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举贤不避亲(1 / 2)
“老夫刚才见文龙刚来的时候,面色略有不善,可是在治河费用的筹措上,有什么难处?”张鹏翮问道。
薛蟠摇头说道,“一年两百万两的治河费用,下官必定会如数送过来,只会多不会少!”
张鹏翮闻言,神情舒展,笑道,“能够得到文龙这样的保证,那老夫就安心了。”又追问了一句,“不知文龙烦忧,所为何事?”
薛蟠叹息道,“是下官看到外边的河工,在这样的天气里,衣着单薄,手脚全是冻疮,却依然在卖力做工,令人触目惊心,不忍卒视。”
张鹏翮闻言,也叹气说道,“河工在这样的天气里做工,确实辛苦,老夫也想尽可能地保证他们的生活,但实在是能力有限。
“不过,现在招募的这些河工,都是备受黄河水患之苦的,在修河之事上,积极性还在我们这样的官员之上,其中有很多是不要工钱,趁着农闲,自发来帮忙的。
“就是因为这些百姓,老夫才立下必须治理好黄河的誓言,要还这些百姓一个平安的家园!”
薛蟠说道,“是啊,百姓们都是好的,所求其实也很简单,只要能有一日三餐,逢年过节菜里多些荤腥,就已经心满意足,对陛下和官老爷们,就已经感恩戴德了。
“可是,我们这些做官的,却连这一点,都无法满足百姓,实在是愧对身上的官袍!
“我这次回去,先给河道总督送一千担食盐过来,总不能让河工连一碗咸汤都喝不上!
“另外,黄河改向北流之后,现在南向流域内的黄泛区的大片淤田,也不能任人侵占,老大人最好先行上书朝廷,把那些暂时无主的田地,统一归到河道总督衙门治下,可以充作对河工的额外奖励。
“治河新策未来若是能够得竞全功,功劳总不能被咱们这些官老爷全占了,咱们是能因公升迁,辛苦多年的河工,总不能只挣些许微薄的工钱。
“老大人现在就可以先规划好,把那些淤田划分成一二十亩的小块,奖赏给做工勤快的河工,如此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河工的做工积极性,还能为朝廷增加数十万税户。
“那些淤田,若是任人侵占,最终都会流入世家大族手中,朝廷和百姓为治河新策付出了这么多努力,总不能最直接的好处,全被那些不相干的人占去了。”
张鹏翮闻言,拍着大腿说道,“没错!没错!文龙若是不说,老夫还想不起这个,现在黄泛区的淤田,在黄河改道之后,不出几年,就能养成上好良田,这项好处,确实不能任凭他人侵占!”
张鹏翮趴在沙盘上,手上比比划划,嘴里念念有词,说道,“现在安徽、江苏两省的黄河沿岸,黄泛区的涉及范围,足有上千万亩,这些田地在北宋时,都是上好良田,现在土层上虽然覆盖了一层黄河带来的泥沙,但是地力依然肥沃。
“实际上,在河道清平的年份,已经有人,在黄泛区抢种抢收,老夫前几年巡视河道的时候,总是能看到大片农田。
“那个时候,老夫还只是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治河有成,护得了一方平安,却从来没有想过,那些土地,如今都是无主之物。
“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既然无主,自然归属朝廷,这些淤田,若是能够利用得当,治河新策的经费,就不需要再发愁了。”
张鹏翮越想越是兴奋,拍着薛蟠的胳膊说道,“文龙啊文龙,老夫确实是年纪大了,思想僵化,只能看一是一,看二是二,白白把这个摆在眼前的好处,虚抛多年!
“老夫若是能有你这样的思路,那这几年的治河过程,会比现在顺畅得多!
“老夫在京城的时候,听几位同年老友提及文龙,总是说你有点石成金之能,后来见你敢在陛下面前立下军令状,一年为治河新策筹集两百万两的经费,本以为已经算是见识到你的本事了,却没想到,你的目光,看得比老夫长远得多。
“老夫近来收到的书信中,多有提及文龙在扬州以雷霆手段惩治不法盐商的事迹的,大家对的称赞,不是你赶在盐商们有所觉察之前,就动用大军抄了他们的老巢,而是你事后的安排。
“尤其是对从盐商家中抄没的田产的处置手段,着实令人耳目一新,竟是把数百万亩良田,切割为二三十亩的小块,分散卖给百姓,既能保证朝廷的利益,又能为朝廷增加税源。
“你现在提到的对黄泛区淤田的处置方式,和那算是一脉相承了!”
薛蟠笑道,“老大人谬赞了!晚辈只是凡事先站在朝廷、百姓的立场想一想,要保证朝廷和百姓都能从中获益。”
张鹏翮拂须笑道,“老夫听闻,文龙你出身原是豪商,又和京城的宁荣二府,在金陵祖籍并称‘四大家族’,家世显赫,按照常理,应该是站在权贵豪商的立场上,怎么反而事事先想着朝廷、百姓呢?”
薛蟠笑道,“如果晚辈没有进入官场,自然会站在自家的立场考虑问题,做事先私后公,或者有私无公;但是现在既然已经进入官场,做事的原则,自然要随之改变,先考虑报效国家,做事先公后私,虽然做不到大公无私,但也不能因私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