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新靖江的规划(1 / 2)
第四十三章 新靖江的规划
何夕说道:“你刚刚说,你问过当地土著?你与当地土著打过交道?”
詹鼎说道:“打过。这岛上的土著,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生蛮,根本不通汉语。翻译都不行。而且食人。甚至有传说,他这些生蛮,为了夸耀勇武,成年的汉子,必须去割一颗人头回来。简直是禽兽。”
“这些人,见了就必杀,不必留手。”
“另一类就是熟蛮,其实我在这些熟蛮部落之中,看到了很多汉人的身影。洪武初年迁民,也不知道是谁是错?”
何夕了然,詹鼎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何夕还是听出来他的暗示了。
他暗示,洪武初年想将百姓迁回大陆,但是有一些人不愿意回去,反而奔入山中,与这些熟蛮混在一起,成为熟蛮部落之中的一员。说起来,这大概也算是苛政猛于虎的例证。
为了逃避朝廷苛政。有些人宁可不做汉人了。逃入山中做野人。
当然了,或许还有其他可能,这些熟蛮劫掠汉人。
不管是什么原因,对于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很多事情要向前看。
最少这个结果是好。这些熟蛮是可以交流的。不管是说汉语,还是通过翻译。这就是现成的人手啊。
何夕很感兴趣地说道:“岛上,有多少土著?”
詹鼎说道:“这里不好说,从来没有人统计过。但是我估计,有十万就不错了。我说的是全岛上。”
这个时代大部分台湾土著还是处于原始社会,甚至没有农业可言。都是采集,狩猎获得食物。所以人口密度很低的。
不过,詹鼎还是以偏概全了。随着汉人在岛上生活,岛上土著其实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原始社会,一步步走向农耕社会,甚至到了明朝后期,岛上就有了数十万人口的大肚王国。
从社会结构上来看,已经走在封建王朝的门槛上了。只是他们永远没有机会再进一步了。
这一段时间,岛上的人口,其实在缓慢而持续地增长。绝非仅仅只有十万。
何夕有些失望。他本来想大量用土著人口补充劳动力缺口的。就好像三国时期吴国,数次征讨山越,将山越安置在山下,补充吴国的人口。但是仅仅十万人。有些太少了。
心中暗道:“看来我要想办法了。指望粮食产出,靖江藩想要发展起来,恐怕要十年计,这个时间太长了。”
何夕之所以,对靖江藩这么上心,一方面是因为靖江藩是何夕海外封国计划的开端。
这一件能不能做好,代表之后的事情,能不能顺利地推进。
另外一方面,就是做好海外交易中心。靖江藩也应该有最基本的功能,比如让水手消费的地方。最少能供应粮食吧。
所以,何夕绞尽脑汁地想靖江藩的发展计划。
------
“靖江藩想要迅速发展起来。屯田耕种固然是根本。但是最主要的是做好眼前这几件事情。”何夕说道:“首先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树自然是吃树了。对我说的是伐木。我了解大陆的行情,我看这里一般成材大木,在江南,最少一根七两。如果更大,更粗的。更值钱,最大的树木。在江南百两也是有可能卖到的。”
树木每大一分就贵一些。而且这个价格递增,并不是逐步提升。到了一定规格。差一点,就差好几两。
这也与树木用途有关系。
在何夕看来,大明,不,中国古代社会,与其说是铁器社会,不如说是木器社会。
这种大木,最大作用是修建房屋。房梁。这就要求,房梁的规格大一些,这房子也就大一圈。就是皇帝盖房子也需要大木头。皇帝宫中那一几棵金丝楠木柱子,可是价值连城。甚至根本无法用钱来衡量。永乐年间修建北-京,为了这金丝楠木。硬生生在贵州群山之中修出了几条路。就是为了运木头。
其次,修建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