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出兵北境(2 / 2)
就在所有人以为李世民和李轩正在准备后手的时候,在李轩消失的第二天早朝上,李世民宣布了一个让所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只听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大声喝道:“李绩!”
听李世民叫到自己,李绩不敢耽搁赶紧出列:“臣在!”
“朕命你为朔州道行军总管,率六万精兵,从朔州对薛延陀发起进攻,收付东突厥失地!”
李绩先是一愣,但很快便应声道:“臣遵旨!”
李世民又喊道:“传朕命令,让李大亮,张士贵,张俭,李袭誉,分别出兵北境,以最快速度收复失地!”
现在李世民已经用上了收复失地四个字了,可见,李世民已经把东突厥的领土完全当成自己的了。
这时长孙无忌有些疑惑的看着李世民问道:“陛下,真的要打?”
“当然要打,如今国库充盈为何不打?他夷男仗着自己手里的二十万兵力,以为朕会怕他,哼!恰恰相反,朕正想找个机会练练兵呢,
李绩,稍后来甘露殿,朕已经有了一套详细的作战计划,你们只需要按照计划执行,这一战必胜!”
“臣遵旨!”
这时候的李绩心里简直是乐开花了,终于轮到我出马了,夷男呐夷男,这一次老子不给你打出屎来,就算你拉的干净。
长孙无忌等人,之所以没有想到李世民坚持要打的原因,就是因为李轩。
众所周知,李轩是一个非常不主张战争的人,按道理来说,李世民一定会和李轩商量这件事情,以李轩的性格,大概率应该会阻止李世民出兵北境。
但李轩刚走,李世民第二天就直接宣布对薛延陀出兵,可见,在这一块上,李轩和李世民应该是达成统一战线了。
李轩的确不是主战派,但也不是说遇到什么事都不打。
比如这一次,东突厥的领土已经归大唐了,那么薛延陀的行为就是在侵略大唐的领土。
不战的前提,是对方没有侵略自己领土的时候,可如果对方发动了侵略,那么就必须要打,而且还要狠狠地打。
所以李轩才同意训练一支使用火器的队伍,帮助李世民反击薛延陀。
双方谁也没有动武之前,能不打就不打,发动一切优势资源,尽可能的削弱对手,发展自己。
可一旦对方动手了,开始侵略我们的领土,危害到大唐百姓的安危,那么就必须得打。
李世民用了整整一个时辰的时间,把自己的所有作战计划都传授给了李绩。
李世民相信,凭借李绩的才能和自己的作战计划,再加上其他四人的辅助,收付东突厥的领土还是非常稳的,
但……李绩会听李世民的吗?
从甘露殿走出来的李绩,被外面的春风一吹,脑子里仅存的一点作战计划,也都被这阵春风给吹没了。
正所谓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用的士兵,李世民这个皇帝就是一个不安套路出牌的人,李绩怎么又可能会按照李世民的计划行事呢?
大唐兵分五路,由李绩作为主帅的大军要进攻北境,收付东突厥失地的事情,很快就被传开了。
夷男一听,整个人都不好了。
你不是在修建运河吗?
你不是在建立免费的学堂吗?
你哪来的钱发动战争?
你的兵力够吗?
我可是二十万!
现在李世民当机立断,非常果决的准备对薛延陀发动进攻了,压力一下子就来到了夷男身上。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第一,马上向大唐认错道歉,然后带着自己的人全部退出东突厥的领土范围,同时给李世民送上大量的贡品。
第二,和唐军在东突厥的地盘上碰一下,如果赢了,那就能统治东突厥的地盘,如果输了,那就要重新回到第一选项上,只不过战败后的道歉,所要赔偿的贡品可能就需要更多了。
不过夷男想了想,自己二十万大军,李绩才六万,就算加上其他四路大军,最多也就是十万,自己二十万打十万,没道理怕。
来的只是李绩,又不是李靖,怕个吊?干他就完了。
想要一下子把六万大军集结起来,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除了要把士卒召集起来以外,还有战马、装备、粮草等辎重的准备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而我们求战心切的李绩同志可没有时间在这干等,所以,在李世民下达作战命令后的第五天,李绩干了一件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事情。
他居然只带着六千精骑,率先出发了……
现在的李绩非常害怕,不是怕打仗,是怕夷男那小子知道唐军要出征后直接选择了投降,如果夷男投降了,那李绩赚取军功的机会就没有了。
出发时,李绩还暗自下定了决心,如果在路上遇到了薛延陀的求和队伍,那没说的,直接杀掉。
到时候就说自己看错了,把求和队伍看成了薛延陀的先锋部队即可,他相信,不管是李世民也好,还是其他同僚也罢,都不会因为这件事情找他的麻烦。
六千打二十万,其实是非常扯的事情,但真实的历史中,李绩的确是带着六千骑兵干翻了薛延陀,但却不是二十万,而是八万。
真实历史中,当时的薛延陀的先锋主帅叫大度设,此人面对东突厥的时候还是很嚣张的,但一看到唐军来了,瞬间就吓破胆了,转头就跑。
李绩一看对方要跑,就开始在后面追,当时李绩带的兵力只有六千。
大度设直接从朔州,跑到了现在内蒙古大青山附近,连跑带颠的狂奔了几百里,直到和薛延陀约八万兵力的大部队汇合之后,才停下了逃亡的脚步
但这八万完全不够李绩看的,直接就被李绩当场斩杀了三千多人,并俘虏了五万多人,就此李绩一战封神。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