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继位矛盾(1 / 2)
从北宋建立之始,宋军对北汉的节节进攻都是卓有成效的,宋建隆二年八月,北汉与辽国联军屡战屡退,本是在赵匡胤南下对付李煜之时撕毁盟约,一路攻破潞州,泽州,然而,赵匡胤突然放下对唐国的进攻,转头对北境的汉辽发起猛攻之时,这时的汉辽联军并没有展现出意想的成效,尤其是北汉军,大股部队被打的一路北逃。
而汉军节节败退也有一个显著的原因,那就是汉主刘鈞此时仍未把权利完全交给武将,比如,此时以闻名中原的杨业杨无敌,这个杨业,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后来宋国的杨家将。
对于宋军北上,对汉辽联军进行了强有力的打击,并且俘获了大量的财物,宋帝赵匡胤并没有因此而显得宽慰多久,听到曹彬率领的宋军在镇州击败辽国耶律述律派出的主力部队,洛阳城内的百官皆是显示出了欣喜自豪之色,然而,赵匡胤却面临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难题。
这时的赵匡胤已经是个三十五岁的中年人了,生母杜太后的身体每况愈下,对南方用兵首战不利,北境汉民久难于生计,种种难题压在他身上,同时又怀着对先主柴荣的愧疚,使他夜不能寐,日不得安。
但他又时刻谨记自己生母的教诲,渴望为自己的家族建立功绩,去周建宋后,赵匡胤的身边聚集了很多人,赵匡胤也像一个有着宽广胸怀的仁君一样接纳了他们,即使知道有些官要仍然是意图复辟周国的,虽然早便知晓自己要行之事有很大的阻力,但却没想到这些大臣对于迁都一事会如此抵触,甚至有人进言,改都犹如改朝。
百官争执不下的时候,赵光义领军入了洛阳,众人也都带着期盼,希望赵光义能成功将这位帝王从洛阳拉回汴梁。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赵匡胤虽然一直谨记他生母杜太后的教诲,将文武重职皆授予赵光义,又将赵光义当做接班人来培养,但二赵之间的感情在后期并不和睦,不和睦的的起始点,就是洛阳定都之争。
“你也是为了迁都之事而来?”明德殿内,赵匡胤刚见赵光义入内,并没有给他缓色,反而严责问道。
“二哥...我知道...”眼下赵匡胤的大哥赵匡济不在,赵光义明显没了底气。
“谁是你二哥?既然你要与朕议政,在这殿内就以官称而议!”赵匡胤并没有给他打亲情牌的机会,几乎是勃然大怒的斥责道。
“官家!既然要断了赵家的兄弟情,我也就直说了,殿外跪着的百官,皆是反对迁都的!官家向来以仁德治国,又怎会狠下心让他们长跪于此,况且,这不是与大宋官廷离心离德吗!”
“晋王!朕且问你,朕是昏君吗!”赵匡胤见他三弟以百官要挟喋喋不休,也动了怒的问道。
“官家何出此言...”赵光义听着他二哥所问,登时惶恐起来,跪在地上又将声音压低了些许。
“回答朕!朕究竟是不是一个昏君!”
“官家仁德!知文!善政!兼孝!尚武...”赵光义寒毛卓竖,只因他从未见过赵匡胤动怒到这种程度,刚刚的问话,基本上是用喊声的,而他也绞尽脑汁开始想着先平息了君怒,在缓缓劝谏迁都一事。
“那些百官缘何不让朕迁都,莫非你不知晓么?自周国建立之时,他们便在汴梁安了家,且官中大小势力植根于汴梁...”
“官家,这都是道听途说...我大宋文臣一心为国,又岂会...”赵光义一听到势力二字,登时紧张起来,这汴梁势力盘根错节,真追查起来,他自己也是有些把柄的,只是以为赵匡胤一直未有察觉,亦或是懒得察觉,却没想到他对汴梁朝臣相互勾结培植势力一直都知根知底。
“朕要讲!赵光义你这混厮,你胆子大了?做了百官之首,连朕的话也敢呛了?”赵匡胤突然站起身,旋即指着赵光义的身子怒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