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合作(1 / 1)
第82章合作 狄野提出开源理念之后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在网络和现实中都遭到了冷遇,Cfido上绝大多数回帖都是冷嘲热讽,现实里虽然不至于如此恶劣,但也基本被无视了。 比如刘少松虽然认为“开源”的提法比自由软件运动更精准,却没有大力提倡的兴趣,费院长则认为“开源”有助于提高云大计算机学院的名声,但也仅此而已。 徐家福教授是第一个真正重视开源理念的人,之前仔细研究过那几篇开源文章,询问了狄野很多深刻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有两个,一个是开源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另一个是开源社区在对抗微软和IBM这些跨国公司时,真正的优势是什么。 《论语》中有句名言,叫做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徐教授提的第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正名”,问为什么要开源,狄野给了一个很崇高的说辞——打破垄断,降低人类学习和使用知识的成本。 第二个关键问题则是“言顺”,问开源为什么能成功,狄野给出的答案不是“自由”、“免费”、“安全”等90年代大行其道的说辞,而是论述了两个那几篇开源文章中没有说清楚的东西——场景适应和技术倾销。 “以微软和IBM为代表的闭源企业,只能根据有限的用户反馈,用长达一两年的周期研发软件,因此他们的产品不能满足所有的使用场景,也不能及时适应使用场景的改变……” “我就拿微软的Office举例吧,它是根据美国人的办公场景设计的,然而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办公场景是不一样的,因此有些功能在美国很受欢迎,但是在中国毫无用处,而有些功能中国很有用,Office却不提供,如果是开源软件,则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场景进行定制。” “再比如Office4.0是去年1月份发布的,之后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万维网开始崛起了,但是以Office的研发速度,5.0要等到今年8月份才会发布,中间有长达1年多的使用场景处在空白状态,如果是开源软件,会在用户的主动反馈下迅速填补这个空白,从而抢占市场。” “而场景适应带来的优势,最终会演变成技术倾销,因为开源软件免费开源的特性,能吸引大量科研机构以及中小企业使用,这些用户出于学术以及商业利益考虑,会根据自己所处的场景,积极主动参与开源软件的研发和维护,一旦形成技术依赖,就会像滚雪球一样挤压闭源软件的市场份额,从而达成倾销效果。” 这套理论是21世纪互联网发达之后才被总结出来的,在1995年显得非常新颖,让徐家福教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打电话叫了几个教授过来,把他和狄野之间的交流改成了一场小型的研讨会。 金陵大学的教授个个来头都很大,但狄野有小红花护体,自然不会怯场,旁征博引,口若悬河,把回炉再造的开源理念重新阐述了一遍,最后总结道:“我认为开源和互联网结合之后,会抹平国内外计算机行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知识落差,有了短时间内追上甚至超越欧美发达国家的可能,所以我会坚定不移的推广这个理念,也希望各位师长能多多支持。” “说得好,年轻人就应该有这样的志气!” “这套理论听起来没问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早就这么实行了,他们的伯克利软件套件以及伯克利软件协议就是典型例子,培养了很多优秀程序员。” “学术上是可行的,但商业上未必,美国早就有了互联网,自由软件运动也一直是开源的,搞了这么多年,并没搞出什么名堂。” “咱们国内所有软件公司加起来,一年的营收都没有微软一家公司的零头多,如果硬碰硬,肯定打不过,所以不如试试开源的路子,走群众路线,说不定反而有一线生机。” 狄野对几位教授的争论和疑虑并不意外,因为国内高校第一次大规模接触开源软件,要等到1995年底CERNET建成之后。 CERNET也就是俗称的教育网,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很多开源软件,所以在建成之后,华南理工创办了国内第一个互联网软件镜像站点SunSite,这才让Linux、Apache以及其他优秀开源软件在各大高校之间流传开来。 在1995年3月份的时候,Linux已经成了气候,有不少商业应用,但是国内却对其一无所知,因为Linux第一次进入中国并不是通过互联网,而是1994年夏天一位名叫宫敏的博士用软盘从芬兰带回来的,只在京城几家科研机构里流传,南方高校并不知晓。 不过就算金陵大学的教授们知道Linux,狄野也不打算用它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因为在此时此刻,Linux是自由软件,不是开源软件。 所以想要让开源理念落地,和自由软件区分开来,必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志性产品作为样板,而这个产品狄野早就准备好了,那就是浏览器,因此他在来金陵之前,不顾夏芳菲的诱惑,熬夜打字赶稿,写了HTML、CSS以及JavaScript等技术的前瞻论述,想以此来引诱金陵大学派学生加入他的研发小组。 “各位老师,我刚才说了,开源和互联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而两者融合的桥梁就是浏览器,所以我自己编写了一款开源的浏览器……” 狄野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自己编写的浏览器以及未来的研发计划完整讲述了一遍,成功引起了几位教授的重视,徐家福教授更是扼腕叹息,说他如果能年轻两岁,一定会亲自去云城大学把狄野抢过来——根据1983年颁布的高级专家离退休规定,超过70岁的教授只能做研究以及著述工作,不能再带研究生了。 “狄野,你报考了我们学校,却又不来读研,让我们空欢喜一场,说不过去啊!” “徐教授,故土难离,不能来金陵大学读研,我很遗憾,也很抱歉。” 狄野讲了几句场面话,然后拿出一张银行卡,说道:“为了表达歉意,我决定向金陵大学捐赠20万作为科研经费。” 几位教授面面相觑,表情比刚才看到浏览器的时候还要精彩。 金陵大学90年代中期在学术上硕果累累,教育部评选名列第三,仅次于清北,但在经济上却处在极其窘迫的状态,差点被浦口那边的新校区拖得破产了。 金陵大学的老校区位于市中心的鼓楼区,面积只有700多亩,无法容纳越来越大的教学规模,于是从1987年开始在浦口建设新校区,由于财政拨款迟迟没有到位,导致科研经费严重不足,最惨的时候欠了一大笔工程款,连教师工资都发不出了。 现在狄野一见面就给了20万,教授们自然喜出望外,几乎没怎么推辞,立刻打电话通报给了学校高层。 雪中送炭,无往不利,接下来狄野享受了超规格的待遇,不仅得到了校长的亲自接见,还如愿以偿的拿到了想要的东西——金陵大学计算机学院会选派5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去鹏城参与浏览器的研发。 晚上回到酒店的时候,狄野站在套房的玻璃窗前,看着灯火点点的夜景,踌躇满志的嘀咕道:“等再过几个月赚到大钱了,弄个开源教育基金会,到处砸钱,享受一下当金主爸爸收割人才的快乐。” 感谢书友“Yang沅滢”的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