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时间站在中国一边(1 / 1)
当国家是一个整体时,许多事情处理起来就会简单许多,对于现在的王启文来说许多事情正在变的简单。 在依靠着军管会将主要地区控制住后,中国对英国的反击猛烈了许多,这一次的市场份额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只不过是稍稍提高些德国商品的份额,英国人就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仅仅一周后赫德与窦纳乐就换了口气不再张口闭口的威胁了。 但外交部门此刻依旧心惊胆战,马建忠最近只要遇到林永升,刘步蟾等人就会询问海军情况,询问是否有把握在外海拒止英国海军。 这样的表现更加坚定了王启文首先对外交部下手的决心,事实上就在王启文手边已经摆了好几份档案,未来的外交部长要从中挑选。 “看起来,他们确实准备服软了。” 王启文看着秦炳辉送来的情报,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这一回合中国看起来要赢了。 “王部长,您真的不将这份情报告诉马部长吗?这对于外交部的谈判会很有利。” 专门来送英国情报的秦炳辉忍不住出声问道 “完全不需要,因为我很快就会亲自介入这次谈判,马部长退休的资历到现在为止已经攒够了。” 王启文随意的挥了挥手,一个即将退休的老人没必要了解这种比较机密的情报。 “王部长,外交部长马建忠与英国公使窦纳乐以及赫德先生请求与您会面。”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秘书走进来告诉王启文英国人已经来了的消息。 “看看吧,就算我不去找他们,他们也会主动找我的。” 王启文将情报收好,然后将桌子上那几份档案交给了秦炳辉。 “关于这几个人我还需要一份完整的档案,他们的身世,性格,家庭情况,求学情况都要记录,尤其是这个唐绍仪,最好做出一份粗略的分析报告。” “是,部长先生。” 秦炳辉点点头,拿着档案离开了王启文的办公室,等他离开后王启文才让人去将英国公使等人请了过来。 “王部长,不,应该说未来的总统先生,本人很荣幸与您会面。” 刚一见面,窦纳乐就不知道处于什么目的说出了这样很刺耳的话,但王启文并没有反驳窦纳乐,很自然的接受了这个称呼。 “那么几位前来究竟有什么事呢?” “本人今日前来是奉大英帝国外交部命令与您商议解决关于近期贵我两国之间出现的矛盾,这样不正常的对抗表现,我国政府希望以最快速度解决。” 窦纳乐没有兜圈子,直截了当的将他的目的说了出来,并且着重强调了最快速度,这也是他直接来找王启文的原因。 “贵我两国之间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贵国的责任,你们对事关我国国家利益问题方面的态度过于敷衍,而且错误的使用威胁手段,这并不是正常的国际关系。 我之前就说过,英国必须放弃对中国的偏见,我们的关系才能有突破性的提升。” “请您谅解,大英帝国之前也是被一些商业势力所欺骗,政府内部也有人收受了他们的好处,所以才对贵国做出了一些错误的举动,这是大英帝国情报上的失误。 但是请您相信,大英帝国是愿意与贵国保持良好关系的,为此我们已经逮捕了那几名游说我国政府的商人,接受了贿赂的官员也已经被严肃处理。” 窦纳乐没有介意王启文恶劣的口气,反而放下了姿态这与之前截然相反。 “公使先生,我得承认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面对窦纳乐的解释,王启文根本不在乎,这种推出几个倒霉蛋背锅的事对一个国家来来说简直不要太容易,他需要的是切实的好处和利益。 “所以大英帝国已经授权我与贵国政府进行谈判,这就是大英帝国的诚意。” 窦纳乐说着将一份外交备忘录从随身携带的小包里拿了出来递给了王启文,上面写着英国人的条件。 其中包括了在华租借地,海关,法外治权等多个方面,让王启文惊讶的是英国人在这些方面都准备进行让步。 尤其是海关让步最大,在其中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不过也有可能是英国人将对华让步当成了一个整体,并以此制定他们的条件。 “窦纳乐先生,如果贵国真的打算实施这份外交备忘录里的计划那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其中也有几点我需要您的解释。” “请说。” 窦纳乐严肃了起来,他知道这是讨价还价的开始。 “首先就是这份文件提到了贵国在我国境内的所有租借地,但是为什么单单漏掉了香港。” “这是因为香港并不在此次谈判范畴之内,关于香港我们可以举行另外的谈判,而且大英帝国认为现在探讨香港问题似乎过早,这其中牵扯到许多和贵国上一个政府的条约问题。” 窦纳乐的回答在意料之中,英国人是不会放弃这个重要的据点的,但是他们并没有直接反对或者拒绝谈判这一点却很有意思, 这表明英国政府正在摇摆,或者说英国外交部门认为此刻应该使用更婉转的语气进行谈判,但这并不妨碍王启文给他们制造麻烦。 “那么关于此项谈判中的对日支援以及中英同盟续约的问题我认为也需要另外的时间谈判,因为我们现在谈论的是贵国归还在华租借地以及海关的事情,对吗?” 王启文利用外交对等原则将窦纳乐提交的条件分成好几个部分,并强制将某些利益交换拆开,将一场谈判变成好几场谈判。 如果可能的话王启文还想将这几场谈判串联起来,只有前一场谈判双方达成一致后才能进行下一场谈判。 现在时间站在中国一边,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会越来越强,其他国家与中国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那时候英国人的筹码就会变得越来越少。