的偏见罢了。”藤原止随口打断说:“中野三玖,你应该明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对一个人横加指责,这样的行为并不是‘见义勇为’,它叫做‘诽谤’。”
中野三玖素白的脸蛋渐渐涨红了,她感到愤怒,她明明亲眼看到了眼前这个男人的背叛,而眼前的男人却负隅顽抗,始终不肯承认,而更可恶的是,自己居然真的抓不到这个男人背叛的任何证据。
“行了,回去做准备吧,今晚我们还有补习。”藤原止将中野三玖放下,朝她挥了挥手,转身朝教学楼走去。“我去找一色,随后就到。”
就在这时,女孩平静的声音在藤原止身后响起。
“我会去告密的。”
藤原止的脚步一顿。
“我一定会去告密的。”中野三玖的声音再一次响起。“哪怕我拿不出任何证据,哪怕二乃会觉得我是乱说话、觉得是在诽谤信长你,哪怕大家都会因此讨厌我,我也一定要说。”
藤原止缓缓的转过身,中野三玖正站在他身后,女孩的目光决绝,就像一个拔刀上马、随时准备迎敌的武士。
“为什么要做到这个地步?”藤原止平静的问。
“因为二乃。”
“二乃?我记得在中野家,彼此之间最不对付的人就是你和二乃了吧?”
“是,信长你说得对。我和她确实不对付,二乃她总是和我作对,嘲笑我的料理,不经过我的允许就拿我的衣服穿,我承认我讨厌这样的二乃,也承认我想看到二乃失败的样子,甚至偶尔希望看到二乃哭,但是……”
中野三玖的声音低沉。
“但我绝对不想看见那张讨厌的脸上露出绝望的表情,也绝对绝对不想那么讨厌的二乃从我的世界中消失。”
“危言耸听。”藤原止淡淡的评价说。
“这不是危言耸听,二乃她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坚强。”中野三玖认真的说:“如果信长你继续一意孤行下去的话,我确信我所说的就是二乃的结局。”
“我并没有一意孤行。”藤原止摇了摇头。“那么假设三玖你的猜测都是真的好了,我和五月刚才私会被你看见了,你希望我做什么?”
中野三玖一愣,恐怕她也没有想到藤原止居然会如此的好说话,她犹豫了片刻,最后提出自己的要求:“从今天起,信长你要和五月保持距离,然后要和二乃好好相处,绝对不可以做对不起二乃的事情。”
平心而论,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分,甚至可以说是十分优厚,如果是别家姑娘发现你不仅和她的姐姐暧昧来暧昧去,还和她的妹妹勾勾搭搭纠缠不清。那别说妄想抱得美人归了,人能够完完整整的从那姑娘手中生存下来已经是了不得的大成就了。
“是吗?”面对如此优厚的请求,藤原止推了推眼镜。“那么我的回答是……”
“我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