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江跃学习打猎(1 / 2)
下午扎围栏的时候,韩晓康发现自己早上拿出来的铁丝,好像少了一大捆。
仔细想了想,反复确认,韩晓康很肯定的记得,自己从丰巢柜里拿出来的铁丝,确实是少了一大捆。
在这个时期,某些深山老林里到底有没有隐藏的漏网巨寇,韩晓康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阿菊的茅屋这里,肯定是没有小偷的。
要不然的话,不要说来偷东西的人怎么躲过这么多人的耳目,就算是小狼乐乐和二虎那里,他也绕不过去。
既然这里没有小偷。
可自己早上明明拿出来5大捆铁丝,现在正需要在木桩之间拉铁丝、做成一道可以防止大型猛兽侵袭的围栏的时候,却莫名其妙的发现铁丝竟然少了?
仔细想了想,韩晓康依稀记得早上周敏走的时候,似乎挂在骡子背上的一个麻袋,它那鼓鼓囊囊的形状有点奇怪。
宛如在麻袋之中,塞进去一条盘着的巨蟒一般.
一想到那一幕,再加上周敏临走的时候,总是有点躲闪着自己的目光、说话也是有点指东打西的不着调.
想来,肯定是周敏对着自己来了一个顺手牵羊,卷走了那一捆铁丝!
可那古灵精怪的姑娘这次出去是打猎,她拿铁丝去干嘛?
暂时想不明白,那就不想了。
反正第一次的时候,丰巢柜奖励自己的物资还挺多的,再从里面拿出来一捆就是了。
今天下午,给栽好的木桩之间拉上铁丝这项工程,依旧还是由韩晓康和常德玉两个人共同完成。
这个是没办法的:一方面是因为常德玉,她好像喜欢留在这边,跟着韩晓康做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赶也赶不走。
另一方面呢,两个木桩之间间隔的距离是5米左右,真要是一个人来回跑,不停的把铁丝拉紧绷直、一一捆绑在木桩上的话,那么来的回回的跑,确实很累。
现在有一个人帮忙,在另一头把铁丝拉紧,而韩晓康只管固定这一边。
这样干起活来,效率确实能提高不少。
等到把早就拿出来的4大捆铁丝捆完,韩晓康索性也不在常德玉面前装了,而是直接走到一个灌木丛后面,随后运起意念从丰巢柜里,又拿出来2大捆铁丝接着干。
这一次,常德玉对于韩晓康,能够随随便便就从一个灌木从后面翻出来、在这个时期还非常珍贵的铁丝这一举动,只是略微感到有点吃惊。
但也仅此而已,没有更多的表情。
毕竟常德玉亲眼见过韩晓康,把那台奇奇怪怪的机器,给一下子变得无影无踪。
如今她对于韩晓康能从灌木从后面,再拽出来2大捆铁丝这一举动。
常德玉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我已经见过大风大浪,对这些小儿科的行为,并不觉得有多奇怪”的麻木
阿菊的小屋后院,大家都在各种忙活。
而远在好几十里之外的周敏,她也没闲着。
此时的周敏带着一大帮人马,刚刚赶到预定地界,顾不上休息,连中午饭都顾不得吃。
周敏藏身于下风口的灌木丛后面,用猎枪指着小猴子吱吱的脑袋。
一人一猴好说好商量的,反复确认对面的那个、位于悬崖中部的山洞,就是一群岩羊晚上的栖身之所。
收起枪,放过已经被吓得连屁股都发红了的小猴子。
周敏透过灌木丛的间隙,对着那个看上去并不是太大的山洞仔细观察一番。
然后大脑运转速度惊人的她,便迅速制定出了,给岩羊来个一锅端的狩猎方案:“武小杰,你带着江跃一起,把骡子背上的物资都卸下来。”
本来按照猎人的规矩,在任何时候打猎,都不能赶尽杀绝。
这不是因为山里需要养活的人越来越多了,周敏逼得没办法,所以这次出来打猎的时候,周敏已经暗自下定了决心:下手真的不能像以前那么温柔了,这次必须得狠点!
周敏指着灌木丛后面的那一小块空地,“暂时先将东西都放在这里,然后你再把骡子牵远一点栓好,免得那些岩羊闻到气味,吓得今天晚上不敢回窝了。”
武小杰做人虽然迷迷瞪瞪,但他无疑是懂得很多野兽的习性的。
所以其实用不着周敏做过多的解释,武小杰他自己也知道,绝不能让混身腥,骚味很大的骡子待在岩羊栖身的洞穴附近。
只因为警惕性很高的岩羊,它们的栖身之处,通常都有2,3个。
假如岩羊在其中一个洞穴附近闻到了异味,多半都会临时更换地方,直到它们下次过来的时候,再没有察觉出任何异常的情况下,岩羊才会继续在此地栖身。
等到把骡子背上的东西放好。
周敏打开其中一个大竹筒,里面放着早上周敏已经提前做好的饭团。
拿出两个饭团递给江跃,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的江跃一边吃一边问,“周敏姐,这个饭团里面为什么只放盐,却没放咸菜呀?”
“酸菜气味大,容易被岩羊闻见,为了以防万一,所以我就只放了一点点盐。”
周敏自己一边啃饭团,一边低声笑道,“怎么?江跃,你该不是嫌弃伙食太差了吧?”
“没,怎么会呢?”
江跃吃的狼吞虎咽,“我知道很多农村的小孩,都很羡慕我们住在城里的,认为我们有国家粮,所以吃的好,穿的好其实不是那样的。
反正我们家,时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经常还得靠住在乡下的外公,偷偷摸摸的给我们背上一点红薯过来救急。
要不然的话,我们挨饿的时候还会更多!”
江跃停止吃饭团,仰头望天,“以前我娘还在家的时候,我们挨饿的时间还少一些。
不过那些口粮,都是我爸和我娘他们自己忍着不吃,是他们一口一口省下来,让我和弟弟吃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