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时来(2 / 2)
留中据守?又心中不安。
诸多围城的烦恼,最后都化作了城头上的叫骂之声。
骂人既能宣泄‘唐贼不两立’的主张,又没有什么危险,真好。
“清河人真是属乌龟的,”项平说,“数月之中,起三重壁垒。”
“呵呵,”阿普保忠笑了起来,“你去问问维校尉,问他都护一日起几壁垒?”
“可惜未能亲眼目睹。”
项平有些遗憾。
对于项平这样的将领来说,曾在章白逸帐下效力的时间,是无法拿出来当做资历的。
大将军的旧部,多半是在靖国公平定南郡之后才加入唐军,如今只能痛感大多数立国之战和他们无关。
“时日长久,都护常胜。”阿普保忠安慰道,“可惜什么,以后多得是机会。”
项平白了阿普保忠一眼。
这家伙是从归义兵提拔起来的,手头好看的战功多得数不过来。
未来,都护府会依托长史府成为朝廷。
那时候人事功绩的考据只会更加细密繁琐,后来者,又怎么比得上从托利亚乃至苏培科的老兵们呢?
不过项平作为从林中追随大将军的老兵,却也知道越早加入一军虽然容易建功,可是也更容易中道死伤。
可大丈夫不就五鼎食,便就五鼎烹,若是算计太多,却也不能成事。
项平最近在出云各地召集大将军旧部。
大将军府覆灭的时候,各地兵马都各自解散,纷纷藏匿在百姓之家,隐瞒姓名躲避着。
都护府北上的时候,这些大将军旧部也不敢轻易走出山川河泽。
项平只能根据各地袍泽留下的记号,深入林莽、丘陵、山峦之间,将那些数人、数十人躲避起来的军士召唤出来。
这些旧部再加上出云、林中的新兵,共同组建了两个营,分别号‘出云营’和‘林西营’。
项平对‘林西营’这个营号耿耿于怀。
他作为林中人,自然希望得到林中营的营号的。
可恨,‘林中营’却被王仲抢走了。
王仲手下的林中人,明显更加喜欢‘人样子’,反倒过来劝说项平‘不要闹了,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跟王郎争?’
若是王仲生得丑些,项平还好想一点```诶,不说了。
出云营,又称为韩营。
许多韩家老兵都在其中担任郎官、备官、书记。
不论是出云营还是林西营、林中营,有一种兵士不要新兵,绝对只用都护府老兵:虞官和虞候以及都虞候。
他们,都是都护老兵。
唐军中,即便是军阶远远高过虞官的兵士,见到普通虞官也不敢造次。
虞官们手持军棍和唐律,唐兵看见他们都会后背一寒,没做错事都会冒冷汗。
许多唐兵都说,“可了不得!虞官看你一眼,你十几岁第一次捉手虫的事情你都能想起来。”
韩家老兵以及他们的子弟,对都护府的军纪安之如怡,一点都不排斥。
许多韩家老兵仔细地问过虞候,“这些部武节令,你们都是从哪里学来的?”
虞官们很奇怪,“成军时便有。”
韩家老兵摇头,“别框我老头。这些规制便是成军时就有,那也得有人告诉你们。”
年轻的虞官只能去找虞候,虞候们则想起了他们老长官,唐军第一任虞候蒯梓。
众人层层推问出来,便确定地告诉韩家老兵:这些军制都是都护口授的。
韩家老兵非常意外。
“都护家中可有人追随定北将军?”
众人皆笑,“不是都护家中有人追随定北将军,而是都护自己进了韩府。”
韩家老兵过去只知道靖国公迎娶了韩家娘子,可那也是流落外域之后的事情,何况听见这些后生们说,当初韩夫人多半是弯弓上阵,不是筹谋之人。
都护这些韩家兵制,是哪里听来的?
韩家老兵虽然疑惑,却也不再追问。
他们还颇为自傲地告诉唐军虞候,“这些军制,都是韩家军当年规制,是定北将军是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咱们最开始也没有。唐地诸多兵制,咱们一边打一边验过。好用的就留下来,不好用的就删去。当初在云城,韩将军让我们不得劫掠民口粮食,而是要按照行市价格买粮,不然虽能得一时口粮,但之后却无人卖粮,纵然手头有银钱,也会丰年之中无粮可买。”
感慨到最后,韩家老兵们老泪纵横,“韩将军有了好孙婿,韩家军复为唐兵矣。”
与韩家老兵不同,出云新兵和林中新兵并无太多历史可以追忆。
这些新兵只是当初觉得大将军能打,现在则觉得靖国公似乎更能打,而营训艰苦、军棍打得屁股生疼,更多的区别还来不及细想。
两个新营如今簇拥在清河以东。
他们在此一边营训,一边警戒清河之贼的动向。
这种安排,让清河人非常恼火。
清河人本来以为贼军遇到层层壁垒,必然要布置精兵来多加防备。
不料想,贼人竟然派来一群新兵来戒备清河。
那些新兵还一边营训,一边顺便戒备清河。
清河人眼看贼军如此托大,便每天站在高墙上咒骂,“我可去你妈的吧!”
章白羽站在了营盘前面。
都护府的营盘前,挂着两块木牌。
左边写着‘速降’,右边写着‘限某日’。
这个‘某’,每天都换一块牌子。
清河人每天都会得到新的警告:限六日速降、限五日速降```
前几日天上下雨,耽误了都护府挖掘地道的进度。
都护府就把‘限五日速降’的牌子连续挂了四天。
这件事情说来很惭愧,所以都护府唐兵一般都假装不记得,也不会谈起。
清河人却揪住了这个不方,整天奚落贼人胆怯。
这可谓是清河人取得的第一场大胜。
今日,靖国公前来。
唐军士兵便直接将‘限两日速降’的牌子收了起来。
清河人很意外,也略略有点害怕。
可是眼看贼军既没有蚁附、也没有集兵,便当对方是故意恐吓。
叫骂的声音停顿了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响亮起来。
沛人工匠走到了土坑之前。
“请陛下先入坑躲避。”
周围执戟郎眉头一皱,“大胆!陛下万金之躯,怎能入此泥坑!”
沛人无奈地摇了摇头,“匆匆铸造,腔膛易裂,不得已为止。”
“你们沛人,好货从不拿出来,总是一点点挤出来。”有个虞候斥责沛人工匠,“当初那火焰箭的用料,若不是周使琢磨出蛋清法,你等还要诓骗我军兵士用那碎屑药末;之后的朝天瓮,若不是周使收窄腔体,你等也是闭口不;如今埋这些大铁罐,你们又是等到周使和唐军工匠琢磨后,才拿出来。”
沛人工匠早就听惯了这等说法,反倒不恼不怒。
“已经够快了。若我沛人一开始便拿出这些东西,只怕陛下也不会尽信。这种东西在沛朝,号称‘金饕餮’,费钱得很。若不是一点点让唐军发现好处,靖国公怎会多派兵士民夫?又怎会安置工匠物料?这其中断了任何一环,恐怕也是不能成事的。农人尚知不能揠苗助长,这等军国之事,却总想走捷径?没门的。”
章白羽让众人别吵了,自己收了袖口、脚口,嗖地跳下土坑。
周围的兵士也嗖嗖跳了下去。
几个军中文书皱了皱眉头,是不愿意下去的,可是眼看陛下都跳下去了,也只好跟着下去。
沛人工匠顺着一条古怪的铁管看了看清河壁垒。
他们先眯着左眼,又眯着右眼,看了半天。
虽然不太满意,可是在这么近的地方,也不会有什么差错了。
沛人点燃了火信,烧着了一条呲着火星的绳索,随后也急急忙忙地跳下了大坑。
章白羽站在众人中间,感觉有点挤,还被人踩了脚,却也只得耐心地等着。
接着,章白羽感觉一阵冲击的感觉从土中传来。
伴随着刺耳的轰鸣,他被推得朝一边倒去。
呛鼻的烟雾四下弥漫。
唐人还在惊恐之中,沛人工匠却已经用沛地口音呼唤起来,‘羊皮拖把!’、‘蘸水蘸水!’、‘收信子!’
两营的都护府新兵本来闲来无事坐在两旁。
他们听说,今天沛人工匠要试射一种新弩炮。
在新兵的想象里,这种弩炮应该是把磨盘大小的石头丢到天上去。
新兵们谈笑自若,等待着石头上天。
不料突然平地生雷。
新兵们都吓得站了起来,他们扭头,指指点点地看着都护府前营的坡地上。
那里有一团白烟正在缓缓飘散。
章白羽整顿了一下衣冠,假装对此等场面司空见惯。
他手脚并用,爬出了泥坑。
项平站在章白羽的身边,也努力掩盖着惊愕之色,甚至有副‘没错,该是这样’的表情。
两人攀在木栅上,露出两个脑袋窥看着清河人的营栅。
清河团练已经跑光了。
清河壁垒上被开出了一个大口,帐篷、碎木、梁椽、旗帜清晰可见,只是满地狼藉。
清河人都在高喊‘妖术啊!’‘娘咧!’‘我的妈!’‘天爷!’,满地乱窜。
向晚。
清河郡守府。
郡望终于发现,他几十年的见闻和智谋,到今日派不上用处了。
他不能理解壁垒外发生了什么事情。
几个浑身扎着碎木和石屑的死尸被放在堂中。
众人围绕着尸体,不住地发抖。
“这是妖术啊。”
都护府的唐兵欢呼的声音,已经传入了城内。
城外壁垒尽失。
有哨兵看见,贼军正在拖动几条硕大无比的‘铁龙’,缓缓地朝着清河城爬来,那想必是释放妖术的法器了。
城外。
靖国公骑马行走在唐兵中间。
唐兵欢呼“都护神威,一日破三壁垒!”
章白羽脸上略有羞愧之色。
但很快章白羽凝神静息,脸上霎时威严浮现。
他抬起手臂,回应着唐兵们的欢呼。
章白羽抬眼。
清河城门已在眼前。
还在找王国的建立免费小说?
网上直接搜索20万本热门小说免费看,,精彩!
(王国的建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70.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70.com
</ahref></a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