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玄幻小说 > 长生从聊斋开始 > 第149章 万方有罪(4k)

第149章 万方有罪(4k)(1 / 1)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心月照云溪  末世孕妈靠无限物资生存  云厘之上  独善其身  剑缘尘心  三国:最强反诈系统  仙秦:开局签到剑神李淳罡!  领主大人是卧底  楚秋苏晴雅  下班,然后变成魔法少女 

第149章万方有罪(4k) “陛下欲反乎?” 从秦川殿试文章第一段话“直言天下第一事,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开始,便有石破天惊之势不可止歇。 其后种种内容,撕破梁帝安平盛世的假相,一句“户户不安,家家不平”,简直是一字一耳光扇在梁帝脸上。 如今大胆之举,简直是古今未闻。 君臣之纲纪,理学之君臣,到此化为虚无。 及至后来,“陛下之误多矣”,竟到最后都没给梁帝半分脸面。如同打肿的脸上,直接又给来了一道崩拳。 梁帝反击,将大宗伯高震从漩涡中摘出,断掉秦川唯一的援手,用一种宽宏大度的政治举措,再次挽回局势。 数十年帝王权术,不可谓不深。 按理说,这也是梁帝给秦川的一个台阶下。 他饶恕了高震,岂不能轻轻揭过此事? 大臣们心想,到此为止吧。 可是秦川偏不。 一句“陛下欲反乎?” 如刀砍剑劈加诸梁帝身上。 石破天惊的话语,带来的力道何止千万钧。 秦川话语落下,太和殿寂静得连呼吸声都显得格格不入。 咯吱! 众大臣仿佛听到什么东西破碎的声音。 如果梁帝修道有成,在听到秦川这一番话时,大抵是道心破碎了。 “陛下之罪,罪在陛下不知己罪。夫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陛下之言,有逆天下人心。陛下之所为,有逆天下人所向。” “天下人所不欲者。” “陛下欲反乎?” 这位当今亚圣,用最符合圣道的言语,说出了世间最大逆不道的话。 多少大臣恨不得自己是聋子,是哑巴。 秦川这番话哪里是砍在梁帝脸门上,更是砍在理学的命门上。 朝堂中何人不是理学之臣。 你以为秦川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语是针对梁帝一人吗? 绝不。 他挥起屠刀,砍的是皇帝,砍的是诸位公卿大臣。 他要破了理学千年来编织的天道枷锁。 梁帝听到秦川那句“陛下欲反乎?” 简直不敢置信。 他自问一生之中,斗倒不知多少政敌。吴中四谏,戊午三子,几任首辅。如今内阁阁臣,文武百官,哪个不是他掌上玩物。 可是他想不到自己,竟会被一个年不过二十的年轻人凌辱。 而且用的是天下大义,堂皇大道羞辱。 难道他真的老了?权威不在? 不,绝不。 “反了!” 梁帝平静的面容露出狰狞之色,龙眸泛起血红,面生红潮,难以遏制。他没有看向秦川。 因为秦川说出这番石破天惊大逆不道的言语时,竟平静得可怕。 不是梁帝那种刻意伪装的平静,而是无所畏惧的平静。 道经有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秦川仿佛已经超脱生死一般。 唯其置生死于度外,方能有此刻泰然。 他如同一面平静的镜子伫立在玉阶之下。 梁帝不看向他,正是不想从这面镜子,看见如今自己丑陋阴暗的面貌。这是他最不肯面对的事实。 “反了!” 无能又狠厉的咆哮,四顾的龙首终于定格在江冲的方向。 “你……你……” 江冲心里翻起滔天巨浪。 他有意识到自己真的来活了。 这是天崩地裂的大活。 “伱把这个人给我打入天牢。” 没有问罪,没有定罪,也无法定罪。 至少此时此刻是不能给秦川定罪的,因为如此短暂的时光,梁帝想不到最合适的罪名。 大逆不道吗? 欺君吗? 梁帝知道自己要冷静。 秦川的身份不是一般人,而是亚圣,一言一行,符合圣道的亚圣。 秦川有罪,岂不是诸子也有罪。 否则为何会百圣齐鸣,以圣道气息相护持? 梁帝继承的是祖宗江山,大梁朝的法统。 而秦川身上肩负的是自中古以来,诸子百圣的道统。 千百年来,帝王换过多少? 文动百圣,仅此一人而已。 要诛秦川一人容易,可梁帝要的是将其明正典刑,否则何以面对天下? 明正典刑? 可能吗? 秦川一字一句,全都是正大光明的砍在梁帝身上。 梁帝越是愤怒,越是说明他心慌。 数十年的帝王不是白做的。 不能让秦川继续留在大殿里。 让他去天牢。 九重天牢! 不问罪。 没有罪名。 如果有人试图搭救,那么机会就来了。 因为这样可以顺藤摸瓜,抓出秦川幕后的主使。 这是一场完完全全针对君父的阴谋。 帝王的心智,使得梁帝找到了眼下局面,最优的解法。但他要做的不只是这些。 他心脏有些疼。 梁帝是真正被气到了。 江冲豁然起身,走到秦川面前。 “亚圣公,请了。” 梁帝此刻终于再次体会到大权在握的感觉,他是帝王,高高在上,至高无上。 他期待秦川还要说什么话? 秦川却沉默了。 什么话都没说。 甚至连眼珠子都没瞧向梁帝,跟着江冲,无言地走出大殿,走向天牢。 梁帝没有丝毫得意。 他唯有一种屈辱荡漾在心头。 秦川的举措完美诠释了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各位大臣,都是人精,同样明白这一点。 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 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秦川留下的背影竟如此高大,仿佛在说: “我再说什么,也是多余的。” 大殿每一个人心里都沉重无比。 秦川走向天牢,走向神都的地底。 可背影给人的感觉,登上的却是九重天阙。 圣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亚圣走出去是暂时的,圣道是永恒不灭的。 他还会回来! 正因如此,才会有沉默的轻蔑。 梁帝凭借帝王权威,将亚圣打入天牢,依旧改变不了一败涂地的局面。 亚圣走了。 可一句句圣道言语,依旧回荡在大殿之上。 回荡在人心中。 在史册里。 殿中写实录的史官奋笔直书,一刻不停。 这一刻,齐国之太史,晋国之董狐,天汉之苏武等,那些名著青史,为史家绝唱叹惋的人物仿佛附着在他身上。 亚圣不在。 亚圣仿佛化身为史官。 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史官私心里恨不得皇帝立刻罢免了他,使他追逐亚圣于天牢的阴暗尘埃中。 但他不能在此刻离去,他现在有重大的历史使命。 江冲来活了。 史官也来活了。有泰山之重。 他死则有鸿毛之轻,他笔则有泰山之重! 亚圣被打入天牢。 史官奋笔直书。 大殿里依旧寂静得可怕。 众人以为有一场天大的暴风雨来临。 但是没有。 梁帝倒在龙椅上。 一向清健的身体,似乎在刹那间老去许多。 “陛下!” 林公公爬到皇帝身边。 “林海,扶朕回寝宫,朕现在谁也不要见,谁的话也不想听。” 亚圣秦川被打入天牢。 没有罪名。 殿试之上,皇帝晕倒在龙椅上,回了寝宫。 可是事情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甚至仅仅是一个开始。 一个时辰过去。 梁帝的寝宫——万寿宫外。 路万里跪了有一个时辰。 身后的文武百官,内阁阁臣,跪了也有一个时辰。 路万里是秦川的大宗师。 秦川的童子试是他一手操办的。 此时此刻,路万里不得不去进宫面圣,也必须得进宫面圣。 这件事闹得比天还大了。 一个不好,朝堂就要被血洗。 他个人的荣辱已经无关紧要。现在他要做的事,已经超出个人荣辱,生死同样是置之度外了。 他很恐惧。 有天大的恐惧。 因此路万里选择直面恐惧。 过去一个时辰,他内心里回荡的不是秦川的殿试文章,不是直言天下第一事的内容,也不是那句石破天惊的话语, “陛下欲反乎?” 他只是心里默默念着,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在那年第一次知道这句话时,路万里是无法想象到今时今日的事。 他最大的风波,竟来自秦川。 可他没有半分怨责。 来得好! 此刻任何生死荣辱,都不值得再计较了。 什么个人安危,亲族危亡,师生党朋,哪里还值得一提。任何人情,都显得做作。 自来做大事,不是大成就是大败。 秦川在殿试的文章,在殿试那石破天惊的话语。 将一人独治国家四十余年的梁帝打败了。 使其一败涂地。 如此犯上之行为,竟不能定其罪。 这等于是秦川一人冲锋,将天下最坚韧的堡垒攻下,但是没有清理战场,沉默地离开。 沉默以最高的轻蔑。 他是不屑于打扫战场的。 能经历无数风雨,走到今天的位置。 高震明白,颜石明白,阁臣们都明白,几乎所有六部主副堂官都明白,皇帝现在要逆转局面的招式只有一个,那就是纠察亚圣的同党,将此事定性为有预谋有组织的谋逆。 可是秦川绝没有和任何同党。 如果有,那就是诸子百圣,那就是天下万民,亿兆苍生。 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个补丁打上去。 绝不能让梁帝找到理由,血洗朝堂。 这事文武百官们都清楚。 他们在这里,既是为了天下大义,也是为了自保。 连颜石在这时候,都没法站到皇帝这一边。 皇帝不血洗朝堂,怎么能把亚圣的言语从公道变为私事? 这也是他们从梁帝历年来行事的风格,揣摩到的东西。 为了自保,为了大义,所有文武百官空前一致的团结起来。 不把这个补丁打上,他们每个人都有身家性命之忧。 此事最好的结果就是苦一苦皇帝,下个罪己诏,事情到此为止。古往今来下罪己诏的皇帝不知多少,其中不乏明君。 煌煌青史论帝王得失的主要还是功绩,而不是私德。 哪怕弑兄杀弟,囚禁老父,只要能使天下大治,成就盛世功业,都是公认的明君。 王者无私德。 对王者的评价,也不能用个人道德标准去作为主体评价。 “陛下有旨。宣礼部侍郎路万里觐见。” … … “路万里,朕知道,朕早就知道。你是朝堂里少有的明白人。这个秦川是你的学生,很好,很好,来,他没说完的话,你来跟朕继续说,朕今天就和你们师徒二人好好斗法。”梁帝在玉榻上,再不复太和殿中的气色衰败。 他气色很好。 路万里:“臣回奏陛下,秦川不是臣的学生,臣也教不出这样的学生。” 梁帝对着林公公笑道:“看到了吗?徒弟是英雄,师父也是好汉。路万里,你若是有担当就认了这件事。朕念你的好。” 路万里:“臣没有做的,臣不能认,臣不能欺君。” 梁帝:“好好好,朕问你,那个人过童子试时,谁是提学?” “回奏陛下,不知陛下说的那个人是谁?” “秦川。” “臣正是秦川参加童子试时的提学。” “那他该不该是你的学生?” “回奏陛下,臣现在是礼部侍郎,不是禹江省的提学。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何况秦川已经是贡士,是天子门生。陛下说师徒,那么秦川的师父只能是陛下。君为父,臣为子。要说的话,臣和秦川都是陛下的子民。” 梁帝:“好,你既然这样说。那朕要你去查秦川的罪。你查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朕就相信你的话。” 路万里:“臣愚钝,不知秦川有什么罪。” 梁帝:“他在殿试上那篇文章的内容还不够有罪吗?” 路万里:“陛下既然这样说,臣只能去文章的内容是否属实,若是不属实,秦川自是犯了欺君犯上之罪。臣当请陛下,将其明正典刑。” 梁帝怒极而笑:“那你就去查,把他写的文章,说的话,每一句,每一字都给朕查清楚,查明白。” “臣遵旨。” 路万里奉命离去。 但他没有感到自己应对得有多么好,多么得体。 梁帝让他去查秦川,分明像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皇帝转性了? 难道真的打算放过秦川? 他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路万里领命出去时,林公公后脚就跟着出来,宣读了一道旨意, “朕御极四十有三年矣!敬天修身,卧不过一榻,食不求五味,服不逾八套,禁城广厦千间,因思己身德薄,更思天下尚有无立锥之民,故迁居玄都观,唯求一修身之所,以避风雨而已。” “朕将两京一十三省百兆臣民托诸尔内阁及各部有司,今传闻官有贪墨,民有饿殍,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而已!” “着尔颜石等人会同太子筹一良策,安我大梁,救我百姓。天下一日不安,百姓一日不宁,朕一日不迁回禁城。” 旨意发出,百官听闻,皆暗骂梁帝之不要脸,以至于斯。 这尼玛叫罪己诏! 甚至文臣内心爆出粗口。 连颜石都心里骂起皇帝来。 梁帝确实下了罪己诏,可这能叫罪己诏。 他们能想到梁帝会从秦川身上找到突破口,抓住秦川的黑点,或者要挟亲朋故旧去劝说秦川认错。 可是他们万万想不到,梁帝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直接把锅扣在文武百官和太子身上。 秦川不是说“户户不安,家家不平”吗? 那好,朕知罪了。 你们和太子去解决吧。 如果你们和太子解决不了,那也不能怪在朕身上。 这还有没有担当,还有没有王法。 同时梁帝还另下了一道旨意,直达天牢,堵住悠悠之口。 感谢首批的异路人的702币打赏、感谢DND乐的500币赏、感谢掌控唯心、书友20190608130443955的打赏。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论在巫师世界修真的可行性 仙道共主 他们说我是独夫 无夜界 我一小圣子,竟被魔教女帝看上? 龙宝三岁半,七个舅舅团宠我 桃源绝世神医 诡异流武圣 玄幻,我靠作死成就大道至尊 反派:我发动黑暗动乱,入侵诸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