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起云涌 第五节 兵败甘谷(1 / 2)
罗禹的活字印刷术终于有了进展,在昆山和三名雕刻师傅经过十几次试验之后,才发现是墨水的问题。
昆山叫罗禹去忙其他的,这里有他们就行,外面采买纸张和书本的人快回来了,实在没事干就去接一下。
罗家听完有点懵,这是被嫌弃了,看过汽车、飞机、火箭等等高科技的人居然被这几个土包子给嫌弃了,也真是无语了。
不过,他们说得也对,如何改进墨水自己本来就是外行,就交给师傅们吧。
得,你们慢慢弄吧,单筒望远镜的架子已经做好了,镜片也打磨完成,还是去组装试试吧,有了这东西,以后会带来不少便利。
那水晶共打磨了八片凹凸镜,剩下的材料给李秀宁和杨蔓一人做了一个高脚水晶杯,杯身上雕刻着一些花草,在阳光下倒人加冰的葡萄酒,将整个杯身都映成红色,漂亮极了。
两人从拿到后就一直爱不释手,随身带着,好像是什么宝贝一样。
这个时代西域已有玻璃通过胡商带过来,但大多数都是容器形状,而且价比黄金,一个茶壶大小的玻璃容器,竟要卖到五千文,这相当于一个小镇集一个月所收的税钱。
所以,非巨富之家是不可能拥有的,罗禹一直想要把玻璃烧出来骗点钱花花,可惜,时机不对,这场仗不打完,谁有心思买这些奢侈品。
想远了,还是回黎老爹家里去组装望远镜吧,大唐没统一全国之前,没必要为那些事操心。
也不知道李渊父子怎样了,按罗禹所知的历史推算,此时李渊可能已接收长安了,但全国战局却是一日三变,在这里众人又刻意回避谈论外面的事情,倒让罗禹变成了两眼一抹黑。
李秀宁虽然从来不问起李家父子,但罗禹知道她肯定也时刻牵挂着,这让罗禹有点过意不去。
当初答应李渊带李秀宁远离沙场,说到就要做到,更何况,特战队里有人会将这里的情况报予李渊,他真要有需要帮忙的时候,自会派人过来请他们出山的。
想通了就不再纠结,以李渊父子的本事,这里好像还真没有什么人能是他们的对手,坐看风起云落吧。
李世民的六千多骑兵已进入官道四五里了,两侧都是高山,秦岭余脉地势虽不如主峰那边险峻,但也不是常人能攀爬上去的。
当年为修这条狭窄的运兵大道,杨广不知道动用了多少资源,用了三年时间才修好,总长不过才六七十里。
再往前面六七里就要到达薛礼他们伏兵的山谷了,这里本就少雨,官道上很干燥,想要找寻薛举退军的痕迹,却没一点线索。
李世民心中有一股不安的感觉,翠怡山那处山谷是否真的合适伏兵?他没到实地看过,只是想当然的把山谷设为伏兵之处。
这跟赵括的纸上谈兵有异曲同工之妙,李世民转头看了一眼刘弘基,见他也是满脸不安,便问道:“你也感觉到了?”
刘弘基道:“属下总觉得薛举不会如此轻易退兵回兰州,可又实在想不到他除了往西退还能去哪里?将军,这里的地形不适合伏兵,我们还是先赶到那山谷再说吧。”
李世民闭起眼睛想了想,正待下令,往前探路的一名特战队员己飞马来到李世民马前,行礼后禀道:“禀将军,薛校尉已在山谷里待命,属下带人探完了这段山路,未发现有敌踪。”
李世民听后,道:“传令,加快速度,尽快赶到山谷与薛礼汇合。”
军令一下,几千骑同时加速前进,马蹄声响彻云霄,直震得地动山摇。
山谷里没有伏兵,只能证明薛举已出了狭窄的官道,撤往甘谷县方向了。
情况有变,薛举退得迅速,不清楚他为何不在路上设伏兵,这老狐狸用兵,是真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李世民来到那处巨大的空地,这里是修路时挖开的,应该是当时的民工驻地,整片空地成一个巨大的半圆形,位于官道的右侧。
当看到空地上只有零星的杂草从石缝处冒出来以外,根本就没有其他遮挡物以后,李世民才明白,薛举为何要退那么急了。
薛礼禀道:“将军,事出意料,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行止?”
李世民道:“纸上谈兵害死人,以后但凡行军路上的地形,必须实地看过,心中有数才能制定军略,这次怪我,想得太简单了。”
薛礼躬身应诺,额上冒汗,这次的确是太想当然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没考虑到,薛举是从这条路过来的,自然知道这片空地,而自己这边却想伏兵于此。
也就是这里没办法埋伏,如果有条件,还不知道谁埋伏谁。
李世民看着斜射在空地上的阳光,问道:“前面出了官道是何处?”
薛礼道:“出了官道往前五里,是一个叫武家河的小镇,属下这就亲自带人过去查探地形。”
李世民沉吟片刻后才道:“记住,将所有能伏兵之处仔细搜索,千万别大意,你带三十名斥候一起过去吧,小心些,速去速回!”
薛礼领命,转身挑了三十骑飞奔而去。
李世民现在有进退维谷之感,情报的滞后很难做出正确的决择,如果退回秦州,不能与薛举对战一场,秦州危机始终存在。
更何况外城城墙已被炸塌,他们留守的巡逻队亲眼目睹出炸塌的位置,虽能重新修补回来,牢固程度跟以前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追击薛举,也不是一个好选择,至少现在不是好机会,兵力相差太大,贸然跟进,弄不好会进入到薛举的包围圈。
龙潭虎穴不好闯,期待薛礼能带来好消息吧,李世民还是倾向于追击的,他对火药弹很有信心,只有把薛举一战打怕,消灭他六成左右兵力才能暂时保秦州无恙。
至于以后形式如何发展,谁也预料不到,西北陇右道北接西突厥,他们到了冬季,会经常兴兵南下,薛举压力也不会小。
等待总是漫长的,一个时辰过去,太阳升得老高了,才见薛礼只身飞马赶来,看他脸色,似乎有意外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