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1 / 2)
“那些大臣,各有心思,免不了阳奉阴违。”康熙近乎冷漠道,“天下无人不可杀,天下无人不可用。你的兄弟血亲们,比起那些大臣来,至少有一层血缘。”
“胤礽,我今天讲的这番话,你要记在心上。”
“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有才干的人。哪怕是条狗,让它在那个位置上,于整个大局也是无损的。”
胤礽看着自己的皇父,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他的皇父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父亲,而是一位皇帝。
皇父皇父,皇在前,父在后。
康熙漠然的看着他,直叫他打灵魂里颤栗。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颤栗。
很多年后,他被幽禁,回想此时,他才发现,原来那是他的骨子里便觉得,自己永远无法成为皇父这样的皇帝。
巨大的恐惧与绝望攥取他的心神。
年幼的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所以很多年后,历经九子夺嫡,有了足够阅历的他,才反应过来。
他的皇父,君临天下,山河大地的主宰,一念生,一念灭,一念之间,流血漂橹千里。
他说:“是。”
康熙点了点头,因他年纪小,也不愿说教他什么,只问了他几句学业上的事,才让他下去。
康熙在位二十多年,他一天一天的经历,一步一步的走到现在。
他拥有雄才大志,他拥有巨大的野心,碰巧,他足够聪明与勤奋。
所以,他比一般皇帝更懂得怎么做皇帝。
他还有一句话没有告诉太子——是他给了他们这个机会,来证明他们自己是能臣、忠臣、还是奸臣。但他们只会是支流,枢纽必须是自己人。
唯有他的孩子才是自己人。
因血脉而链接,团结一致。
他翻遍无数的书,看遍了历史,他十分清楚的知道。
皇族也不过是另一种世家大族。
只是,他父辈们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江山,他凭什么拱手相让。
他拥有这天底下最大的野望,于是这世间一切仁义道德,又或是欲望,都无法困住他的脚步。
他终将以他的意志君临天下。
他不会像他的皇父一样,放弃皇位江山,出家当皇帝。
他爱这个世界,爱手中权利,爱由权利带来的一切。
或许,他是天生的帝王。
笑踏阴阳倚天地,手拿日月弄乾坤。
皇图霸业固我愿,山河大地我为主。
这天下,合该是他的。
九月,宜妃诊平安脉,诊出有孕在身。
康熙将宜妃从陪同南巡的单子中划去。
康熙去翊坤宫见她:“宁楚克,你好好养身子,无聊了去寻皇贵妃就是。”
宜妃点头:“奴才晓得的。”
康熙又道:“下回南巡再带你。”
“好。”宜妃笑着看着他,“奴才想请皇上南巡回来为奴才带样东西。”
康熙应下了。
“你说。”
她笑眯眯道:“奴才要皇上为奴才带回……皇上觉得最美的花。”
她说到这里,康熙已经明白她的小心思,点了点她的额头:“小滑头。”
康熙又说了几句劝她保重身体,不要担忧的话才离开。
等他走后,宜妃开口道:“画意,你知道吗,我从没想过要骗他。”
她喃喃自语:“皇上那么聪明,哪有人能骗过他呢?他如果被骗,一定是他自己甘愿的。”
她从一开始就知道皇上可以清楚的看穿她的小心思,她也知道皇上不会跟她计较这些。所以这些年来,她总是把握好这个度,痴缠撒娇。
她或许没有其他妃嫔那么聪明。但是,她一定比她们更讨得皇上喜欢。
她初次侍寝时,云雨毕,皇上看着她,捏着她的下巴,在恍惚间开口:“你该不顾一切的爱我,千万不要学她。”
她不知道皇上口中说的那个她说的到底是谁,一向蠢笨的她在那一回聪明了一次,她快速点头,答应了下来。
他是如此的英明神武,那般厉害,还是她的男人,她不爱他还能爱谁呢?
她真的很爱他,像月亮爱着太阳一样的喜欢。
她总是不够聪明的,她没有学到额娘和姐姐的那么多心思。
她在家做姑娘的时候,额娘曾对她讲:如果你不知道这件事情该怎么做,那就按照你下意识的反应去做吧。
她这么做了,好运的得到了荣华富贵,像极了姐姐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她被他爱如珠宝,如珠如玉,捧在手心。
真是再好不过了。
皇上当年的口中虽有个她,但她感觉得到,皇上看着她时,满心满眼的都是她,才不是透过她在看谁。
她对皇上来说是独一无二的。
她笑着,愉快而满足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她希望这胎是个小格格,她想养在自己身边。
日子一天天过去。
十月,康熙开始南巡,带着后宫五位妃嫔,还有三位阿哥,老四因为年纪太小,并未带他。其余几位阿哥,因为同样的原因,也并没有带着。
十月十八日,康熙对河道总督靳辅说:黄河屡次冲决,久为民害,我要亲自去察视河工。
十九日,经宿迁到泗阳,住众兴集。
一路南巡而去,察看河道,越看,心中越有打算。
等到最后,康熙脑中已经定好计划。
随后便是归返。
除夕宴和春节可不能错过。
十一月,康熙在第一次南巡归途中,经过山东曲阜,亲诣孔庙参谒,并行三跪九叩大礼,特赐“万世师表”匾额,悬挂于大成殿,并决定重修孔庙。
此外,他还亲自撰写孔子、孟子、周公庙的碑文,以及孔子、颜回、曾子、子思、孟子的赞文。
最后,他当着百官的面道:“孔孟,圣贤之道也,天下人皆应尊孔儒之道,复其圣学。”
百官谒首:“圣上圣明。”
他又道:“以后,朕但凡离京出巡,都会给各地孔庙和学府写牌匾,以示尊孔崇儒之至虔至诚。”
百官再谒首:“圣上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