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龟驮城(1 / 1)
李平安去书院的事情鲜少有人知晓。 至于赠给春秋和夏蝉鱼。 除了当事人,也只有景煜知晓。 从这点来看,这蛇妖的话确实可信。 见李平安不再戒备,蛇妖和善地笑了笑。 只是那笑却比哭还难看,十分瘆人。 李平安道:“你还是回去吧,修行一事我一无所知,不要白费力气了。” 蛇妖犹豫了一下,“在下既已至此,还是将先生送到广陵府的为好。 一来,难免有些宵小之徒,打扰先生清修。 在下虽本领不大,但是对付这些鸡鸣狗盗之辈,还是足够用的。 二来,若是老师问起,在下也好有个说辞。” 恐怕这第二才是最主要的吧。 李平安猜透了对方的心思,倒也没有揭穿。 对方即是书院之人,自己便要给几分薄面。 毕竟欠了书院那么大的人情。 李平安说,“那便随你吧,只是你这个样子会吓到人的。” 蛇妖当即一甩蛇身,不消片刻便变化出了四肢。 只是身上的皮肤还是苍白无比。 蛇妖不知用了什么神奇的物件,取出来一件黑色的斗篷给自己披上。 学着人的模样,拱手道:“在下书院子房。” 子房? 李平安笑笑,倒是好名字。 草上飞对于路上多了一个同行的妖怪一事,很是抗拒 李平安做了许多保证,这蛇妖不会无缘无故伤人。 草上飞才稍稍安下心来。 子房信誓旦旦地说道:自己之前吃的都是有恶果的人。 草上飞没有恶果,所以并不会吃他的。 李平安有些好奇,“你能看出一个人的恶果与善果?” 子房点了点头,“在下刚得灵智,便拥有了这项天赋。 在一次游历时,意外遇见了钟大家。 老师说我天资聪颖,是修行的苗子。 于是便问我愿不愿意入书院修行。” 果然,能被书院录取的人或非人,绝对是有某种特殊的天赋或能力。 “那我是恶果多一些,还是善果多一些?” 李平安又问。 子房恭敬的说道:“先生并无恶果。” “哦,难道我全是善果?” “先生也并无善果,无善无恶,子房什么也看不出来。” 李平安微微有些错愕。 想起之前钦天监的副监正说自己是天罚之人,没有业力因果。 或许跟这个有关系。 怪不得子房觉得自己奇怪。 子房心道:“先生定是有大神通的人!” 子房至今为止看不透善恶果的人,只遇见两个。 一个是老师钟大家,一个是书院的院长。 现在又多了一个李平安。 龟驮城。 是一座小孤岛,三面环水。 城形如龟,俗称“瓮城”,民间称“龟驮城”。 传说瓮城每逢夏季,洪水泛滥,巨浪过树。 所以有神龟驮城,让瓮城永无水患。 李平安想着在这儿多留几日。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自然是要四处走走,长长见识。 最关键的是听草上飞说,这龟驮城的火锅是一绝。 再加上这天气转凉,吃一些铜锅,再饮一杯酒。 晚来骤雨,天欲冷,瑟瑟秋风。 看庭堂,笑语欢声,其乐融融。 一碗麻酱撒香蕈,三盘肥羊酒满盅。 铜锅亮、香汤白雾熏,辣油红。 一头沉,自锡盟。 黄瓜条,肉鲜浓。 韭花香油葱,味各不同 李平安的味蕾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过了码头,走入城中。 只是并未有想象中的热闹。 龟驮城的百姓大多麻木,来来往往。 却是透着一种诡异的安静。 随处可见有神龟造型的建筑,还有一些身着奇怪服饰的人。 巨大的神龟雕像,俯瞰着这座小城。 透着一股诡异的压抑感。 草上飞解释道:“龟驮城因龟神的保佑才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所以当地官民无人不信奉龟神,以其为尊。 甚至还诞生了一个特殊的教会,“神龟教” 在当地神龟教教主的权力,甚至要大过当地的县令 如若在龟驮城有人不尊敬神龟。 轻则人头落地,重则亲族都要受牵连。” 李平安问:“官府不管?” 草上飞道:“凡事皆有两面,这龟神教虽然飞扬跋扈。 可是对于龟驮城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更何况有龟神这个名号,龟驮城在周边地区也算是颇有名望。 否则就这个小城,谁能想起来。 也因此每年得到的拨款,收上的赋税都是其他县的几倍。” 李平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世间从来都是非黑非白,而是一道精致的灰。 走到这里,三人都有些饿了。 由草上飞带着走进路边的一家客栈。 各种冬日火锅在各地都是十分常见的佳肴美味,民间有“暖冬”风俗。 时常有人举办“暖炉会”,吃的便是这火锅。 能吃的东西几乎都能涮上。 “我跟你说这家的火锅绝了!我之前吃过一次,别的地方的火锅就再也吃不下去了。” 草上飞兴致冲冲地说道。 很快的工夫,小二便端上来了热气腾腾的铜锅。 热气翻滚。 肥羊肉,肉丸,血豆腐,各类蔬菜在铜锅里滚烫交融,香气四溢。 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 李平安囊中羞涩,好在子房出门时带够了银子。 李平安便写了欠条,想着等有钱的时候还给人家。 毕竟人家一个小蛇妖,每月在书院的月利也不多。 小二端着另一个火锅,来到院子里。 将火锅放在老牛的眼前,嘴里嘟囔着。 “真他娘的奇了怪了,头一次见人给牛吃锅子的。” 老牛翻了个白眼,没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