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国士(2 / 2)
船桅高处,还有一种古怪的仪器,据说可以望远。
在罗斯人之中,还有几个莱赫领航员和高级水手。
莱赫人和唐兵之间嬉笑怒骂,完全是自家人的样子。
当初离开都护府的时候,王仲知道莱赫和都护府关系不错,但却没有料到如今已是盟友。
莱赫人说起乌苏拉人的时候,总会嘲讽一番,说乌苏拉共和国现在是一个大号的石匠兄弟会,全部都是暴徒。
这种说法,就远远地超出王仲的理解范围之外了。
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都护府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相比而,在唐地却有些闭目塞听了。
王仲终于明白了,他想念都护府的,并不是丰饶的财货享乐,而是都护府那种一日一新的蓬勃气象。
在都护府的时候,即便只是一年的时间,唐人对整个世界的了解都会扩大几倍。
越来越多的国家、民族,越来越多的制度、技艺,都会被都护府吸引而来。
都护府总在不断地革新之中。
外人好用的兵器,唐人就会仿制;外人出现的技艺,唐人就会摸索;外人是友便亲近,外人是敌便击败之。
这些在都护府很平常的事情,在唐地却没有多少影子。
王仲听说,都护府已经在埃辛城拍卖了一批唐货,吸引来了许多没有听说的国家。可是在唐地,王仲依旧要用军棍约束部下,让他们不要随便叫喊‘林中蛮’‘河谷狗’。
连续数天的航行,船上的气氛越来越压抑。
因为无风,桨手们划桨的时间增加了。
船上储存的水也有些不够用了。
不久后,王仲在喝水的时候,发现里面惨了酒或者醋,以便压制坏水的酸臭。
王仲甘之如饴,船上的水兵和桨手们也没有太多的怨。
白家和刘家的人却开始惊慌起来。
他们备受晕船的折磨,又吃不惯船上的伙食,如今年水也喝不到干净的,不由得哀叹‘人如风中絮’。
王仲发现,有个白家娘总是有事没事过来找他说话,询问都护府是什么样子?还有多久能到?今天看样子又是无风?将军可曾婚配?都护府有多少座城?将军那里生人?
对于可以回答的问题,王仲倒没有什么隐瞒。
有时候说着说着,白家人却会把这个小细娘喊走,捏着耳朵训斥她。
南方。
视线的尽头,已经出现了平滑如丝绸的陆地。
王仲知道那里如今不再是古河领,而是唐国的古河郡。
王仲还记得,当初都护专门两座城镇‘备边’,警惕古河人南下。
据说吞并古河也是一鼓作气之时,王仲听亲从官说得轻易,却也能相见其中的艰辛和复杂。
王仲甚至还知道,在他北上的日子里,来自东土遥远故国的使者已经拜访了都护府,还奉上了国书和敕令,授西土予章氏。
这些故国使者,还带来了周人火,可以击远、也能焚城,有如传说一般。
岿然的感慨让王仲有些惶惑。
“都护府究竟变成什么样子了?”
半天之后,褶皱起伏的陆地已经逐渐看得分明。
王仲瞧见古河郡的海岸上,扎下了连天的帐篷,几乎如同一座城镇拔地而起。
这个景象,让王仲想起了几年前追随校尉时,乘坐安息船抵达大陆的样子。
那个时候,许多士兵站在王仲的身边,都带着艳羡的表情,完全无法想象安息人有怎样的国力。
现在,都护府不经意之间流露出了同样的力量。
刘家人目瞪口呆,扶在船舷上看着远处,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就是都护的大军么?”有个刘家人询问道。
“屁,”一个唐兵回答他,“这些是都护府的工匠营,算什么大军?”
远方唐旗招展。
沙滩上有马队来回奔驰试探马性;成百上千的匠人来回穿梭在营地之中,各司其职;炉膛升起了焦黑的烟尘,许多工匠正在日夜不停地打造、修缮兵器。
在营地的尽头,驱赶着牧群而来的古河归义人,正在和唐人的军需官交接牲畜,换取报酬。
匠人营地的后面,则是唐人的军营。
王仲看见那些高高竖起的旗杆,看着上面逶迤绵长的条形旗,不由得热泪盈眶。
这么久了,又见唐军旗杖。
两艘船从海岸靠近,验明了来船的身份后,便敲响了铜钟以示欢迎。
邻船上,有人认出了王仲,招手打着招呼,呼唤‘执戟长’。
王仲也回以招手,但却横竖想不起来对方是谁,只能尴尬笑着,努力显出和对方很熟的模样。
对方却很激动,“执戟长!我为你开路!”
说完,对方那艘小艇立刻抢夺水路,越到了前方,抢先一步抵达了港口。
等到王仲这艘船靠岸的时候,岸上已经聚集了许多唐兵。
“啊!人样子!”
“放肆!是执戟长!”
“人样子执戟长回来了!”
“王执戟!好久不见了!”
唐兵们皆在欢呼。
许多唐兵都是后来加入的,并未在战场上看见过执戟长的英姿,但这些人都听说过‘人样子’的故事。
不光唐兵,就连许多唐人工匠、林中游侠、唐女、归义女子,此时也都翘首以盼,准备迎接他。
船缓缓地靠岸后,船板啪地打在栈道上。
王仲刚刚走下船去,就见到许许多多的人涌上来。
“执戟长去过清河了么?”“河阳这些年境况如何?还闹灾么?”“春申何等模样?”“呃,我想问问归云郡。”“妈的,王执戟哪有闲暇去那么远?你问了也白问。”“也对,王执戟去了哪里,也去不了云郡。”“可惜了!”
古河郡尉和郎官们推开了人群,将王仲等人迎上了码头。
王仲和郡尉同乘一辆大车。
大部分刘家人被就近安置在附近的亲眷营中。
刘家的新家主还有白家人,则被带上了另外几辆大车。
驱车南下,进入古河城的路上,不时有女子挤到路边,往王仲的车中抛掷果物。
苹果、梨子、安息茄、布尔萨果飞了一满车。
郡尉最后只能举着一只盾牌抵挡,王仲则抱歉连连。
郡尉仔细地看了看王仲,不由得感叹,“所幸王将军回来得晚,早上一年,我那憨妻未必肯嫁给我。”
后续的车队之中,白家和刘家的人已经目瞪口呆。
连绵不绝而秩序井然的营地、石筑的地面、满目异域的风情、不同族别但同样穿戴唐甲的士兵、昭明艳丽的唐旗、往来奔驰的骑手。
这里的一切,都比想象得更加宏达和壮美。
进入古河城后,郡守率领着官员迎接着王仲。
王仲刚刚下车,却见到几个刘家人哭喊着跑到了郡守的面前,噗通地跪地抱住郡守的大腿,“都护大王啊!刘家追随大王遭难了!大王要为刘家做主啊!”
周围的唐兵听完都眯起了眼睛,白家人也被这喊声弄得迷惑起来:这便是亲家二郎么?
郡守的身边走来几个侍从官,拉开了刘家人。
“这不是国公!”侍从官说,“快起来!都护府内,非祭非礼不得下跪!”
刘家新主满脸的泪水说收就收,讪讪地站了起来,“哦,你不是都护啊,怎么恁大的排场。”
郡守:“```”
白家和刘家人很快被送走到了一边。
郡守等到众人散去了,终于寻到了和王仲独处的时候。
“左将军何时去临湖?”郡守直截了当地询问。
“今日便启程。”
“属下便不留了。”郡守说,“左将军若要随行送去图册文书,可随意征用属下兵马。”
“如此有劳。”王仲说。
王仲知道,国公不光要知道唐地的种种形势勾连,更重要的,则是要知道北伐道路。
这些事情,王仲早已准备妥当了。
王仲返回等车的时候,发现刘家人正在拉着白家人的手,谈着联姻的事情。
白家人则一脸嫌弃,不想搭理刘家人。
在船上的时候,刘家、白家都是大族之身,并无多大差别。
刚刚下船不久,两家的地位,却已是云泥之别了。
王仲瞥见了那个白家小娘。
那小娘欲又止,却又假装不认识王仲一般,傲气地扭头视而不见,仿佛这样可以让王仲格外注意她一些。
郡守一眼即明。
“诶,王郎啊,”郡守暂时放下了上下级的官职称呼,转而用起了当初的称呼,“去临湖吧。你家妻小都等着呢。”
王仲咧嘴一笑。
他带着满匣的文书图册,乘着快马,朝着临湖城打马而去。
他的身后,数十骑手呼啸着追随。
马蹄轰鸣之声渐行渐远。
风中灰尘尚未飘散。
白家人中,一个细娘突然嚎啕大哭。
国士归来了。
故国的一切,即将一览无余地展露在都护府众多将军和士兵面前。
还在找王国的建立免费小说?
网上直接搜索20万本热门小说免费看,,精彩!
(王国的建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70.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70.com
</ahref></a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