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大丰收,新作物登场亮相(1 / 2)
相较于红薯和玉米,大豆的生长期稍微短了那么几天。
所以,军屯里最先收割的,就是大豆,然后才轮到这两种大家都未曾见过的作物。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一大批抱着好奇心的人,在这一天跑过来瞧新鲜。
他们大多是刘协食邑里的农户,少部分则是居住在不远处村寨的百姓。
当然了,也少不了凑过来一起看热闹的张辽、蹇硕、蔡邕父女、黄忠父子,以及刚刚搬迁过来的卢植一家子等人。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军民齐上阵的情况下,不长的时间里,地头上很快就堆起了一座座小山也似的玉米和红薯。
尤其是红薯,毕竟是长在地下的,不像玉米那样,能让人看一眼就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
具体长得什么样子?大约可以亩产多少石?会不会真如当初刘协描述的那么神奇?
大多数人其实心里都没底儿。
但是现在眼见为实,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别的不说,单看那小丘般堆积起来的规模,但凡思维正常一点儿的人,就都不会再对此心存疑虑。
之前杂七杂八的所有怀疑,最终都汇成了一个问题:这玩意儿真的能吃吗?
刘协当然比谁都明白什么叫做人心。
所以,一开始就让营寨里的人,当场架起了十几口大铁锅,每一口锅上,都带着好几层的蒸笼,然后在里面分别摆满了洗净的红薯。
嗯,还有一锅玉米。
摆明了就是要围观的群众,一起见证一个新农作物上演的奇迹,以此留下一个永载史册的传说。
但其实已经不需要再证明什么了。
因为看看刚刚一小片土地上,就挖出了这么多的红薯,不管是正在忙碌的,还是心怀激动在围观的,早就都已经目瞪狗呆了。
能不能吃还重要吗?
只要不是什么有毒的东西,总比草根树皮要强的多吧。
看看这产量,这特么难道还算不上神物?
蔡邕和卢植自认为闯南走北见多识广,都同样从未见过如此高产的农作物,连听都没听过呢。
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而负责农事的乡老程度,则早就带着人手,直接奋斗到一线上去了。
所以,好奇心愈发膨胀的众人,只能围在了刘协的身边,开始七嘴八舌的寻根问底。
冲在最前面的就是蔡邕和卢植。
“这究竟是何物?”
刘协就满脸笑容的开始科普,“这个就是红薯了,非良田都可以种植,产量极高还不需要精耕细作,可以说,这就是未来几年内,解决我大汉百姓温饱问题的一大关键。”
卢植眼里泛着红光,“真能当作充饥裹腹的食物?”
刘协也不多说,直接指了指旁边架起来的一排大铁锅,“等一会儿,大家可以一起尝个鲜嘛。”
然后冲周围的人群扬声道:“见者有份哈。”
围观的群众轰然叫好。
很多人对这个“小道士”其实都算不上熟悉,但是能被众星捧月般的围在一起,摆明了就不是一般人物,哪怕对方看起来就是一个半大的孩子。
所以,能跑过来看热闹的,也肯定不是有心闹事儿的人,没人会无脑的去招惹是非,看看能不能因此受益才是重点。
蔡邕的关注点,却忽然放在了那几口大铁锅上,“这是什么物事儿?看上去非铜非陶的,倒像是铁器呢。”
刘协也没有遮掩的意思,“蔡公说对了,正是铁器,也叫铁锅,不但可以蒸煮焖炖,还可以煎、炒、烹、炸呢,有机会的话,我带蔡公去品尝一下新式烹饪方法做出来的美食。”
之前说过,汉代的饮食文化,其实是很简单的。
除了拿火直接烧烤,就是用鼎或者陶制品去蒸煮焖炖,至于炒菜什么的,那就纯粹是痴心妄想了。
历史记载最早的炒菜烹饪方式,还是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里才首次提及。
而真正的普及开来,还得算是宋朝,也正是随着铁锅的出现,而逐渐被广为人知。
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一方面,是这会儿的冶铁技术还比较落后,工艺上有所欠缺,很难打造出薄底的铁锅。
另一个方面,则是因为汉代的铁器,还属于稀缺金属,比铜都要贵,这种情况也会一直持续到唐末宋初。
所以,那几个朝代的铁,基本上都用在了最重要地方,比如铠甲兵器、农耕农具等领域,甚至唐朝还明令禁止过:文武百官死后,不可以用兵器陪葬。仟千仦哾
这也是在后世墓葬中,压根儿就看不到威震中原的陌刀影子的真正原因了。
所以对于刚刚见证过那么多烧窑工坊的蔡邕来说,对于刘协推陈出新的奇思妙,早就有些见怪不怪的,似乎再多一个铁锅,也属于理所当然的事儿。
倒是听到有新式的烹饪方法后,不由自主的暗中咽了口唾沫。
所以答应的十分爽快,“好啊,邕随时恭候。”
刘协同样报以微笑。
作为一个后世大天朝的吃货,他是怎么都无法容忍口腹之欲上的困顿的。
所以,就算别的都不搞,也得先把基本条件都给解决了,包括铁锅、蔬菜、调味品等。
生活惯性使然,本就无可厚非。
民以食为天嘛,毕竟拥有一个穿越的灵魂,怎么可能委屈了自己,让一些食不下咽的猪料给逼疯了?
倒不是非得穷讲究,说什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不能让嘴里淡出个鸟来,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