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第304章 三路伐金和宋军的诱铒?(2 / 2)
但窝阔台当时并没有反应,所以圣旨一直放在燕京。
现场立刻有人提出置疑,但窝阔台说,之前咱们正面硬刚金国防线,打的不好,我现在决定按父汗的来。
他一口一个父汗,就是要表态,这联宋灭金,借道伐金的事,不是拖雷提出来的,是成吉思汗提出来的,他只是按照成吉思汗的遗愿伐金。
窝阔台继续道:“还请四弟以大局为重,借道伐金,是父汗的遣愿,此等大事,关系我们灭金的成功与否,千万不要以私人喜好,擅自与宋人开战。”
“很好。”窝阔台会心一笑。
速不罕道,金国早就坚壁清野,小的县村都没什么人,全部迁往各大城和潼关以西了。
如果蒙古能借道宋,金朝感受到危险,肯定要从潼关征兵过来救援。
“如果有恶狼和你争头狼?即便那是你的兄弟?”
“还请大伙务必暂时先忍一忍。”
确实,赵与芮写道圣旨给蒙古人,简直滑滑天下之大稽,前所未有的笑话,连没文化的蒙古人都觉的好笑。
招降吐蕃的事,他在历史上也是经过多次,从1240年发兵攻打吐蕃,到1247年招来共坚赞会谈,前后经过七八年时间,以战逼和,这才终于与吐蕃谈好归附的事。
很快大厅里只余下窝阔台和儿子阔端。
阔端见四下无人,上前小声问父亲:“为何让四叔带领这么多兵马?不是要消他的兵权吗?”
窝阔台这会也不想和宋人翻脸,所以不希望拖雷破坏联盟之事,等灭了金国后,咱们可以再收拾宋人。
窝阔台说的也不无道理,你嘴上说说,谁会降你,肯定要先派兵去打,打怕了他们,他们才会降。
拖雷一路黑着脸,带数百骑来到凤翔城下。
“必要的时候,咱们可以请宋人一起出兵,合攻金国。”
话说到这份上,拖雷也没办法。
很多后来的汉人万户都慢慢出现在历史上。
此言一出,现场又是一片哗然。
这会他人微言轻,说完后发现四周也无人响应他。
拖雷本想告诉窝阔台,从原西夏那边得来的消息,宋军哨骑已经进入西夏境内,还占据了叠州,封住了前往吐蕃的道路。
这会到处用兵,那能分出精力去打吐蕃?
别人不说,拖雷就第一个不同意,拖雷正打算对宋四川用兵,你要打吐蕃,拖雷的兵马肯定要被分出。
拖雷顿时脸色气的通红。
窝阔台公然揭短,摆明故意的,而且当年他不是败,只是撤退而已。
双方一时陷入僵持。
窝阔台走后,留给拖雷四万精骑,其中大部份都是成吉思汗留给拖雷的精锐,也有一小半其他各族仆从军。
拖雷笑着摇头,又问:“凤翔城宋人守将是谁?”
加上拖雷手握精兵,是谁都不会安心。
窝阔台这时不动声色看了眼斡陈那颜,斡陈那颜立刻道:“皇帝兵变?夺自己的权吗?”
速不罕道:“守将不知,知府好像是郭正孙,宋人很多知府、制置使,都算是当地守将。”
中间脱察剌多次冷笑,说宋人朝局混乱,官员腐败,皇帝胆小而无能。
他在城外不远先处绕了几圈,发现方圆二十里内的大树都被砍断,气的都乐了。
拖雷大声道:“臣弟知道怎么做,请合汗放心。”
四周贵族们一片哗然?人人莫名其妙。
有个年青的身体往前一站:“父汗。”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蒙古人崛起的同时,就是一部内斗的历史。
要么根本不是兵变夺权,要么就是赵与芮优柔寡断,非常无能。
说到这里,窝阔台拿出赵与芮的圣旨道:“宋人皇帝已经为我们写了圣旨,有此圣旨,借道之事,应该不是很难。”
拖雷将帅府移驻平凉,距离凤翔极近。
拖雷狠狠盯着窝阔台,并没有解释,只是一把抓住了圣旨。
原历史他是派人到凤州传信的,并且信中极为嚣张,要借道,借师(舟师),借粮。
成吉思汗这战略是没问题的,不过在历史上他算错了一点。
窝阔台故意把所有压力放到他这路,但他却不能拒绝。
阔端立刻咬牙道:“也不能手下留情。”他听到这里似乎明白了什么。
因为窝阔台当时正在猛攻金国,他认为可以凭自己的实力,正面攻破潼关和黄河防线。
他没想到窝阔台想弄死拖雷,所以提前把消息透露给金国。
因为当时他已经派人攻破大散关,进入宋军三关五州之内。
这是年青的阔端第一次展现他的军事和战略能力,眼光独到的看到吐蕃的作用。
“四弟有没有信心?”
拖雷奇怪的看了眼速不罕:“当年父汗带我们灭夏时,凤翔就是郭正孙,现在还他是?”
“四川向来自主,圣旨有时也不一定管用。”
之前速不台率四万大军,在倒回谷被金兵大败,这让窝阔台知道,如果金兵早有准备,拖雷带四万精骑过去,也不会好过。
王檝和脱察剌都愣了下,不知怎么说。
阔端这会才二十多岁,正当年青,他突然向窝阔台道:“吐蕃与宋金西面相邻。”
王檝在一年多前就进了临安拿回了宋人皇帝赵与芮的圣旨,得到了可以借道的保证。
窝阔台听罢还是暗暗点头,没想到小儿子还很有战略眼光的。
“我知道四弟你曾经在临兆府被宋人打败过。”
拖雷这时的心里肯定是在问侯窝阔台全家母性的。
这次速不台又投向拖雷,使拖雷手中实力大增,越发让他感受到了威胁。
但郭正孙,实际已经在凤翔超过三年。
金国也早早集合好兵马,以逸待劳打了拖雷一个措手不及。
“哈哈哈。”现场一片哄笑声。
果然,窝阔台说完后,拖雷也马上道,吐蕃的事不急于一时,现在还是灭金为重。
所以窝阔台似乎心眼小了点,不顾大局一直想弄死拖雷,当然,拖雷当年拖了两年不开会,一直占据监国之权,肯定被窝阔台忌恨上了。
吐蕃当然重要,将来打宋朝也好,打大理也好,都得从吐蕃走。
窝阔台脸色稍缓,他慢慢松手,圣旨终于被拖雷拿到手上。
他用力一拉,居然没能拉过圣旨。
六月,拖雷准备派人到凤翔传话,要求借道伐金,并称有宋人皇帝的圣旨。
四周的蒙古贵族们都笑了。
看他还在犹豫,窝阔台故意道:“四弟若是没有把握,不敢去借道,此事,朕再另派他人?”
拖雷脸色铁青,知道跟他们说这些是白费口舌,因为窝阔台很想证明他的能力,所以拖雷提出来的,窝阔台肯定要反对,无论合不合理。
“你们把这附近都屠了?”拖雷奇怪道,我都看不到几个活人。
当时的宋廷四川制置使杜如渊迫于蒙军压力,还真答应给粮二十万石。
王檝和脱察剌纷纷摇头:“好像他夺权后,没杀过人,只有一个不知名的大臣,摔死了。”
“圣旨给我,我去宋境商变借道之事。”拖雷只好道。
嘶,拖雷又是瞪起眼睛,差点跳起来。
成吉思汗这段话的意思,金朝目前的精兵,基本集中的潼关一带。
速不台应该猜到了拖雷的意思,当下也不再出声。
不过这时场中另有人突然出声了。
所以拖雷能不能借道伐金,成为重点,
他借道伐金不但能吸引大量的金兵,还有机会在河南腹地打崩金兵主力。
所有蒙古人听完后都笑了。
因为赵与芮专门接见过郭正孙,知道郭正孙对当地很了解,就让他一直驻守当地,但朝廷会弥补郭正孙,替郭正孙儿子升官。
“也客那颜。”速不罕上前。
关键是,原本凤翔城外还有凤翔守军囤种的夏粮,拖雷这个时侯过来,是打算一旦借不了道,先动手收割抢一波粮,没想到宋军提前收割,城外夏粮已经被清光光。
拖雷听到郭正孙在当地已经这么久,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你带着圣旨,去见郭正孙,他若愿意投靠我大蒙古。”
“我替他请侯封爵,最低为万户。”
感觉到四川似乎比较自立,拖雷下意识认为,可以招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