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未来的选择(2 / 2)
陆风林对这话不太以为然,认为江川有点危言耸听:“你别太忧国忧民了,现在说这个恐怕为时尚早,二战之后曰本能在废墟上重新崛起,有极强的韧劲,或许不久就能找到再发展的道路重新出发。”
贾总不同意陆风林的说法:“二战后曰本能崛起是因为半岛爆发战争,它成了冷战前沿,米国需要它作为基地才又恢复了工业化,不然早就变成新西兰一样的农业国了。
现在来看米国能扶持它再崛起,也能把它收割了,这就是跟班的下场。”
陆老师也说:“曰本有两百多个美军基地,基本全国驻扎得密密麻麻,横须贺军港里军舰上的大炮可以打上百公里,而皇宫才距离三十公里,现在曰本没资格选择道路了。”
陆风林辩解:“现在是同盟的盟友,性质在改变。”
陆老师并不让着哥哥:“真是盟友吗,如果真的是,你让曰本去米国驻扎一个军人给我看看就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江川继续说自己的:“曰本搞了一百多年脱亚,就是为了成为西方一样的列强,然后把欧美赶出亚洲自己当老大,上次发动战争是为了这个,这次经济泡沫也是自以为能吃定亚洲市场而盲目货币升值才导致的,结果第二次倒在米国人手里。
这次虽然不是被轰炸,但被摧毁的是银行体系,一样很致命。
我们就拿小林银行来说吧,大家都知道最近二十年曰本除了经济泡沫还被两次金融危机重创,大量银行倒闭,最终活下来的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型财阀银行,包括小林银行。
但这不是因为小林银行经营得当,而是因为整个东宝阪神系的企业都是围绕银行运转的,实在是大到不能倒,曰本不得不用国家信用把它养起来。
包括三菱等其他几家大财阀银行也是同样情况,有的净资产已经低于零,放在别的地方早就倒闭了,但现在却被托底保护起来了。
这些僵尸银行靠政府输血来养活成了吸血僵尸,当实体经济失血它们不仅不能帮助输血,还把资金都吸走了,等于持续损害曰本的实体经济。
然而这是没办法的事,这些没有存在价值的僵尸银行必须得保护起来,因为一旦破产就会冲击市场,给已经萧条的经济雪上加霜。
而且大型银行一旦倒闭,就会形成大规模坏账,将严重损害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这时候对曰本尤其重要,简直就得救命稻草,是万万不能破产的。
因为为了给这些僵尸银行造血,央行不得不直接购买政府债券,也就是美联储搞的那种量化宽松,所以曰本才是真正的量化宽松鼻祖,很早就开始这么做了。
然而日元没那么吃香,曰本没有办法像米国那样印钞票让全世界买单,只能向国内公众借钱,好在曰本国民储蓄率比较高,于是规模大到可怕的国债大多都是曰本人自己购买了,目前曰本的债务水平实际上已经高居世界第一,债务规模是gdp的四倍。
政府用国家信用向国内民众借了这么多内债,在经济不增长的情况下已经还不起,就更不能让这些财阀银行倒闭而影响国家信用,那将导致经济崩溃。
所以风林的想法是不对的,别以为不增长维持住现在的经济水平也可以继续过好日子,这是不可能的,僵尸经济模式下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都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且停不下来。
这个僵尸雪球能滚多大?总不能滚得比喜马拉雅山还大吧?当曰本民众承担不起时国债成了垃圾债券,那么这个僵尸大雪球就会爆炸。
好在曰本人既爱国又团结,目前明知是垃圾债也照样买,才让僵尸经济得以苟延残喘。”
说到这陆老师帮江川作了总结:“所以长期来看,秀造的判断是对的,一个国家一旦走入死胡同注定会平庸下去,不成为失败国家就不错了。”
陆风林听到这也不坚持原来的观点了:“当初满清吃了大亏之后,一度认为东亚一体才能自救,现在风水轮流转,变成曰本需要东亚一体才能自救,有了大陆市场的完全支持才有可能摆脱困境,所以听说鸠山就是个对一体化特别感兴趣的人。”
想要东亚一体化,曰本就得从战略上脱欧入亚,让企业获得生机创造利润,银行系统也能重启创造投资和信贷。
说到这江川不再多说了,曰本虽然一贯战略短视,遇到生命攸关的历史关键时刻就两眼一闭赌国运,但并不代表没有真正有远见卓识的人。
实际上早已经有人从大陆的经济崛起中看到了历史机遇,鸠山只是其中一个,而且也不是最早的,连安备都比他早,前两年就搞了一波一体化操作,结果被弄下台了。
能把经济或者政治玩得溜的都是精英,这些人也都比较复杂,比如安备擅长书法,毛笔字写得很不错,很有才华,然而即便知道曰本改弦易辙才有前途,但为了自己的前途,再出山时已经完全改变了主张,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江川当然了解鸠山没有安备圆滑,他很快也会因为立场而被弄下台,那么曰本的道路不会改变,最终只能在跟班里越混越平庸。
“大家都知道,但凡身上背了超过偿还能力债务的人,基本已没前途,换成国家这个道理依然成立。”
他作了个总结:“全球化是个好东西,中国人说水主财,这个很生动,资金就应该像水一样,往活的地方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