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北伐首战(2 / 2)
她在城头和城下大族对峙。
若是大族希望继续借助朝廷的名号,就必须接受姜氏已经不再受他们控制的现实。
相反,他们也可以不顾一切入城,那么刚刚建立的朝堂之望又会土崩瓦解。
出云人曾经试图控制姜氏,最后招致四面围攻而覆灭;
大将军曾经控制姜氏,最后身死妇人之手,将军府内兄弟儿郎凋零殆尽;
河阳人继续控制姜氏,但如今河阳人的尸臭淡淡地弥漫在城内外,剩余的河阳大族苟延残喘。
姜氏面容清丽,着素衣屹立城头。
众多大族抬头仰望时,只觉脊背阵阵发凉。
当阻卜援军北上而来后,大族们妥协了。
他们确认了各郡在朝廷中的位置后,终于悻悻而去。
姜氏的朝廷,终于在血泊中立足在河阳郡。
十日后,出云人叛乱,尽杀当地河阳驻军,派人到河阳送来了归附的书函。
下方郡也派出了使者。
清河郡杀死了郡中的河阳人,自领郡中官职,派人上表朝廷,希望承认。
对于各地自表之臣,姜氏逐一回复。
她并没有直接答应对方,而多半要求对方诛杀‘郡内之贼’后,才能得到朝廷承认。
云郡,须得诛杀心向韩氏的出云余孽;
清河郡,则要剿灭国贼亲眷;
阻卜、下方,也要昭明天下,他们当年扶持的那些‘姜家子弟’,都是冒名顶替之辈。
郡中大族之间,抵牾冲突极多。
如今可以奉诏杀贼换取官身,自然乐意为止。
云郡之中,许多韩姓归义人莫名被杀;
清河郡,白氏覆灭,刘氏举族遁走林中郡;
阻卜、下方,豪杰大族趁机吞并弱邻,一边扩大土地,一边观望天下之变。
姜氏明白,虽然暂时摆脱了大族之手,但却并不安稳。
历代唐王若要朝廷稳固,必须占据春申。
姜氏的使者随即南下,与乌苏拉人商议归土之事。
“唐王陛下敬告西海之王兀尔速喇国陛下:唐地财货无所不有,海贸往来,大利贵我两国。一旦春申归土,两国即为永世盟好。丝、瓷、茶之属,量全唐之物力,结西海王之欢心。”
南下的唐人使者是阻卜的程校尉。
他在谈判中经常告诉对方,自家兵强马壮,可以说是唐国栋梁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得不好,程校尉总感觉对方不太当真。
“这帮碧眼儿,”程校尉在心中冷哼,“想必被我程家家业吓住,不敢说话,怕露了怯。”
程校尉是个善于观察的人。
他将春申城内的乌苏拉人称为‘红衣兀尔速喇’,将新近抵达的乌苏拉人称为‘黑衣兀尔速喇’。
他还注意到,新来的一批乌苏拉人似乎地位更高:他们穿戴着黑皮外套,带着三角软帽,不伦不类的,但却很快接手了所有的谈判接洽。
程校尉总感觉‘黑衣兀尔速喇’比较麻烦。
这些家伙来去匆匆,耳朵下面夹着鹅管笔,不收礼也不送礼,总是冷冰冰的公事公办的模样。
程校尉如同一条狗在水里发现了一只大葫芦,怎么都下不了口,急也没用。
好在乌苏拉人的确比较讲信用,他们开始将春申北部的土地交还给朝廷。
春申北部还有一些诺曼驻军。
在交接土地的时候,都是诺曼驻军从南边的城门离开,随后,朝廷军队从北边的城门进入。
朝廷军队每光复一座堡垒,一定会通穿各郡,“大捷!”“杀敌无算!”“又复三城!”
几个月的时间下来,朝廷军队已经抵达了春申郊县。
乌苏拉人却不让朝廷军队继续往南边走了。
九百多清河兵竖起唐旗,强冲乌苏拉人的石堡。
两天后,清河兵的尸体堆满了石堡之外的沟渠。
乌苏拉人询问城内的程校尉,“贵方要毁约么?”
程校尉吓得脚上鸡眼都白了,一天之内连发十多封信,让朝廷体恤他孤忠悬于外域,又肩负谈判之责,千万不要招惹乌苏拉人。
乌苏拉人可怕的军力之强,也让程校尉叹为观止。
尤其是被那些穿戴红披风的士兵,打起仗来有如厉鬼,清河兵几乎是一触即溃,逃都逃不走。
朝廷军在观望了大族私兵的下场后,也停在了春申北部。
双方继续谈判着。
乌苏拉人依旧提议,乌苏拉和唐国共管春申,将春申开辟为自由市。同时,沿海五十里设为乌苏拉区,乌苏拉人可以自由建立贸易站,同时给唐国交付一笔地金。
姜氏朝廷则表示,财货子女任取,五十里海疆也可以谈,可是春申城却一定要交还给朝廷。春申城不可能设自由市,但可以开辟城坊设海贸区。
程校尉还悄悄地给女王报告:“臣观兀尔速喇人,不过色厉内荏。虽说前些时日,兀尔速喇人大败清河兵,然兀尔速喇兵终究敌不过朝廷天兵之威。城内有教民,懂得兀尔速喇方,那人告诉臣下,说兀尔速喇国内有人乱政毁国。兀尔速喇人日夜思归国,必不能久留。”
程校尉猜的并不错。
乌苏拉人的态度正在逐渐软化。
许多乌苏拉官员一开始对春申城寸步不让,态度极为蛮横。
到了后来,尤其是戴三角帽的黑衣乌苏拉人抵达后,那些官员开始接受唐人的条件了。
乌苏拉人对唐地的谈判越来越不上心,似乎有种‘谈成了也没用’的沮丧。
新旧两批乌苏拉人时常争吵。
前一批乌苏拉军人觉得,他们流了血就该据有春申,否则战争就是彻底的失败了;
后一批乌苏拉军人却觉得,一切都应该服从共和国的利益。如果共和国能够恢复和平和繁荣,一处边缘地区的河口,失去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程校尉并不了解两批乌苏拉人之间的区别,他也不想去了解。
这段日子,程校尉一直在春申城内外游荡。
他高高地悬挂唐旗,四处设置香案祭奠列位先王。城内的唐人,见到程校尉若不跪在路旁,便要被程校尉的随从棒打,‘打掉些春申习气’。
程校尉也是个风流的人,他挺喜欢去城内一处妓馆,里面不光有唐人、出云女子,还有个安息舞女时常过去跳舞。
可惜那安息舞女狡猾得厉害,每每让人感觉要得手,却又如同鱼儿一样溜走。
程校尉想得心痒痒,却又无计可施。
程校尉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摆起排场,前往春申港巡游。
春申港,可是唐国最南部的疆土了。
程校尉踏足在春申港,就忍不住豪情勃发,热泪盈眶。
“我程某何德何能,以唐人衣冠,重回唐疆最南。”
程校尉站在风中,发丝飘摇。
程校尉高大而魁梧,被风吹得睁不开眼睛。
可惜程校尉读书少,此情此景也不知道该念什么诗。
外港。
一艘海船悬挂着诺曼领主的旗帜,正在缓缓靠岸。
港内的乌苏拉人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诺曼船了,不由得警惕起来。
有个领航员乘船靠向了来船。
“你们是谁?”
“我们是边林领地上的诺曼人,”有个人回答,话音里有浓重的罗斯口音,“唐人杀得太凶,我们只能抛弃领地,跑到赛里斯港来避难。”
“你家领主是谁?”
“雅诺萨瓦大人。”
“他妈的,边林地怎么会有罗斯领主!你们究竟是谁?”
码头上。
正在闭目感慨的程校尉被远处的争吵惊动。
该死的碧眼儿,总是在这种时候捣乱!
程校尉已经打好了腹稿,准备吟诵两句诗,却被刚刚进港的碧眼儿打乱了思绪。
突然。
对面那艘小船吹响了凄厉的号角。
领航员声嘶力竭地喊出了让所有乌苏拉人胆寒的警告,“上帝呀!是大公的船!”
程校尉听不懂乌苏拉话,但他听出来那个领航员吓得够呛。
程校尉很好奇,忍不住抓着下巴,扭头询问身边的本地人,“那杀才喊啥呢?”
春申本地人说,“听不太清,好像是公爵什么的。”
程校尉再度扭头看向港外时,眼睛却愕然睁大了。
那艘浑然不似唐船的桨帆,突然扬起了风帆,招展了无数面艳红的长条旗帜,主帆前,还悬挂着硕大的一面唐字旗。
程校尉皱了皱眼睛,以为自己看错:“这```??”
接着。
程校尉看见那艘船的船头对准了自己。
他听见了弩炮的纽盘紧绷后又松开的声响:噼!啪!
如同有人在天空挥动了皮鞭。
程校尉看见船上飞射来了一颗黑点。
黑点飞来极快。
那黑点撞在程校尉脚下的石块上,又弹射开来,从他的左腿猛地穿过。
程校尉小腿一麻,翻倒在地。
程校尉大怒,摸索着想要站起来。
他手忙脚乱地扶着地面,正准备开口大骂,然后他的手摸到了一只靴子。
靴子沉甸甸的,靴子里面是他的左脚。
程校尉这才发现,左腿从膝盖以下已经不见了。
“啊!腿!```”程校尉吓死了,吓得把脚都丢了,丢完又想起那是自己的脚,赶紧又搂在怀里抱着,眼泪一下就涌出来了,“天爷!亲娘!老子的腿啊!啊!是谁啊!!”
周围的亲从手忙脚乱地前来,哭喊着护主。
还有人拔刀对着海面唾骂,“是谁!敢坏了我家校尉的身子!”“贼人休走!”“上岸来和我较量!”
程校尉却已经撅死过去。
程校尉的眼泪飘散在春申的风中。
北海将军号。
船长远远地观望了一下,“妈的,运气不好,没砸死那伪朝的官儿。”
“探明海路,怕是没有首功了!”船长遗憾地说,“倒他妈拿了个北伐的首战之功!”
“白家父老在天之灵!方才技艺不精、未能杀贼,切莫怪罪!今日权当警告那姜氏一下,不然她还以为杀了人家子弟,都是白杀!都没人记得找她报仇!”
船长高喊一声,“将士听令!”
甲板、底舱,陆陆续续有回令传来,“有!”“有!”
“全船听令!”船长的声音威严而厚重,“掉头逃跑!”
众船员:“```得、得令!”
西迁某年某月。
北海将军号结束了北伐首战,战果是断敌一腿。
随后。
这艘船在乌苏拉船的追击下仓皇逃窜在了唐海上。
还在找王国的建立免费小说?
网上直接搜索20万本热门小说免费看,,精彩!
(王国的建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70.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70.com
</ahref></a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