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2 / 2)
佟佳皇贵妃神色自若的笑道:“她倒是个有福气的。”
康熙含笑道:“你也有福气。”
他同她说了会儿话,见她困乏,也不扰她,叫她睡下,自己先离开了。
永和宫和承乾宫很近,康熙出得承乾宫,便去了永和宫。
永和宫中,亦是跪了一地。
康熙将乌玛禄扶起来,连声道:“你身子不好,以后就免了行礼,保重身子要紧。”
“不妨事的。”
乌玛禄在康熙的搀扶下坐下。
康熙道:“听说你有喜了。”
“王太医刚诊出来,还得小心养护。”乌玛禄心思一转,就知是琉璃背着自己做的,但她并不打算说出,只道,“本该等胎儿稳了再告诉爷的。”
康熙神色里带着几分欢喜,只道:“你能想着我,我很欢喜。”
他温和的看着她:“等这孩子出生了,我定然要把这世上一切好的都给他。”
“奴才怕这孩子被爷宠坏。”
“宠坏便宠坏。”话出口了,横竖有两分不对劲儿,他又道,“何况有你在,这孩子坏不了性情。”
那乌玛禄没话可说了,她想起了自己之前的打算,索性直说:“奴才有些不明白的事,想问问有道真人,还请爷帮帮忙。”
康熙闻言,倒想起了个人:“我曾遇见个叫溟波的和尚,颇有能耐,不如他吧。”
乌玛禄道:“也好。”
正要说什么,梁九功进来,垂首道:“宜主子那边儿来信儿,说是宜主子有喜。”
乌玛禄看向康熙:“这是好事,爷该去看看宜妹妹。”
康熙淡笑道:“看她归看她,和你说几句话的功夫还是有的。”
乌玛禄不再催。
康熙同她说起了他遇见溟波的始末。
那是一年,他去云居寺,遇见过一次溟波。
他问溟波:“你是那里人?”
溟波回答:“武清县人。”
他又问:“属那一宗?”
溟波回答:“临济正宗。”
他问:“可通佛法么?”
溟波回答:“通。”
康熙说到此处,淡淡笑道:“后来我赐了他白金三十两添钵。”
乌玛禄生了些许兴趣,问道:“还有后来吗?”
“不曾。”
乌玛禄点头道:“那爷便请溟波禅师入宫可好,奴才有几句话想要问一问。”
“好。”康熙应下了,他又同乌玛禄说了几句。
话尽头,也没什么可说的。
乌玛禄便道:“爷去瞧瞧宜妹妹吧,奴才有些乏了。”
康熙哼笑道:“你撵我。”
乌玛禄忙道不敢。
康熙也只是逗她,同她又说了几句要她保重身体的话,方才离开。
康熙走后不久,琉璃进来了,乌玛禄看了她一眼:“这些时日,宝珠和袁青青照顾我即可。”
琉璃原本是笑着进来的,闻言虽还带着笑意,却也多了几分苦涩,她却还是说完了那些话:“孟公公来了信儿,说是问过了,家里的小姐说是都行,听主子的。”
乌玛禄点了头,叫她出去。
她倒忘了,如今这年代,讲个父母之约,媒妁之言,哪有自己做主的,若旁人知晓了,只会说一声不成体统。
她如今是乌雅家最尊贵的人,恐怕那位原主的妹妹在原主家里人的耳提面令下,知晓得顺着她的意,因此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至于原主家里人的打算,倒也不用问,想来是希望一门出两个妃子的。
乌玛禄想到这里,心中更无所谓了,她并未见过原主的妹妹,也不过是顶了原主的身份,替原主照顾家中,又有几分情分呢?
若非要论,她自觉自己算得上是仁至义尽。
在她想来,若入了宫,多少有她帮衬着,日子也不会难过;若是嫁个人家当正妻,倒也无妨,若是能上下打点清楚,也是个不错的去处。
只是,乌雅家是军功起家,不长于这些,也不知这位原主的妹妹能不能撑下来。
不过,那也是后事了。
今年没听着八旗选秀有那位妹妹,想来得三年后了。
至于那位妹妹结局如何,就看她到时候自个儿是怎么想的,若还是如今的心思,那就顺其自然,成与不成也轮不着自己操心。
琉璃出了门,将乌玛禄的话给宝珠说了,又给她们安排了事,这才往一旁偏殿走去。
宝珠拉着她,问道:“主子怎么会如此对姐姐。”
琉璃心里不舒服,但她还是强撑着道:“兴许是我哪里未能如主子的意。”
她艰难的笑了笑:“不说这些了,这些日子我不便在主子面前,你需得尽心尽力,有什么事不明白,问我就是。”
宝珠笨嘴拙舌:“是。”
琉璃站在檐下发呆,见万琉哈柳烟来了,忙行了礼:“万琉哈主子安。”
“德妃娘娘醒着么。”
“主子醒着。”
“劳你通报一声。”
琉璃忙道不敢,转身寻了袁青青,让她去通报了一声,不多时,袁青青将万琉哈柳烟请了进去。
万琉哈柳烟到乌玛禄跟前,行了礼,得了她的应许,方才坐下,她看着乌玛禄,神情有些复杂。
“见过德妃娘娘。”
“叫我玛禄就好。”乌玛禄让身边人都下去了,方才如此道。
“玛禄,你真是好福气。”
乌玛禄知晓她心思,淡笑道:“你也会有的。”
万琉哈柳烟叹了一口气:“咱们一块儿入宫的,独我没有孩子,想来我是个没福气的。”
戴佳澄月生七阿哥胤佑,魏见月生八阿哥胤禩,乌玛禄更是好几个孩子。
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她勉强的笑笑:“我常想着,若有个孩子,这宫中日子也会好熬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