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2 / 2)
她拿着笔,慢慢的誊抄经卷。
十月二十二日,康熙因六下江南,总计亏空五十余万两。
他谕示大学士等说:留此亏空迁累官民,不合朕宽仁爱养本意。
大学士各有思量,众说纷纭。
十月二十五日,和硕雍亲王府传来噩耗,胤禛次子弘昀,殇。
胤禛名下只一儿一女,属实人丁单薄。
康熙特意召见胤禛,说了这件事。
康熙道:“政务固然重要,但子嗣也重要。”
胤禛也只能点头称是。
康熙不止是嘴上说说而已,随后让内务府整理了份,到了适婚年龄女子的名单。
十一月初十日,康熙对众官两次谈起江南钱粮亏空事情。
他道:“江南亏空,都是因为南巡费用造成,与当地官员无关。你们将朕的谕旨全行抄录,发给有关督抚,令他们查出南巡时所用费用数目,只举出大概数目即可。”
康熙有些疲累了,他属实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这些官员们斗争斗勇。
年年都有新官员,他却已经不年轻了。
这些官员,欺上瞒下,阳奉阴违,官官相护,党羽成灾。层层苛捐,贪污受贿。只顾一己私利,将天下百姓视若无物。
好好的人,本也是为国为民的,一入了官场,便变得面目可憎起来。
于是这天下,无官不可杀。
只这江山,还需人帮他看着。
杀不得。
他叹息着,精疲力尽。
有大臣提议用俸禄扣补。
康熙略微沉思后,断然拒绝:“若用俸禄银扣补,必致派累百姓,绝对不可办。”
臣下去办。
夜里,康熙批改奏折,回胤祉奏折时,突然忆起胤祥,于是留言询问:胤祥疮如何了
胤祉第二回交上来的奏折中回到:看起来并不好
康熙又问过两次,也只能叹息。
雍亲王府,胤禛招来侍卫鄂尔泰,问道:“前些日子派你去遍查天下名医,如何了。”
鄂尔泰摇头。
胤禛免不得再次叮嘱:“你若知有精于医理之人,可资送来京,以为调摄颐养之助。”
鄂尔泰行礼道:“奴才知道了。”
胤禛让鄂尔泰下去办。
公元1711年,康熙五十年。
正月十一日,进宫没几年的陈答应,生下皇二十一子。
对于这老来子,康熙是高兴的,赐名胤禧。晋陈答应为常在,并赏赐了些珠宝。
后宫中也多了些喜气。
随后,康熙从内务府呈上的名单中,挑中了四川巡抚年羹尧之妹年氏。赐给了胤禛做侧福晋。
这年家原隶汉军镶白旗,于康熙四十八年,在胤禛获封雍亲王后,年家所在佐领划便归于胤禛属下,成了雍王府属人。
其父年遐龄曾以笔帖式累官至湖广巡抚。
其长兄年希尧于康熙四十五年,迁直隶广平府知府。
次兄年羹尧此时为四川巡抚。
康熙为年氏和胤禛指婚后,将年希尧,迁大名道。
他为胤禛找的哪是什么侧福晋,实乃助力。
他把胤禛招进宫,说了这事儿。
末了,免不得又念叨了几句,让胤禛赶紧开枝散叶。
胤禛自然答应。
康熙又提醒胤禛道:“你姨父阿灵阿是指望不上的,你舅公佟国维更是没指望。他二人皆是脑子不清醒,贪庸无能之辈。”
“佟家独你三舅隆科多,还算脑子清醒,有些能耐,你可以多和他走动走动。”
他在为他准备势力,一如当初他为太子胤礽准备势力般。
六月,清朝与朝鲜勘界,划定了鸭绿江-图们江为线的中朝边界,并竖立了穆克登碑。
八月十三日,和硕雍亲王府的钮祜禄星荣格格,生下胤禛的第四子,后取名为弘历,即后来的清高宗乾隆。
康熙为此还赏了胤禛,听说胤禛府中还有位耿格格也有孕在身。
康熙拍了拍他的肩,道:“你瞧瞧,还是要在子嗣上多废功夫才是。不上心,能有孩子吗?”
胤禛也只能点头。
康熙说到这儿,免不了多说几句:“一个你,一个老八,最让我忧心。名下都只一儿一女的,以后可怎么办。”
胤禛劝道:“八弟如今也娶了几个侍妾,想来,开枝散叶也就这几年的事。”
“希望如此吧。”康熙叹气道,“上次骂了他,他才折腾出两个。想来是他的福晋生性善妒,才以至于他子嗣无多。早知当年就重新给他挑个福晋。”
康熙叹了口气:“你福晋倒是人不错,只是听说她伤了身子,可惜了。”
胤禛忙道:“静姝人再好不过,孩子让其他人生就是。”
康熙摆手:“哪有无故休妻的。我年纪大了,也只指望你们开枝散叶。”
康熙发了会儿呆,道:“要是老八的福晋以后收敛她善妒的本性,让老八名下再多添几个孩子。留她也无妨。”
胤禛道:“我私下再劝劝。”
“去吧。”
胤禛出了门,毓庆宫的小太监等着,说是太子有请。
胤禛去往毓庆宫。
太子胤礽招他坐下,让他喝酒:“皇父叫你什么事。”
他直来直去,胤禛也不隐瞒,把事情说了。
胤礽呵笑道:“他还要装出那副父慈的模样。”
胤禛不认同的看着他:“皇父的确有些时候做的不对,可也是一心为我们。”
胤礽阴鸷的看着胤禛笑:“老四,那是因为你没有威胁到他的地位。不然,呵,不然……”
他喝了口酒,不再说下去。
胤禛也不知道要如何劝他,只能陪他沉闷的饮酒。
胤礽喝得半醉不醉的时候,举着酒杯看,喃喃道:“阿保死了。”
“是我害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