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其实谁都爱钞票(1 / 2)
小马一直都很崇拜自己的师傅。
整个县“汽车运输服务社”的货车开出去,王师傅无疑就是他们当中,开的最疯狂、最牛皮的驾驶员了。
在这个时期司机们开车,可不讲究什么交规.实际上,在富顺县这种小地方,其实相当于压根就没那东西。
再加上车破,路又烂。
遇到那种坑坑洼洼的搓板路,手艺再好的驾驶员也开不快。
因此急于赶时间的这些汽车驾驶员们,一旦遇到路况稍微好一点的时候,那不赶紧抓住机会,把汽车开的飞起才怪!
所以久而久之,大家伙儿崇拜的,真不是那种开的稳如老狗的驾驶员那种人,只会被别人嘲笑为胆小鬼。
大家最崇拜的,是像王师傅这种手艺过硬,八字更硬的疯狂司机。
开车受点伤,算什么?
风雨中哪会没点痛?
开车撞了山、或者是掉进了沟里?那.不算个事!
汽车运输服务社,有自备修理厂、自带修理工,你开的车不坏,他开的车老是完好无损?
他们往往3年左右,就能如愿以偿的当上见习驾驶员了。
而事后司机照样可以拿着一些票据,跑到他们本单位去报销,那就相当于驾驶员赚的外快了。
这笔钱,大致占整体运费的10%。
摇摇晃晃之中,临近中午的时候,王师傅总算还魂了。
这些学徒从一刚开始天天打水,洗车,擦车,给师傅端茶倒水,递烟,揉肩捶背这些杂活开始打熬。
有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用车单位,私下里需要给司机一笔“感谢费”、或是叫“辛苦费”、“劳务费”的。
千百年来,无论外面的粮食是宽裕还是紧张,无论是丰年还是荒年。
所以在这个时期开车,不怕你开的疯狂,不怕开的快。
而最终收获的高粱,都是由当地的粮站定点收购走了。
“现在王师傅你醒了,那还是由你来开?”韩晓康问。
韩晓康偏头,“也是什么?”
随后从牛皮公文包里,翻出那张属于保密级别的地图,开始仔细查看起来。
其实王师傅一直在冷眼旁观韩晓康的反应,刚才韩晓康那副神情很淡然,但是浑身上下散发出能让人感受到的杀气,整的王师傅也坐不住了。
这里盛产美酒,截止目前来说,卖的还不算太贵。
另外在来回的整个过程当中,司机的吃住费用,他自个儿是不掏钱的。
能力再好,过不了“大队和区公所举荐”这一关,啥也是白搭.包括上大学这些东西,那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大队部、和区公所这两级管理机构的。
“不,不用了。”
如果是有工作的人,哪怕他一个月的工资才20块5,咬咬牙,拿出1/4的工资,倒也能买一瓶来尝尝。
小马就很羡慕自己的师傅,胆子大,油水大,油门也轰的大。
在这个时期,大家都在疯狂追求大、大、大!
王师傅去把现金结过来之后,便招呼韩晓康将汽车开到镇子上,他这是要找邮电局,把收来的货款用“电报汇款”的方式,打到某个人的手上。
王师傅纵然天不怕地不怕,但他肯定也招惹不起这种麻烦,所以才千叮咛万嘱咐的,让助手小马一定要看好地图,替韩晓康把好方向.
等到汽车翻过一座大桥,此时就算是正式进入了QXN地界了。
只因为这方向盘,不仅仅维系着王师傅的饭碗,而且还捆绑着他的骄傲与耍横的底气。
所以这一路上不管是吃还是住,三个人倒是平摊的。
而这里之所以盛产美酒,那是因为此地有条河,河岸边耸立着很多很多的酒厂。
领导看见那些修理厂的师傅、学徒们,个个在那里晒太阳,你让人家领导心里怎么想?
因此广大的货车驾驶员,他们三天两头的、都会轮流着,去给这些修理厂的工人们找点事做。
王师傅凑过来问,“这样吧,咱们这次去潮汕那边拉海带,‘辛苦费’我只要一半,咋样?”
那是会招来很大很大的麻烦的!
不说被当场击毙吧,反正很容易被“请”到小屋子里,接受一番热情招待。
韩晓康隐隐约约明白了:原来这货车上装的高粱,并不是拿去喂南边的猴子、或者是漂洋过海拿去支援煤炭兄弟。
王师傅酒醒身上软,当即摇头拒绝把握放向,“小马,把交通地图册拿出来,仔细看好,千万不要开到不该开的地方去了。”
至此,
又等了一个多小时,酒厂里的搬运工将车厢里的粮食卸下。
货车就来到了一处整个空气中开始弥漫出浓浓的酒香,和发酵后的酒糟,那种特有的酸香味道的地方。
之所以这么做,其中固然有担心泄密的因素之外。
而是专门给拥有1000多种微量元素的高科技酿酒厂,作为生产美酒的原料的
那反过来说:这趟运粮之旅,可以从侧面证明,在小小的振兴区地盘上,隐藏着某位大佬。
除了方向盘没有助力,导致打起方向来非常费劲,离合器需要踩两脚才能离得开;刹车,需要连续刹两次半之外。
王师傅一声轻喊:“就这里,停车吧。”
“好技术!”
另外还有就是家里成分好、关系又过硬,他们会想办法把自己家的孩子,送到县汽车运输服务社当学徒。
但那个10%的“劳务费”,王师傅和小马可没打算放弃
现在王师傅他们拉粮食到酒厂来交售,已经相当于韩晓康抓住了他们一个小小的把柄。
这个时期的车,和后车的大货车差距也不是很大。
因为它是纯粹的酒,现在还没有沾染上金融属性。
你这不是存心让修理厂的职工天天没事做么.这样,不好。
大发展,大变革,大生产、大跨越、大放那啥.
非常迫切渴望拿到驾驶本本的小马,眼看着农民身份的韩晓康,竟然开车,比自家师傅还开的稳准狠。
“也是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对不对?”
王师傅迷迷瞪瞪爬起身,费了好大劲才看清楚,原来方向盘掌握在韩晓康手上,“没看出来啊,晓康同志你竟然会开车?”
长的,熬个5,6年,差不多也就能出师了;而有的学徒运气好、会来事,又遇到带徒弟师傅厚道的话。
身为一名生产队社员,韩晓康要是没有他所在的大队、区公所两级举荐的话,韩晓康永远也不可能拿到驾驶本。
在这个时期,很多单位需要用车,需要请司机跑很远的长途的时候。
县汽车运输服务社的司机们,是看不上乡镇上的、农机站那些开拖拉机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