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卢植的暗示(2 / 2)
卢植摸着下巴,皱着眉头说道。
不过当他得知周昕被李济直接免职遣送回会稽老家的时候,他的神情同样也是微微一僵。
在他看来,李济的做法同样是不合乎大汉朝廷的法理,太守的免官应该是中央朝廷来做才对。
“不仅如此,周昕、王獒以及刘繇他们已经暗中组成了联盟,欲图阻挠我将刘繇这个逆贼除去。”
“逆贼……”
当卢植听到李济将刘繇称作为逆贼之后,脸色也是顿时一沉。
不过随后他想起刘繇早已经被朝廷免去扬州牧的职位,还公开同李济争夺扬州,这样的举措不是逆贼又是什么。
相较于李济私自免去周昕的官职,刘繇这一逆天的做法,才是更加危险和不合乎法理。
“卢公,虽然丹阳郡的战事才刚刚结束,但我已经做好了南下进攻王獒的准备。等到豫章郡被我成功收复之后,便是要准备跨江进攻刘繇了。”
李济这边说着,眼睛却是落在卢植的身上。
上一次他邀请卢植出山的时候,对方一听到自己要去进攻刘繇,脸上顿时露出犹豫以及抗拒的表情。
这说到底卢植还是顾及着刘繇汉室宗亲的身份,所以迟迟没有答应李济的邀请。
然而这一次李济并没有看到卢植脸上的神情变化,似乎早就猜到李济会向他提出这个问题。
“虽然安民的水师实力极为强悍,但长江的危险可不只是大船所能够弥补的。要是刘繇派遣重兵镇守在历阳县的话,恐怕安民的水师不付出沉重的代价都无法能够登陆上岸。”
卢植平淡地说道。
这一次他并没有躲避着李济的暗中提问,反而还向李济提及到自己的顾虑。
卢植有如此表现,很明显是在向李济表达着一个特殊的信号,他卢植想要在他这里出山,哪怕是对方刘繇这个汉室宗亲也不会顾及。
脑海中的思绪如闪电般掠过,李济顿时露出一个笑容,轻声笑道:“卢公说得不错,要想跨过长江这道天险,要么通过传送其他的传送阵越过长江,要么就是在这天险上付出代价,强渡长江。”
长江确实是防御江南四郡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阻碍李济向外征讨的第一道难题。
历史上的孙权为了争夺合肥县,在江淮之地夺得一块立身之本,都不知道在这上面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但最终都无法突破出去。
虽说李济不是孙权,而麾下的武将文臣也不是东吴那帮世家子弟能够相比较的,但要想越过长江,同样也得需要想出其他的办法来。
当然,也可不选择跨越长江通过江淮之地去进攻中原,李济也可以效仿孙权去争夺荆州的掌控权,从襄阳出兵威胁中原和洛阳八关。
但这样的办法可比跨越长江所需要的时间要长上太多了。
首先李济就需要从豫章郡去进攻柴桑、江夏,跟站稳脚跟的刘表争夺荆州的归属权。
与其要拿下一个大州,李济倒不如想办法渡过长江把庐江郡跟九江郡拿下来,占据部分江淮之地。
等到日后时机一到,李济就可以进攻豫州、徐州,同北方群雄争夺关东之地。
而李济要想渡过长江,刘繇自然是第一个不会答应的,否则一旦被李济过来的话,他的势力第一个就得被灭。
“安民说的不错,要么通过传送阵输送兵马去进攻九江郡,要么强渡长江去与刘繇的兵马争斗,不知道安民觉得哪一种办法更好。”
“那肯定是通过传送阵去进攻九江郡最好,但江北的诸多势力,哪里会轻易让我们的兵马使用他们的传送阵去进攻刘繇,他们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去收复九江的,这样做的话无疑是将将士们送入虎口中。”
外面的诸侯也不是傻子,怎么会眼睁睁地看着李济用自己的传送阵然后去扩张地盘去。
距离刘繇最近的诸侯只能是豫州的袁术了,但袁术向来跟李济不太对付,近日似乎也有对九江郡动手的意思,面对李济的传送阵请求,他又岂会答应。
而江东猛虎孙坚倒是跟李济有着深厚的交情,但是这时候的孙坚明面上跟袁术是合作关系,但实则上是附庸关系。
上面有袁术压着,一旦被发现的话,不仅李济有麻烦,孙坚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卢植看着李济愁眉苦脸的样子,微微摇头失笑道:“安民说的不错,只不过安民你却是少算漏了一个人。”
“何人?”
“庐江郡太守陆康。”
“陆康?!”
李济惊疑地说道,但随后反应过来之后,一巴掌拍在额头上。
卢植口中的庐江郡太守陆康,可是出身是吴郡陆家,是这时候陆家家主陆纡的弟弟。
吴郡陆家已经完完全全投靠了他李济,家中不少优秀的子弟,诸如陆议,也就是未来的大都督陆逊,都被李济放到了国子监进行培养。
就连陆康的儿子陆绩也没有幸免,通过之前跟陆纡达成的协议,也是被李济抓到了国子监之中,受到卢植、蔡邕等人的培养。
可以说,陆康最大的软肋,吴郡陆家的人质,他们的生死都被李济掌控着。
“陆康忠于汉室,即便有着陆绩的威胁,也未必会答应我的要求。”
虽然卢植的想法不错,想要通过陆康跟吴郡陆家的关系,成功与庐江郡搭上关系,但人越老脾气越犟。
李济担心这一威胁下去,不仅没能让陆康答应自己的要求,反而还将对方逼到刘繇的阵营之内,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似乎看出李济的担忧,卢植却是笑着说道:“安民却是有些忘记了,在黄巾造反之前,我曾经在九江郡、庐江郡这两座郡城内担任过太守职位,并且还调遣兵马镇压着当地的蛮族。或许因为时间的流逝,不过我在这两座郡城内,还是有不小的声望的。”
“卢公,你这是……”
李济听罢,眼前顿时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