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离开(1 / 2)
第168章 离开
奇形怪状的大石头上,宋辞躺在石头上,被一群小孩子围着,这些成天生活在村里的孩子,小脸红扑扑的,特别的活跃,偶尔腼腆害羞的时候,看起来可爱极了。
“姑爹!姑爹!起来玩老鹰抓小鸡。”一个小姑娘拉着宋辞的手,试图用力把躺着晒太阳的宋辞拉起来。
她叫唐诗姑姑,不是很亲的那种,也很很近的亲戚了。
所以,宋辞就是姑爹了,虽然还没有结婚,家里人也教她喊叔叔,但是宋辞拿着巧克力哄她,喊姑爹就给吃巧克力。
就这样,哄了好几天,她总算是喊习惯了,见面就喊姑爹。
虽然丈母娘在的时候有点尴尬,其他的时候,还是很美滋滋的,这种被人喊姑爹的感觉,就像是和唐诗已经结婚了一样。
“姑爹晒太阳,你和小丫丫她们玩,姑爹等会儿陪你们玩。”宋辞躺在石头上,晒着太阳,眼睛上盖着两片树叶。
不远处的草滩上,牛羊就零零散散的吃着草,也不用人管它们,相当的惬意悠闲。
有时候宋辞都觉得,来这里住,直接少走几十年的弯路,吃的自己种,住的自己建,上山有山果,园子里有水果,燃料是天然的,水是天然的,吃的也是天然的。
这种日子,和退休以后有什么区别?退休了都老胳膊老腿了,那有现在的年富力强?
老了还能干啥?吃不好,睡不好,玩不好,还不如现在多体验呢。
所以,宋辞特别爱放牛,以他的能力,只能放一只,多了放不好,躺着等牛吃饱,下午就赶着回去,美滋滋。
特别是,还有唐诗送饭,丈母娘也不让他下地,他干不好农活,只会帮倒忙。
就只放牛了。
“姑爹,那等会儿你要陪我一起玩哦!”小丫头在旁边不放心的开口。
宋辞点点头,答应。
这里的太阳真舒服,让人懒洋洋的不想动弹。
一群小孩子在旁边玩游戏,宋辞坐起来,拿着叶子,看着奔腾的小河,偶尔有孩子去河边,他就会喊回来。
他们特别喜欢去摸鱼摸螃蟹,这种山泉河流里,居然有螃蟹和小鱼,宋辞都没有想到。
“姑爹姑爹,伱家的牛要去吃包谷了。”小丫头指着黄牛说道。
宋辞看了看靠近玉米林的牛,拿着一颗巧克力晃了晃:“去帮姑爹把它赶走,奖励一块巧克力。”
来的时候,考虑到有不少小孩子,宋辞在县城买了一些吃的,想到哄小孩子用,没想到真的派上用场了。
带的零食,倒是哄了很多孩子的喜欢,想吃的水果的时候,还能让他们帮忙摘点水果吃。
别看他们小,干事情的时候可麻利了,不管是上树也好,还是下河也好,都熟练极了,宋辞都赶不上。
就是放牛放羊,宋辞都赶不上他们。
还有的小萝卜头,才四五岁,都已经会炒菜了,自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做饭,厉害的很。
宋辞觉得,以后把孩子放到这里来,也让他学会什么叫独立,什么叫生活,什么叫劳动,一定比城里待着要坚强健康。
农村孩子的韧性,是城里孩子没有办法比的,吃得苦。
“一人一个啊!帮叔叔看着牛羊,要是跑了,就和我说。”宋辞看着眼巴巴的孩子,一个个都发了巧克力和小零食。
距离镇上太远了,很多孩子很少能吃到零食的。
他们也会跟着大人一起去赶集,只是一年都去不了几次,因为路太远了,孩子不能一直这样走,伤身体的。
越是缺什么就越是喜欢什么,这些孩子也是这样,宋辞就像是一个神仙教母,总能拿出很多好吃的。
一点点零食,就足够让他们帮忙做很多事情,甚至他们还会觉得事情小,很划算。
就是成天在地上玩,一个个都和泥猴儿似的,看着有点点脏兮兮的,看着确实是于心不忍。
这里,好几次想建个学校,让孩子在这里完成启蒙,一直都没有成功,学生不多,老师也没有,条件不足。
上小学的时候,都是家长们轮流送的,一个人送一群娃,然后一个星期又去接回来,就这样轮换着,很操心。
一直到上初中,就是他们自己去学校,然后自己回来,起码是不用接送了。
高中就得假期才能回来了,周末都不会回来,来回的路费不算多,长期下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里,还是缺一个学校,缺一条公路。
宋辞拿着手机,给公司的负责人发了个消息,就当推一把,不管能不能成功,有时候,不能什么都想的那么势力,总得保持点善心。
就当是为了自己,再为了其他人。
收起手机,宋辞盖着叶子又躺下了,还是晒太阳舒服,虽然一群孩子叽叽喳喳的吵闹,这种享受,平时也感受不到。
远处的地里,唐诗妈妈看了一眼河滩,忍不住笑意,又看了看帮忙除草的唐诗:“小宋都开始教豆豆喊姑爹了。”
唐诗无奈的笑了笑,拿着锄头转身看了看宋辞:“他倒是自在,一群孩子被哄得团团转。”
这几天,宋辞和村里的孩子都熟悉了,比和那些大人都熟悉。
每天都会有孩子来门口问,他今天要不要一起去放牛,叔叔叔叔的喊的很热情。
唐诗是知道他用零食哄孩子的,不只是哄孩子,还和他们交换刺莓,交换水果,自己都和小孩子似的。
“也好,以后肯定很喜欢孩子。”唐诗妈妈说道:“村里的孩子都喜欢他。”
不能让宋辞帮忙做农活,只好让他帮着看看牛,唐诗则是帮忙做其他的,两口子,就像是在农村安家了似的。
眼瞅着都半月了,唐诗也没有说什么时候回去,宋辞也不急,倒是唐诗妈妈在考虑这个事情。
“他挺喜欢孩子的。”唐诗笑着回答。
“在家里也待了半个月了,这几天早点回去吧,工作要紧,一天那么多电话,就知道你忙。”她想了想还是说出来。
拿着锄头的唐诗愣了一下。
刚想反驳,就被老妈看了一眼:“我知道你工作忙,在家这么多天了,也够了,先忙你的。”
唐诗没有说话。
“到时候我自己过来就行了,坐飞机我不知道怎么坐,做高铁应该不难。”唐诗妈妈继续说道:“被耽搁工作,生活也离不开钱。”
没有回答她,唐诗低头除草,一如既往的熟练。
每天的电话确实是多,每天的工作也不少,都只能通过电话沟通解决,一天总能接到十几个电话,都是工作的。
这些事情,老妈知道不奇怪,只是唐诗想多待几天。
工作生意固然重要,老妈才是最重要的,无可代替的,生意不好可以换,工作忙可以推,这些年,难得这样在家待这么久。
上班了,才知道什么叫身不由己,赚钱就离不开,不赚钱又活不了。
“我晓得!”唐诗回答。
“晓得就行,这几天安排一下,该回去就回去了,那边的事情更重要,比在家帮我除草重要多了,要分得清轻重。”
被老妈劝了好一会儿,唐诗才答应。
先回去忙几天,然后就和宋辞去他们家,回来就安排两边的爸妈见面,谈谈亲事,然后就准备结婚了。
一说到结婚,事情就多了,到时候更没有时间工作了。
今年大概能把结婚的事情忙好,就算是不错了,工作上,不好兼顾,有什么大发展是不容易了。
求个稳住就好了,结完婚以后,再努力发展公司。
“过去他们家,自己勤快点,你是媳妇儿,和他不一样,别坐着就坐着,机灵点。”唐诗妈妈给她传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