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收网(1 / 2)
在王承恩的心里,朱由检的重要性,在一切之上。
哪怕这个天下都毁了,也须得确保皇帝能活着。
哪怕自己现在深陷重围,他也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皇帝会不会也遭遇不测?
不过,他在心底暗自将泄密的责任归咎于史可法,却真是错怪了!
史可法能力再差,守口如瓶还是能做到的。《易》云:臣不密则失其身!史可法倒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犯错!
问题出在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师!
早在五月初,多尔衮在吴三桂的带领下入京之时,发现东华门外两具干尸,细问下才知道,原来这便是大明皇帝朱由检和皇后周氏。
翌日,多尔衮便下令为大明皇帝收殓尸骸,归葬攒宫。并下令全城缟素,万民同哀。
同日夜,洪承畴面见多尔衮,言称那两具残骸,女尸他不敢确定,而那男尸,绝非大明崇祯皇帝!
多尔衮大惊,又召崇祯旧臣,东阁大学士李建泰,李建泰也确认,那男尸绝非朱由检!
多尔衮细思之后,令二人不得走漏风声,哀悼祭祀如旧!并亲自扶棺,使京师百姓更加坚信,那尸骸就是大明皇帝朱由检无疑!
其间洪承畴还主动加戏,到停灵之处痛哭了三个日夜,水米不进,若非被人‘及时发现’,差点哀痛而死!
不久后,肃亲王豪格兵败济南,满朝大惊。
洪承畴又面见多尔衮,言肃亲王此次大败,不止葬送了十万精军,更是挫折了大清兵峰。若不能坚决还击,必有损大清国运。
多尔衮深以为然!
洪承畴又说,他怀疑济南城下那一只火器凶猛的流民军,必是朱由检亲率无疑。
多尔衮问有何证据?
洪承畴说:“那一只流民军,除了火器凶猛之外,用兵全无章法,扎营也胡乱为之。老将扎营必不临水,因有水攻之患!既有如此火力,却又不追亡逐北,其用心显然不在于建功!其后又仓促南下,必然是奔南京而去!而后那流民军却又不散乱,始终团聚一起,必然有人从中操控,而无人不服!”
多尔衮犹疑着问到:“即便如此,也有可能是别人。”
洪承畴笑着说:“难道是李建泰?”
多尔衮也笑了起来。
年初,大明东阁大学士李建泰将京师最后一支可战之兵带往宣府,未及一战,手下将士便全跑光了。李建泰‘转战’保定,却为大顺左营制将军刘芳亮所擒获。
随后清兵入京,李建泰便降了大清。此时,这位前明阁臣,正在大清任内院大学士,娶了五十个妾,日日笙歌,好不快活!
洪承畴开了个无伤大雅的玩笑,然后继续说到:“当日济南城上,有一位太监。耿精忠为肃亲王命去填城,曾登上城墙见过,说那人仿佛便是王承恩!”
“王承恩是谁?”多尔衮问到。
“朱由检身边太监!传闻煤山之上,除了发现朱由检尸体之外,还发现了王承恩的尸体!主子,如果王承恩未死,那朱由检也极有可能未死啊!”
多尔衮思虑了一阵,便做下了决定。
命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洪承畴随军赞画,务必将那一只火器军拦截在淮河以北!
此时的大明北方,黄河并未经山东入海,而是在徐州夺取淮河河道,从淮河入海。甲申年国家大变,非止皇族改姓。山河改易,诚如字面意思。
淮河以北,虽偶还有大明旗帜,但其内里,早已成了满清奴才。
在原本的时空上,多铎率军南下,直入扬州,几乎未经一战,沿途城镇,闻风而降,甚至还有出迎百里的,其恭顺谦卑,比当初迎接闯王之时,还要乖觉十倍!
几乎就在朱由检抄掠完衡王府,从益都开拨南下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