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恐怖小说 > [三国]兴汉 > 80、第 80 章

80、第 80 章(1 / 1)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和大佬闪婚后,他又撩又宠!  [综武侠]强制感谢  宦宠卿心  绿茶上位当我妈?我闪婚你祖宗当奶奶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被迫嫁给暴君之后  闲鱼王妃不翻身  文豪的棺材板压不住了[综]  崇祯中兴 

([三国]兴汉); 不知不觉, 又到了年尾。 庐江虽在扬州,却在偏北的位置。入冬以后,天气转冷, 富裕的人家开始烧起火炭。 冬季, 是万物沉睡的时节,百姓也不再需要耕种。 女人在家做女红, 男人则强健体魄,甚至做一些训练,为来年的征兵时节做些准备。若是没有这样的意向,那就干脆修生养息。 这些日子,凌寒也闲了下来。 “又快要过年了啊。” 自他穿越到这里,竟然已经有五个年头了。 经杨真提醒, 凌寒才意识到,自己,或者说长沙王刘影, 已经到了加冠的年纪。 古代汉族男子二十岁行加冠之礼, 表示成年。 冠礼一般是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或是尊贵的族中长辈来主持。 理论上, 行了加冠之礼, 才算被一个真正得到社会承认的成年人。 对于皇子来说, 很多时候则会提前加冠, 以便于早早开始参与政事。 不过,汉灵帝在世时, 显然并未替他的三个儿子加冠。 越是和平时期,对礼仪就会越注重。 反之,到了东汉末期,以及之后的乱世, 许多礼仪已变得不再那么较真。比如头发—— 男子行完冠礼,才会将头发盘成发髻,谓之冠发。在此之前,则应当蓄留长发。 但凌寒为了平时方便,一直都是束着发,从来没有人会觉得这样不妥。 世家一些尚未加冠的小辈,作此打扮的也不在少数。 当然,即使平时不太将这些士人规矩放在心上。 加冠这种重大的成年礼仪,凌寒还是要认真去做的。 只是,该找什么人为自己主持加冠的仪式,是一件颇为烦恼的事情。 皇帝去世,一般会由年长的皇室宗亲为成年皇子行加冠之礼。 凌寒身边的汉室宗亲……隔壁丹阳郡的刘繇倒是一个,年纪也算符合。 可凌寒要是找他来为自己加冠,那大概会令所有人笑掉大牙—— 判断一位宗亲身份的尊贵程度,主要是看他往上追溯多少代才能追溯到皇帝。 而刘繇往上追溯,一直要追溯到汉高祖刘邦,刘繇的祖宗乃是刘邦的庶长子刘肥。 血脉一代代传下来,不断地远离嫡系。 到了刘繇这一辈,早已是远得不能再远的远亲。 三国中另外几位耳熟能详的刘姓宗亲,刘备、刘表、刘璋,皆是如此。 若是在盛世,不管是皇家还是世家,都已经不可能再将这些人看作皇室宗亲。 正是因此,刘表年轻时才会遭受迫害逃离京城,刘备更是贫穷得去卖草鞋。 也就是在乱世,他们占据了一块地盘之后,才能勉强打着皇室宗亲的身份来招摇。 当然,如果这些宗亲的父辈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身居高位,就要另当别论。 刨除了皇室宗亲以后,那么第二合适的,就应当是教授皇子读书的师长。 一般能够教皇子读书,本身也会是很有名望的大儒。 但凌寒显然也没有这样的师长。 名义上的师父倒有一个,枪神童渊。 可童渊远在常山。 即便不在常山,由童渊这样的以武艺出名的来为皇子行加冠礼……同样难以想象。 完全想不到合适的人。 正在凌寒为此感到烦恼之时,收到了一封来自徐州的书信。 是郭嘉寄来的。 信上说:大儒郑玄已于数日前出发前往庐江,大概这几日就会到了。 郑玄名望巨大,学生遍及天下。 是东汉末年最著名儒家学者,甚至说是第一人也不为过。 此前,郑玄一直隐居在徐州。 凌寒知道此事,但只是托下人送了份礼物,意思一下,聊表敬意,并没有去拜访,也没有招仕。 因为在他心里,这些鸿儒大家,一定是会极重礼仪的。 作为一个现代人,凌寒根本不可能时时刻刻,每个举动都完全符合汉代的礼仪。 寻常的士人,看到他一些小节上的不合礼仪,哪里有胆子指出来。 承载着大汉希望的皇长子,做出了种种近乎奇迹般的壮举。 就算在很多时候不合礼仪,也根本不会有人放在心上。 他们往往在心中这样想:“殿下自小体弱养在深宫,想来先帝并没有教授殿下众多礼仪规矩。如今这世道,汉室衰微,当务之急乃是兴复汉室,殿下委实没必要在意这些小节。” 当然,这些不合礼仪,仅限于在一些无关痛痒的敌方。 比如先前,凌寒下令让男宠可以拥有一个合法的通房地位,士人们风平浪静地接受了,没有表现出任何异议。 但要是合法的正妻,下面就一定会掀起巨大的反对声。 不过,即使是小节,也只是寻常的士人才不会在意。 或者说,他们不愿意因为这种小事,平白地惹恼凌寒。 可是像郑玄这样的大儒就未必了。 他们本身拥有巨大的声望,即便惹得凌寒不满,凌寒也不可能因为几句忠言对他们怎么样。 那么,一旦大儒对自己提出了礼仪的问题,自己到底改不改呢? 置之不理,无疑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凌寒并不是不能认真地学习古代的礼仪规矩。 而是很多时候,这种规矩与实际效率是相违背的——拿最简单的来说,平时若是不束发,那会非常不方便。 凌寒确信,但凡是有可能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礼仪,自己早晚会全部废掉。 他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改变世人的思想之前,很难很难。 但自己起码要表现出一个态度—— 对于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礼仪,大家没必要完全严格地遵守。 仍然以束发为例。 如今的扬州,年轻一辈的世家子弟,他们当中之所以有许多人,在未加冠前就束起头发,这与凌寒时常束发示人是脱不了干系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当士人发现凌寒不喜欢遵守刻板的礼仪。 那么对于一些不触及根本的礼仪,他们往往也会容易展现出不在意的倾向。 而一旦影响了士人,最终,士人就会慢慢地影响到全部的百姓。 出于这样的考虑,尽管与大儒打好交道有诸多好处,凌寒也从没有去主动拜访。 没想到,郑玄竟然会不远千里,从徐州来到庐江。 郭嘉还真是不负鬼才之名,又一次的神机妙算。 自己才开始为加冠一事烦恼,他就已经将郑玄送到自己面前了。 在父亲、宗亲、师长之后,这样的大儒显然就是最恰当的人选了。 凌寒当即命人去收拾一座宅子出来。 又开始搜集各式古书籍,提前放进书房,等待郑玄的到来。 两日之后,郑玄果然到了。 听到消息以后,凌寒立刻赶过去。 他亲自将郑玄接到了提前准备好的宅子,让对方先好好休息几日。 至于加冠的事情,过几日再议论也无妨。 郑玄年近六旬,一路长途跋涉,身体的确很是疲累。 在长沙王告辞以后,他踱步前往寝房歇息。 身体虽然疲惫,精神上却十分振奋。 青年时,为了钻研经学,郑玄曾四处游学,遍访各地。 先是桓帝,后是灵帝,天下仍属和平,可百姓的日子却过得苦不堪言。 他同情那些百姓,却毫无办法,只能将精力投身于儒家经典,立誓不问世事,将穷尽一生整理古学典籍。 在徐州时,郑玄便听说过长沙王的仁义。 因为长沙王不曾请他出仕,他便也没有主动出仕的打算。 前些日子,颍川的郭奉孝前来拜访,请求他前往扬州庐江郡,为殿下主持加冠之礼。 郑玄想了想,长沙王殿下是有能耐的,又怀有仁爱之心。 自己身为汉臣,也的确应当为汉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于是,他千里迢迢地赶过来了。 而这一路走来,郑玄又一次亲眼看到了诸多郡县的情况。 相比十数年,数十年之前,如今分明处于乱世,可长沙王治下的徐扬两州,却比当年好了太多太多。 郑玄发现,长沙王非但是一位仁义的皇子,才华横溢的皇子。 而且还是一位真正有希望解救全天下百姓的君主。 还在徐州时,他便听说过长沙王殿下下令,使得男子也可以成为另一名男子的通房。 以及学生间谈论的,长沙王殿下如何如何英明,唯一令人感到不解的,殿下身为皇子,却时常不遵循士人间的礼仪。 与凌寒担忧的不同。 这些不合礼仪的事情,郑玄却是完全理解的。 比起其他人,郑玄多位故友久居京城,身处高位。 他对于长沙王的身世,要比所有人了解得都多,哪怕是皇家侍卫杨真也比不上。 出生时便差点夭折。 之后又被一位有神通的疯癫道人断言,此子将来非是大吉,为大汉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便是大凶,有覆灭天下之危机。 若非后来生了一场大病,自此病弱不得起身,且隐约有痴傻之状。 否则,或许当年宋皇后去世后便会被…… 如今看来,当时只怕是皇后临终前的叮嘱,又或是殿下早熟。 有意为之,才能活到今日。 自小处在这样的困境里。 得以脱困的时机,竟是父皇去世、整个皇室朝廷为西凉贼首董卓所控制。 殿下不喜皇家的规矩,乃至厌恶世家的所有礼仪。 大概也是理所当然吧。 时至今日,疯癫道人的预言竟应验了大半。 纵观徐扬两州的时景,若是长沙王殿下将来当真能够收复天下,岂不就能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在抵达扬州之前,郑玄只打算为殿下行加冠之礼,以表汉臣之责。 此时此刻,他却已决心要做得更多。 作者有话要说:回到学校了,离开了懒窝,恢复日更! 2([三国]兴汉);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一枕长安 快穿:被迫填坑的那些日子 末日游戏降临:我提前氪金百亿! 野蛮日记 火影:不灭之灵 初音残念 游戏王Fourseasons 假面骑士:我是主骑 军史周期 武天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