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以身报君恩(1 / 2)
锦衣卫开路,禁军护卫,三架马车被上百骑兵拱卫其中,依次排开,从紫禁城中朝南飞驰而出。
朱慈烺早就让周世显派人给每一匹战马的四只蹄子都套上了棉布,虽然百马奔腾,却几乎没有什么声音。
崇祯皇帝,周皇后,坤兴,昭仁两位公主分别上车之后,朱慈烺也随之翻身上马,然后向崇祯请示道:“大军已准备妥当,请父皇下旨开拔!”
这自然是朱慈烺在向崇祯表示忠诚,他对这位皇帝的多疑是毫不怀疑的,要不是南下稳定朝堂还必须要他,朱慈烺才不愿意自己头上多个所谓的“父皇”呢!
按照朱慈烺对历史的了解,若是只有自己率这些护卫南下江南,到时候必然会生出诸多事端来,说不得一个不小心,自己就成了“冒牌”皇太子,变替身了!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以求最快速度稳定江南局势,收拾朝堂,整军备战,朱慈烺还不能让崇祯察觉出自己有什么弑君的心。
崇祯皇帝坐在马车之上,心中一时感慨不已——自己刚刚明明已然陷入了十死无生的绝境,没想到,只是转瞬之间,便又回到了这种众星捧月,唯我独尊的地位。
平日里,他还真的没发现,自己这个不过虚岁十六的儿子有这样的本事,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烺儿,今后一路,大军之事,皆由你来定夺,不必再问朕了!”
都到这个时候了,已经算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崇祯自然不会再和以前一样,插手军事指挥了。而且,他看得出来,这些兵将都只听朱慈烺的,他要争,恐怕也争不过吧。自己的儿子,总不至于真的有什么歹心吧?便是有,众目睽睽之下,应该也不敢轻举妄动。
“儿臣领命!”朱慈烺骑在马上,抱拳应道,随即朝着周围的军士大喝一声:“出发,往正阳门去!”
一行上百人策马奔驰,很快就出了紫禁城,徐志彪早就派人清理了街道,一路无阻,队伍很快就来到了正阳门。而这里,也早就已经被神机营千总任宣带兵控制了。
崇祯皇帝并没有在正阳门下车,但诸军汇聚于此,李邦华,倪元璐,范景文,吴征麟等随驾大臣也已经恭候多时,他必须露面,方能鼓舞士气。
只见王承恩轻轻掀开了崇祯皇帝的马车幕帘,崇祯从马车探出了半个身子来,众将士随即齐刷刷单膝跪下行礼。
这是天子之威,也是维系这支军队冒着九死一生,护卫崇祯南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不然,朱慈烺也不会在这里耽误时间了。
“平身,事有轻重缓急,这种时候,大伙就不必多礼了,还是抓紧时间,跟着太子出城为先。”崇祯语气平缓,温声安抚道。“诸位都是军中精锐,国之栋梁,若是能到南京,朕,绝对不会亏待各位忠勇报国的之士的,加官进爵,绝不吝惜。”
这次南下,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这些兵将了,所以崇祯皇帝也丝毫不敢有任何怠慢,激励和许诺更是不缺。
而这近六百冒死护卫的兵将,也登时备受鼓舞,心潮澎湃,这样的机会,恐怕这辈子也就这一次了。
朱慈烺得令,又召来了周世显,秦凯,徐志彪,常青山,任宣五个主将,确定永定门还在京营手中,城外的关卡又只有三十几个顺军驻守,而几个顺军大营外负责警戒侦察的哨骑都被三千营干掉了之后,随即下令大军按计划行进。
李邦华,倪元璐,范景文,吴征麟四个随驾大臣立马上了另外两辆马车,李邦华坐进马车之后,又掀开了幕帘,探头出去偷偷看了看朱慈烺的背影,心中对这个皇太子充满了好奇和敬佩。
那日朱慈烺和他聊三条路线的时候,他虽然心中一阵激动,但并不以为意,只觉得是皇太子年幼无知,痴心妄想了。没想到居然是谋定而后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大军很快继续行进,只要还没有进入明军控制的地界,危机就远远没有解除,这支不过六百余人的队伍就得小心再小心,更不能直接暴露自己的身份。
为此,全军都在甲胄之外换上了罩袍,若是不近看,只以为这是一群横行乡里的家丁而已。
车队很快就接近了永定门,这里因为没有受到顺军的大举进攻,城门驻军尚在,秩序还没有崩坏。
不过,因为他们都身着罩袍,而且一行人马来势汹汹,城门之上当即有人挥着火把,出声喝止:“什么人,这里是城门重地,速速退回去!”
而话音刚落,城门之上瞬间便是一阵骚动,脚步声随即响起,听起来起码有几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