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山海关大戏(1 / 1)
第49章山海关大戏 陈兵山海关的李自成在察觉到自己的权威已然动摇之后,不得不醒悟了。 就算攻破北京后可以肆意紫醉金迷,酒池肉林,可这要是死了就享受不着了! 同样的的他手下一众将领都有这种想法。 就算只有几日,那肆意奢靡放荡的日子,还有从那些狗官手里抠出来的堆积起来犹如山峦一般的金银,实在是无法割舍。 所以悬在北京上头的吴三桂必须得安排妥当了,他们才有心思继续享受,继续向南征战。 至于建奴。 箭书之中写的很明白,对吴三桂逼迫过甚会逼得他投靠建奴。 不然若是把建奴单拎出来,李自成如今并不怎么把建奴放在眼里。 虽然这个想法略有些自大,可接收了巨量大明降军,以及这段时间接收并收拢大明武备后。 李自成手头兵力已经异常膨胀。 之前进北京时说是百万大军,其实精锐老营加上第二梯队的士卒,充其量也就十万出头。 现在才是真有些百万大军的样子。 只是由于拷饷之过,导致这些兵力异常散乱且不好指挥,李自成本人对手下大将的控制度也下降了不少。 所以大军把目前占领区域内的百姓祸害的不轻。 这也导致在抵达山海关之后,李自成在北京时颁布的,顺应箭书上用于提升占领区稳定度的一系列方案策略效用大减。 但其军势虽然在飞速腐化,可依旧因为满清与吴三桂这些外部威胁而勉强团结在一起。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可军事强权的屠刀之下,终究是有一部分被吃下的资源来到了前方。 所以,此时身处山海关的闯军颇有些旌旗蔽日的意思。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拥有整整三千五百多门大大小小的火炮,分作数个火炮阵地,其中距离山海关最近的,只站在关口城墙上就能看的清楚。 总之,李自成的势头看上去很猛。 而建奴那边。 后方似乎很安稳,没啥好说的。 主要就是入关这一块儿。 自四月抵达山海关时,受到吴三桂求援的多尔衮本来觉得这山海关就是伸手就来,踏过去之后就能入主中原,于是带着诸多贝勒大将就来了。 你都向我求援了不是? 裂土以酬? 谁稀罕呐! 咱们以前可是死对头啊,你向我求援! 这不就约等于投降归顺了不是? 希望很大! 可真来到山海关前之后,多尔衮发现事儿似乎和他想的有些不一样。 本来应该气势汹汹围攻山海关的闯军,此时在山海关的另一头安营扎寨,虎视眈眈,据说火炮阵地都修到山海关眼皮子底下了,双方居然一个炮子都没有打过。 反而是书信礼品往来不断。 如果不是吴三桂也在努力向他送来书信,其中多有与他一起和兵揍李自成的意思,且同样没有向清军动手的势头,不然多尔衮都要以为吴三桂已经投了李自成。 来这一手求援是为了把他招来,然后一起猛揍他。 总之,对多尔衮来说,眼前诱惑很大,风险也很大。 但谨慎起见,他不得不将阵地往后退了五里,同时开始各种寻求绕过山海关,以获取闯军情报,同时也是在寻找合适的劫掠目标。 管他有枣无枣,先打一竿子。 如果最终没法入关,那么趁此机会再掠夺一些人口和财富也好。 而吴三桂呢? 他现在乐呵着,也烦恼着呢。 满清与闯军都想将他拉拢到己方的阵营,两个月下来,双方的筹码都开到了裂土封王,这个筹码完全符合吴三桂与其手下众将的最高预期。 李自成那边更是先给他封了一个侯爵,表示自己称帝之后会立刻封他为王,还给他送来了好几个月的军饷,诚意满满。 但考虑到之前有投降满清的人封了王爵的如今过的都挺不错,有这些个前车之鉴,满清的王爷分量就要比闯王手下的王爷高了许多。 可是! 投降满清他膈应人啊。 一下子,双方平了。 烦恼之间,吴三桂先向满清要点粮,再找闯王要点钱,身份地位处境摆在这里,不怕他们不给。 随后,他想起了自己的初衷。 咱也是大明的臣子啊! 叫建奴来是为了让建奴锤闯贼然后自己捡漏啊。 可现在这局面怎么回事呢? 果然当初不该龟速勤王的! 不过为什么送去南方的信没有回音呢?咱现在好歹也还是大明的平西伯吧! “大致就是这样了,平西伯送来的信件陛南边的陛下也看了,但却没有回信的意思,据王公公说,南边的陛下对平西伯意见很大。” 听锦衣卫说完,缓缓骑马渡步的朱由检也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这位提前上位的隆武皇帝嘛,看不惯吴三桂很正常。 年轻时就是典型的热血愣头青,被关了十几年才关的勉强老实些。 在原来的历史上即位还不到半个月就要御驾亲征,可见其头铁的顽疾关大牢都关不好。 后来被郑芝龙卖了,逃亡的路上都在死命的翻书,妄图找到绝境翻盘的方法。 但不管怎么说,打逆风局,这种不屈的精神很重要。 而且就算照着朱由检给他安排的路子做,那隆武皇帝也只是从一个傀儡变成了半个傀儡,发挥不了太多。 这也是为什么朱由检选择让他即位的原因。 只是从锦衣卫口中得来的信息,这朱聿键干的还挺不错。 仰仗郑鸿逵手下与锦衣卫与郑成功两人,在朝堂与地方上都渐渐的有了自己的声音。 且成功的将郑芝龙一手遮天的权势,渐渐开始转变为郑家内斗。 妄图挟制皇权是吧。 那你挟制正在实行皇权的伱弟弟和儿子吧。 对于这两位,朱由检某种意义上可比郑芝龙都了解他们。 “他干的挺不错的。” 朱由检发自内心的赞叹一声,随即开始消化从锦衣卫处得来的情报,并从其中剔除他们作为情报获取者的判断,留下客观信息。 李自成势大,但这势头越发的空虚了。 看似强盛的雄兵,其暗地里的虚弱超乎想象。 大军不止是祸害了当地百姓城池,更因其军势混乱,让中原地带在小冰河时期频发的旱灾,蝗灾,瘟疫,鼠疫无人顾忌管辖。 估计此时,瘟疫已经开始在他军中泛滥了。 满清也快要抗不住了,依靠压榨农奴建立起来的封建奴隶制社会,其生产力相当低下,加上此时可不是什么秋高马肥的季节,此时兴兵,每一刻都是损失。 能扛到现在,靠什么呢? 靠哪怕现在有国破家亡之危,中原俨然在天灾人祸之下变成鬼蜮,也依旧不忘吃里扒外,冒险给大清运粮的晋商。 而吴三桂。 此时他很悠然,自以为选谁都可以,甚至还有心思与南明联络,三头下注。 就是不知道他明不明白。 另外两个人。 快要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